高考政治考前押题 文化传承与创新(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政治考前押题: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选择题
1.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材料,材料强调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解析】选C。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的作用等知识。题干表明坦桑尼亚观众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的电视剧,这说明不同民族文化尽管有很大不同,但有共通性,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取长补短,A排除;题干也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态度,B不符合题意;题干仅仅说明该电视剧得到坦桑尼亚观众的理解和欣赏,没有体现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D应排除。
2.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央视近年来相继推出的“最美”系列节目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是正确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题干材料进行分析。
【解析】选B。“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①正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②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主流媒体传递的是正能量,对文化市场起到的是正确引导作用,③正确。主流媒体不能决定文化发展方向,④错误。
3. 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本题宜用排除法,①②观点是错误的,直接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析】选D。
4. 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一要明确文化发展的根源是实践而非传统文化;二要明确书法对提高道德素养没有直接关系。
【解析】选D。
5.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解题指南】本题以绘画艺术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理解。做好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解析】选C。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的关键信息,即“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从中可知是强调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C项“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符合题意。A 项是文化独特性的表现,B项反映了文化的包容性,D项说明的是文化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均不符合题意。
6.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解题指南】本题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考查教育的作用。做好本题重在准确理解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解析】选B。
7. 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 )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领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点。
8.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离不开世界,“中国梦”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说明( )
①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
②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和谐世界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利环境
④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依托“中国梦”的内涵,综合考查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和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方面的知识。解答本题最好采用干肢结合法,即在读懂题干材料的前提下,对题肢进行分析选择。
【解析】选C。“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离不开世界”指出了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原则,①正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错误;“‘中国梦’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点明了我国创造和谐的国际环境的必要性,③正确;“中国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说明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④符合题意。故选C。
9.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要根据材料选出相关的特点。
【解析】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