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液化动三轴实验报告

沙土液化动三轴实验报告
沙土液化动三轴实验报告

砂土液化动三轴试验报告

一 实验器材

振动三轴仪(包括控制部分,加载部分),粉砂,托盘天平,游标卡尺,击实仪,真空泵等。

二 实验原理

地震时,土层中土单元应力状态可看为如下图一所示的简化。地震荷载被看为由自下而上的剪切波引起的,是一种幅值,频率不断变化的不规则运动。当在振动三轴仪上模型这种应力状态时,将不规则振动简化为等效常幅有限循环次数的振动,即在试件上模型两种应力状态,有效覆盖压力引起的静应力0γσ和00K γσ地震均匀循环剪应力为hv τ。

图一 水平土层土单元应力状态

试件本身应在密度,饱和度和结构等方面尽可能模型现场土层的实际状况。除取原状土做实验外,在实验室内也须准备重塑试件。考虑地震过程时间短暂,地震产生的超孔压来不及消失,所以实验室在不排水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为实现上述模型,本实验采用不排水循环载荷三轴试验来实现上述模型。假如在试件上先施加各项均等固结压力0σ,后在垂直方向施加2

d

σ±

循环载荷的同时,横向也施加2

d

σm

的荷载,如下图二所示,试件45度斜面上的应力状态与图一相似,其初始法向应力为0σ,初始剪应力为零,与地震前单元水平面承受的0γσ相当,双向循荷载2

d σ作用并不该变45

度倾斜面上的法向应力0σ值,而只产生循环剪应力2

d

d στ=

,相当于图一中右图的受力情

况,即图二中第(1)栏所示在三轴试验中为了模型所要求的应力状态。

显然,双向振动三轴仪能方便地实现这种应力状态。而在饱和不排水情况下,单项振动

0γσ0

τ0

γσ

的三轴试验通过空压修正也能获得同样的应力状态。此时,施加的应力状态如同图二中(4)栏所示,只在垂直方向施加动荷载d σ±,当轴向增加d σ时,设想各向均等压力减少

2

d σ,

所构成的等效应力状态恰好与所要求的相同;于此相似,轴向减少d σ时应当增加各向均等压力

2

d σ,由于是饱和不排水的,各向均等压力的变化只能引起试件中空隙水压力的相应变

化,对有效应力,也即对试件的强度和变形并无影响。换句话说,可以获得与双向振动三轴仪试验完全相同的强度和变形值。对单项振动三轴试验中的实测孔压值进行修正即可获得双向振动时的相应孔压值,轴向加d σ时的修正值为

2

d σ,减d σ时修正值为2

d

σ-

。但是,实

际上很少作这种修正,因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强度和变形值。

不难看出,只是在三轴试件45度斜面上才大体模型了现场应力状态。实际上还存在若干重要的区别,例如现场土层静测压力系数0k 一般取0.4(随土的性质而变),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方向分别为垂直和水平方向,振动时主应力方向的摆动不超过40度等,但在振动三轴试验中,试样的0k 等于1,主应力方向不断作90度变换。因此,在应用此试验结果于现场时,必须考虑这种差别而做相应的修正,此外,完全可以不拘泥于上述应力状态的模型,而把单项振动液化试验只看做是在这种特定状态下的一种液化过程,进而着重研究这种液化过程与其他条件下液化过程的异同。

图二 轴实验中土单元应力状态的模型

三 试验条件

1 土样选择为饱和土样,在制备土样过程不受扰动。

2 将地震随机变化的波形简化为等效的谐波作用,谐波等效幅值为最大峰值的0.65倍地震方向按水平剪切波考虑,频率为1 HZ ,初相位为π。

3 动三轴实验中,用1σ和3σ表示土柱在静动条件下实际所受的应力状态。

4 振动三轴实验在不排水的条件下进行。

四 试验过程

步骤一、制备试样

1、用托盘天平称取153g 干砂和10g 水,将两者均匀混合。

2、将土样分成4份依次装入击实筒中,分层击实,每次击实高度为2cm ,每层击实后应将试样表面打毛。最后一次击实后,土柱高度为8cm ,直径为3.91cm ,密度为1.697g/cm 3。

3、小心将试样从击实筒里取出来,放置在玻璃板上。将橡皮膜用抽气的方法使其与样模的周壁紧贴,形成圆柱形空腔,再将其套到土样上。在土样端头两侧各放一块透水石,将橡皮膜从样模翻过来,使二者脱离。

4、将套好橡皮膜的土样安装到动三轴仪底座上,用橡筋将其上下两端分别绑扎在上活塞杆和底座上。

5、安装试样容器筒。为使土样充分饱和,启动抽气机,从试样上端开始抽气,赶走土体内部的空气。在压力表到达1个大气负压力值后,继续抽气20分钟。在压力室内进水,直到没过排水管,停止抽气。打开进水阀门,从下部给土样充水,静置5分钟,借助大气压力,使试样饱和。试样制备工作结束。 步骤二、 施加静载荷

通过水对土样施加100kPa 的围压,打开下面排水阀门,使试样等向固结。 步骤三、 施加动荷载,进行振动测试

施加动荷载要在试样完全固结后进行。在施加动荷载之前,先关闭排水阀门。仔细检查管路阀门的开关,测试仪器的零点,和个旋钮的位置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第一组试验取动剪应力比为0.25,计算得到应该施加的轴向动荷载幅值为6.1kg ,将其放大1.06倍,得到6.5kg 。同理,第二组动剪应力比为0.22,放大后的轴向动荷载幅值为5.7kg ;第三组动剪应力比为0.33,放大后的轴向动荷载幅值为8.6kg 。按幅值为6.5,频率为1Hz ,振次为1000的正弦动荷波形输入控制系统,打开记录通道,启动动荷载,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步骤四、结束本组试验

终止试验后,打开排水管,使孔压消散到0,关闭测试设备,并按与装样相反的顺序拆

卸仪器,取出试样。

步骤五、下一组试验重复步骤一到四,再进行3组试验。

步骤六、处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五数据处理

试验完毕后,对三组试验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计算,最后以图和表的形式给出所要求的结果。

图三第一组试验数据

图四第二组试验数据

图五 第三组试验数据

对于第一组数据,取孔压突然突变的点为强度破坏点,破坏时循环次数f N =30。同理,对于第二组数据, f N =2;对于第三组数据,f N =250。数据计算如表一。 表一 试验数据表

c σ(kPa )

2d

c

τσ f N

log f N

100 0.25

30 1.477 0.22 2 0.301 0.33

250

2.398

把三组试验结果汇集起来可以获得一组常规试验结果,如图六所示,绘出不同液化破坏标准下的液化应力比和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六 液化应力比与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

六 实验总结

在动应力作用的过程中,动孔压的增大和动应变的增大都说明土的原有强度在逐渐减小,不同的动应力下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剩余强度。到了孔压等于侧向固结压力和对应的懂应变喇叭口明显扩大的时刻,标志着土剩余强度的大幅度丧失,甚至达到零值。在变形充分发展时,土上的动应力仅有极小的波动变化(试样外橡皮膜的约束作用),表明土体已经不能在承受动应力的作用,土体此时达到液化状态。

从曲线可以看出施加的动荷载越大对应的循环次数越大,可以看出动荷载的大小与应力循环次数成正比关系。这个结论与基本符合希德根据若干材料获得的结果是相悖的。因此这组试验是不可靠的。

分析错误造成的原因主要有: 1、

在制备试样的过程中,击实筒壁没有充分润滑,导致将击实后的土样从筒里移出来的时候,土体受到扰动,结构破坏。 2、 在安装试样的过程中,不小心碰到土样,使土样扰动。 3、 在绑扎橡皮筋的时候,没有绑扎好,导致漏气。

4、

在给土体抽气的时候,没有达到指定的压强,导致土内仍存在气体,土样不能充分饱和。

f

N

实验五__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实验五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岩石单轴压缩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变形和破坏特征。通过该实验掌握岩石单轴压缩实验方法,学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的计算方法;了解岩石单轴压缩过程的变形特征和破坏类型。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材料 1.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 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3.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及百分表架; 4.YE-600型液压材料试验机; 5.JN-1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6.电阻应变片(BX-120型); 7.胶结剂,清洁剂,脱脂棉,测试导线等。 三.试样的规格、加工精度、数量及含水状态 1. 试样规格:采用直径为50 mm,高为100 mm的标准圆柱体,对于一些裂隙比较发育的试样,可采用50 mm×50 mm×100 mm的立方体,由于岩石松软不能制取标准试样时,可采用非标准试样,需在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2. 加工精度: a 平行度:试样两端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0.1mm。检测方法如图5-1所示,将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调整百分表的位置,使百分表触头紧贴试样表面,然后水平移动试样百分表指针的摆动幅度小于10格。 b 直径偏差:试样两端的直径偏差不得大于0.2 mm,用游标卡尺检查。 c 轴向偏差:试样的两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检测方法如图5-2所示,将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样垂直边,转动试样两者之间无明显

缝隙。 3.试样数量: 每种状态下试样的数量一般不少于3个。 4.含水状态:采用自然状态,即试样制成后放在底部有水的干燥器内1~2 d ,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但试样不得接触水面。 四.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1.阻值检查:要求电阻丝平直,间距均匀,无黄斑,电阻值一般选用120欧姆,测量片和补偿片的电阻差值不超过0.5Ω。 2.位置确定:纵向、横向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样中部,纵向、横向应变片排列采用“┫”形,尽可能避开裂隙,节理等弱面。 3.粘贴工艺:试样表面清洗处理→涂胶→贴电阻应变片→固化处理→焊接导线→防潮处理。 五.实验步骤 1. 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试样编号,并对岩石试样的颜色、颗粒、层理、 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等进行描述。 2. 检查试样加工精度。并测量试样尺寸,一般在试样中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测量直径计算平均值。 3. 电阻应变仪接通电源并预热数分钟后, 连接测试导线,接线方式采用公 1—百分表 2-百分表架 3-试样 4水平检测台 图5-1 试样平行度检测示意图 1—直角尺 2-试样 3- 水平检测台 图5-2 试样轴向偏差度检测示意图 图5-3 电阻应变片粘贴

动三轴实验步骤(带拉伸帽)

动三轴基本操作步骤 一、仪器介绍 基本配置: (1)驱动装置:2/5/10HZ;5/10/20/40KN (2)压力室 (3)水下荷重传感器 (4)DCS数字控制系统 颜色/通道传感器固定DTI 增益(DTI 传感器满量程) ?黑色(Ch 0) - 荷重传感器x333.33 (30mV) ?棕色(Ch 1) - 轴向霍尔效应传感器1 x10 (1000mV) ?红色(Ch 2) - 轴向霍尔效应传感器2 x10 (1000mV) ?橙色(Ch 3) - 径向霍尔效应传感器x10 (1000mV) ?黄色(Ch 4) - 孔隙水压力1 x100 (100mV) ?绿色(Ch 5) - 孔隙水压力2 x100 (100mV) ?灰色(Ch 6) - 备用A/D 通道1 x1 (10000mV) ?白色(Ch 7) - 备用A/D 通道2 x1 (10000mV)

(5)围压和反压控制器 控制器基本操作主要是充水、排水和施加目标压力。其操作可以通过软件控制,也可采用智能键盘操作。控制器打开电源之后,按命令键CMD ,会出现上图所示的快捷菜单,点击相应按键即可操作。 Tareget Pressure=7:设置目标压力,按“7”之后按照提示输入目标压力值并按绿色确认键开始加载; Fast Fill=6:快速填充,按“6”之后控制器将开始吸水; Fast Empty=3:快速排空,按“3”之后控制器将开始排水; (6)平衡锤:平衡锤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加载过程中保持围压的恒定。 平衡锤配置图

二、安装试样 1.控制器充排水:试验之前先将控制器中的水排出一部分然后再吸水,确保控 制器中水装满2/3且无气泡,在排控制器水时将控制器管路这端抬升以便气泡充分被排除; 2.排气泡:通过控制器排除顶帽、底座以及设备管路中的气泡; 3.安装试样:安装试样时小心土颗粒,特别是砂子掉入压力时内部,试样两端 都需要垫放浸湿的透水石和滤纸,安装试样尽量采用三半模以减小对试样的扰动,安装顶帽之前用软毛刷轻轻刷橡皮膜以排除橡皮膜与土样之间的气泡,两端用O型圈或者橡皮筋扎紧; 4.安装喇叭口:将喇叭口内壁涂一层硅脂,切记不可涂太多,将平口那端安装 到试样帽上; 5.安装外压力室:安装压力室之前确保轴向力传感器处于最上位置,安放压力 室时观察拉伸帽是否压住试样,螺栓需要对称拧紧; 6.荷重传感器清零:通过软件对力传感器清零; 点击左侧Object Diisplay,出现右侧的的硬件显示窗口。 点击力传感器上部的眼睛,然后点击Advanced选项,单击右下角Set Zero 清零。

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实验名称: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RFPA软件,熟悉软件界面,了解软件用途。 2.掌握软件RFPA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了解岩石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的破碎情况。 4.掌握RFPA软件模拟岩石单轴压缩的过程。 二实验步骤: 1、熟悉RFPA软件界面,了解软件个部分的作用。见图1-1: 图1-1 2、运用软件进行相关试验 (1)试验模型 试样模型尺寸100mm×50mm ,网个划分为100×100个基元。采用平面应力问题,整个加载过程通过位移加载方式。力学性质参数如下表: 表2-1

(2)网格划分和参数赋值 网格的划分以及其他参数的赋值见下图2-1,2-2: 图2-1 岩石试件及参数设定值 图2-2 岩石试件参数设定 (3)边界条件和控制条件的选定 点击主面板上的控制键Boundary conditions,进行设置边界条件,其具体数据如

图2-3: 图2-3 加载力的数值设置 打开主面板上的Built,选择Control Information进行完成这个实验的步骤设置,具体数据如图2-4: 图2-4 加载步数设定 (4)计算过程以及结果分析 压缩破裂过程见图2-5:

图2-5压缩破裂过程

结果曲线分析,N-S曲线见图2-6 图2-6N-S曲线 从数值试验得到的载荷-位移全过程曲线再现了如下基本的岩石力学性质 ○1.线性变形阶段。在加载的初期,载荷-位移曲线几乎是线性的。 ○2.非线性变形阶段。当载荷达到试件最大承载能力的50%左右时,试件的变形开始偏离线性,部分基元破坏。 ○3.软化阶段。当达到最大载荷之后,使试件进一步变形的载荷越来越小,进入弱化阶段,直至试件产生宏观破坏。 三实验结论及体会 试验数值表明,试件在破坏过程中,开始出现许多小裂纹,再进一步加载的条件下,试件中突发性地出现了由一系列小张裂纹汇集成的一个剪切带。载荷的宏观破裂带是由宏观剪切应力带中的大量细观拉伸微破裂汇聚形成的。同时,试件的宏观破坏并非发生在试件达到峰值应力的瞬间,而是在试件所受的载荷达到峰值应力以后的某个应力降之后。这个结果表明,岩石介质在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之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三轴实验报告精编版

三轴试验报告 课程高等土力学 授课老师冷伍明等 指导老师彭老师 学生姓名刘玮 学号 114811134 专业隧道工程

目录 1.试验目的 (1) 2.仪器设备 (1) 3.试样制备步骤 (1) 4.试样的安装和固结 (2) 5.数据处理(邓肯—张模型8大参数的确定) (2) 6.注意事项 (9) 7.总结 (10)

1.试验目的 (1).三轴压缩试验室测定图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下,施加轴向压力,进行剪切直至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强度理论,求得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同时还可求出邓肯-张模型的其它6个参数。 (2).本试验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固结不排水剪(CU或CU)和固结排水剪(CD)等3种试验类型。本次试验采用的是固结排水剪(CD)。 2.仪器设备 本次实验采用全自动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有反压力控制系统,周围压力控制系统,压力室,孔隙压力测量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试验机等。 3.试样制备步骤 (1).本次试验所用土属于粉粘土,采用击实法对扰动土进行试样制备,试样直径39.1mm,试样高度80mm。选取一定数量的代表性土样,经碾碎、过筛,测定风干含水率,按要求的含水率算出所需加水量。 (2).将需加的水量喷洒到土料上拌匀,稍静置后装入塑料袋,然后置于密闭容器内24小时,使含水率均匀。取出土料复测其含水率。 (3).击样筒的内径应与试样直径相同。击锤的直径宜小雨试样直径,也允许采用与试样直径相同的击锤。击样筒在使用前应洗擦干净。 (4).根据要求的干密度,称取所需土质量。按试样高度分层击实,本次试验为粉粘土,分5层击实。各层土料质量相等。每层击实至要求高度后,将表面刨毛,然后再加第2层土料。如此继续进行,直至击完最后一层,并将击样筒中的试样取出放入饱和器中。 表1 含水率记录表 试验要求干密度为1.7g/cm3,饱和器容积为96cm3,所以所需湿土质量为: + ? = + mρ(g) w =v 1(= ? ) 188 8. 7.1 96 ) .0 1( 1575 分5层击实,则每层质量为37.76g。 (5).试样饱和:采用抽气饱和,将装有试样的饱和器置于无水的抽气缸内,进行抽气,当真空度接近当地1个大气压后,应继续抽气1个小时。抽气完成后徐徐注入清水,并保持真空度稳定。待饱和器完全被水淹没即停止抽气,并释放

实验

实验3 常温单轴拉伸实验 马 杭 编写 单轴拉伸实验是研究材料机械性能的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实验。由于试验方法简单而且易于得到较为可靠的试验数据,在工程上和实验室中都广泛利用单轴拉伸实验来测取材料的机械性能。多数工程材料拉伸曲线的特性介于低碳钢和铸铁之间,但其强度和塑性指标的定义与测试方法基本相同,因此通过单轴拉伸实验分析比较两种材料的拉伸过程,测定其机械性能,在机械性能的试验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掌握其拉伸和破坏过程的特点有助于正确合理地认识和选用材料,了解静载条件下结构材料的许用应力的内涵。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单轴拉伸实验,观察分析典型的塑性材料(低碳钢)和脆性材料(铸铁)的拉伸过程,观察断口,比较其机械性能。 2.测定材料的强度指标(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和塑性指标(延伸率δ和面缩率ψ)。 二、实验设备 1.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WDW-100A(见附录一)。 2.计算机、打印机。 3.游标卡尺。 图3-1 圆棒拉伸试样简图 三、试样 材料性能的测试是通过试样进行的,试样制备是试验的重要环节,国家标准GB6397-86对此有详细的规定。本试验采用圆棒试样,如图1-1所示。试样的工作部分(即均匀部分,其长度为C l )应保持均匀光滑以确保材料的单向应力状态。均匀部分的有效工作长度0l 称为标距,0d 和0A 分别为工作部分的直径和面积。试样的过渡部分应有适当的圆角以降低应力集中,两端的夹持部分用以传递载荷,其形状与尺寸应与试验机的钳口相匹配。 材料性能的测试结果与试样的形状、尺寸有关,为了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别是为了使得采用不同的实验设备、在不同的实验场所测试的试验数据具有可比性,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GB6397-86)。例如,由于颈缩局部及其影响区的塑性变形在断后延伸

土动力学动三轴液化试验报告

泥质粉砂岩液化动三轴试验报告 一 实验器材 振动三轴仪(包括控制部分,加载部分),泥质粉砂岩,托盘天平,游标卡尺,击实仪,真空泵等。 二 实验原理 当土体同时受到纵向和横向荷载作用时,土层中土单元应力状态可看为如下图一所示的简化。异向荷载被看为由自下而上的剪切波引起的,是一种幅值,频率不断变化的不规则运动。当在振动三轴仪上模拟这种应力状态时,将不规则振动简化为等效常幅有限循环次数的振动,即在试件上模拟两种应力状态,有效覆盖压力引起的静应力0γσ和00K γσ,均匀循环剪应力为hv τ。 图一 水平土层土单元应力状态 试件本身应在密度,饱和度和结构等方面尽可能模拟现场土层的实际状况。除取原状土做实验外,在实验室内也须准备重塑试件。考虑荷载作用过程时间短暂,产生的超孔压来不及消失,所以实验室在不排水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为实现上述模拟,本实验采用不排水循环载荷三轴试验来实现上述模拟。假如在试件上先施加各项均等固结压力0σ,后在垂直方向施加2d σ± 循环载荷的同时,横向也施加2 d σ 的荷载,如下图二所示,试件45度斜面上的应力状态与图一相似,其初始法向应力为0σ,初始剪应力为零,与前单元水平面承受的0γσ相当,双向循荷载2 d σ作用并不该变45度倾斜面上的法向应力0σ值,而只产生循环剪应力2 d d στ= ,相当于图一中右图的受力情况, 即图二中第(1)栏所示在三轴试验中为了模拟所要求的应力状态。 σ0 τσ

显然,双向振动三轴仪能方便地实现这种应力状态。而在饱和不排水情况下,单项振动的三轴试验通过空压修正也能获得同样的应力状态。此时,施加的应力状态如同图二中(4)栏所示,只在垂直方向施加动荷载d σ±,当轴向增加d σ时,设想各向均等压力减少 2 d σ,所构成的等效应力状态恰好与所要求的相同;于此相似,轴向减少d σ时应当增加各向均等压力 2 d σ,由于是饱和不排水的,各向均等压力的变化只能引起试件中空隙水压力的相应变化,对有效应力,也即对试件的强度和变形并无影响。换句话说,可以获得与双向振动三轴仪试验完全相同的强度和变形值。对单项振动三轴试验中的实测孔压值进行修正即可获得双向振动时的相应孔压值,轴向加d σ时的修正值为 2d σ,减d σ时修正值为2 d σ -。但是,实际上很少作这种修正,因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强度和变形值。 不难看出,只是在三轴试件45度斜面上才大体模拟了现场应力状态。实际上还存在若干重要的区别,例如现场土层静测压力系数0k 一般取0.4(随土的性质而变),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方向分别为垂直和水平方向,振动时主应力方向的摆动不超过40度等,但在振动三轴试验中,试样的0k 等于1,主应力方向不断作90度变换。因此,在应用此试验结果于现场时,必须考虑这种差别而做相应的修正,此外,完全可以不拘泥于上述应力状态的模拟,而把单项振动液化试验只看做是在这种特定状态下的一种液化过程,进而着重研究这种液化过程与其他条件下液化过程的异同。 图二 轴实验中土单元应力状态的模拟 三 试验条件

三轴剪切试验

实验十 三轴剪切试验 一、概述 三轴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常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围压下施加轴向压力对试样进行剪切,直至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库伦理论,求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φ和c 。根据排水条件的不同,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固结不排水剪(CU)和固结排水剪(CD)三种试验方法。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在施加周围压力σ3和轴向偏应力(σ1-σ3),直至试样剪坏的整个过程中,均不允许试样排水固结,即不让孔隙水压力消散。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在施加周围压力时,允许试样充分排水固结;在施加偏应力时,不允许排水至试样剪坏。固结排水剪试验,在施加周围压力和轴向偏应力,直至试样剪坏的整个过程中,使试样充分排水固结。这里只介绍饱和试样的固结不排水剪试验。 二、试验原理 三轴试验采用圆柱形试样,对试样在空间三个坐标方向上施加压力。试验时先通过压力室有压液体,使试样在三个轴向受到相同的周围压力σ3,并维持整个试验过程不变。然后通过活塞杆向试样施加垂直轴向压力,直到试样剪坏。 若由活塞杆所加的试样破坏时的压力强度为q =σ1-σ3,小主应力是周围压力 σ3。由一个试样所得的σ1和σ3,可以绘制 一个极限应力圆。若干个试样,可得在不同周围压力作用下,试样剪坏时的最大主应力,从而可绘制若干个极限应力圆,作这些应力圆的公切线,便是土的抗剪强度包线,由此包线可求得强度指标c 和φ,附图10.1所示。 三、仪器设备 1、常用的三轴剪切仪,按施加轴向压力方式的不同,分为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 2、应变控制式三轴仪见附图10.9所示。包括压力室、轴向加压设备、施加周围压力系统、体积变化和孔隙压力量测系统等。 3、附属设备:击实筒、饱和器、切土盘、切土器和切土架、分样器、承膜筒、天平、 附图10.1 抗剪强度包线

动三轴试验操作步骤

动三轴试验操作步骤 1 开机 1.1 开电脑 1.2 开控制器(黑色机箱中红色按钮),打开控制程序,在参数选项中选择“动态试验”;将调整部分改为变形、位移控制,如已经为此种状态,则改为负荷、围压控制,然后再改回(以防开油源时侧向活塞突然升高,水喷出)。 1.3 预热15~30分钟。 1.4 开油源,按“启动”按钮,10秒后按下“高压”按钮,然后缓慢调节调压阀(油源)至5~6Mpa(可根据需要调更高),开冷却水。 2 安装试样 说明:试样必须饱和。试样饱和按照试验规程可以有多种方法,一般选用真空饱和,具体试验步骤见试验规程。如试验需要,可再进行反压饱和或者水头饱和。 2.1 控制区,调整轴向及侧向为变形、缸位置控制;拖动轴向及侧向平均值调整,使其居于最左或最低以便装样; 开上下孔压阀排除管路中气体 进行负荷、围压、上孔压、下孔压清零,变形不清零。 2.2 将饱和好的试样套好橡皮膜,两端分别放滤纸、透水石,然后将两端的橡皮膜翻转。微开下孔压阀,使试样安装底座有一层水膜,将试样平推放在底座上,翻下下端橡皮膜,缠2-3 条橡皮条,每条3-4 圈(橡皮条先缠在底座上)。 2.3 升底座,确认轴向控制方式为变形控制,缓缓拉动轴向调整,右移,约-30mm左右,看试样是否与上底座接触,快要接触时,鼠标点轴向调整,使缓缓上升,接触时负荷具体值与土样软硬程度 相关。 2.4 翻上端橡皮膜,微开下孔压阀,向试样中缓缓注入水,以赶出试样与橡皮膜之间的气泡,可使用刷子轻轻驱赶,当无气泡时,可抽出下孔压体变管中的水,然后关下孔压阀。 2.5 盖压力室,依次拧紧6个螺丝,打开压力室右侧的进出水开关。向压力室注水,当压力室注满水时(上部排气阀出水)关闭进水阀和压力室右侧的进出水开关。拧紧排气阀。清理顶盖多余的水。 3 设置参数 3.1 调用固结参数 菜单区选择设置,选择固结方案,一般为围压、固结比、加载时间和固结时间,修改口令为 213t,修改后另存在原目录下,再次调用。 菜单区选择设置,选择试验方案,一般为频率、次数、动态轴力等,选择静、动态试验,修改口令为213t,修改后另存在原目录下,再次调用。 3.2 打开固结方案,打开试验方案(否则默认为上次所用固结方案,试验方案),新建文件夹,选择目录,输入文件名,如不输入,则默认为当前日期时间。 3.3,系统参数可设置单位,保护等,采样间隔可根据试验要求设置,一般为2~20ms,可选择是否记录孔压耗散。系统参数,一般不更改; 3.4 设置原始数据,包括密度、含水率、干密度等基本的指标; 3.5 根据提示,安装主机背后的小变形传感器,接触良好,数据显示区小变形为-3mm左右,(若土样较软,加载时土样的变形较大,不易控制,有可能超量程),确认轴向为变形控制。可在侧向位置控制下缓慢加围压至10KPa 左右,侧向转为围压控制。 {3.6-3.7加压,固结操作替代方法:轴向保持位移控制不变,侧向转为围压控制,设定围压加载目标及加载速度。

三轴压缩实验(DOC)

实验四 三轴压缩实验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一、概述 1910年摩尔(Mohr )提出材料的破坏是剪切破坏,并指出在破坏面上的剪应力τ是为该面上法向应力σ的函数,即 ()f f τσ= 这个函数在f τσ-坐标中是一条曲线,称为摩尔包线,如图4-1实线所示。摩尔包线表示材料受到不同应力作用达到极限状态时,滑动面上法向应力σ与剪应力f τ的关系。土的摩尔包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直线表示,如图4-1虚线所示,该直线方程就是库仑定律所表示的方程(c tg τσ?=+)。由库仑公式表示摩尔包线的 土体强度理论可称为摩尔-库仑强度理论。 图4-1 摩尔包线 当土体中任意一点在某一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就发生剪切破坏,该点也即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根据材料力学,设某一土体单元上作用着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1σ和3σ,则在土体内与大主应力1σ作用面成任意角α的平面a a -上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可用 τσ-坐标系中直径为13()σσ-的摩尔应力圆上的一点(逆时针旋转2α,如图4-2 中之A 点)的坐标大小来表示,即 13131311 ()()cos 2221 ()sin 22 σσσσσα τσσα =++-=- 将抗剪强度包线与摩尔应力画在同一张坐标纸上,如图4-3所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三种情况:①整个摩尔应力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圆Ⅰ),说明通过该点的任意平面上的剪应力都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因此不会发生剪切破坏;②摩尔压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圆Ⅲ),表明该点某些平面上的剪应力已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事实上该应力圆所代表的应力状态是不存在的;③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圆Ⅱ),切点为A 点,说明在A 点所代表的平面上,剪应力正好等于土的抗剪强度,即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圆Ⅱ称为极限应力圆。

三轴压缩实验

三轴压缩实验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一、概述 1910年摩尔(Mohr )提出材料的破坏是剪切破坏,并指出在破坏面上的剪应力τ是为该面上法向应力σ的函数,即 ()f f τσ= 这个函数在f τσ-坐标中是一条曲线,称为摩尔包线,如图4-1实线所示。摩尔包线表示材料受到不同应力作用达到极限状态时,滑动面上法向应力σ与剪应力f τ的关系。土的摩尔包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直线表示,如图4-1虚线所示,该直线方程就是库仑定律所表示的方程(c tg τσ?=+)。由库仑公式表示摩尔包线的 土体强度理论可称为摩尔-库仑强度理论。 图4-1 摩尔包线 当土体中任意一点在某一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就发生剪切破坏,该点也即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根据材料力学,设某一土体单元上作用着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1σ和3σ,则在土体内与大主应力1σ作用面成任意角α的平面a a -上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可用 τσ-坐标系中直径为13()σσ-的摩尔应力圆上的一点(逆时针旋转2α,如图4-2 中之A 点)的坐标大小来表示,即 13131311 ()()cos 2221 ()sin 22 σσσσσα τσσα =++-=- 将抗剪强度包线与摩尔应力画在同一张坐标纸上,如图4-3所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三种情况:①整个摩尔应力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圆Ⅰ),说明通过该点的任意平面上的剪应力都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因此不会发生剪切破坏;②摩尔压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圆Ⅲ),表明该点某些平面上的剪应力已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事实上该应力圆所代表的应力状态是不存在的;③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圆Ⅱ),切点为A 点,说明在A 点所代表的平面上,剪应力正好等于土的抗剪强度,即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圆Ⅱ称为极限应力圆。

非饱和试验步骤-动三轴

非饱和土试验步骤 1.控制器充排水:试验之前先将控制器中的水排出一部分然后再吸水,确保控制器中水装满2/3且无气泡; 2.饱和陶土板::施加不超过50kPa的反压,打开孔压传感器端阀门,排出管路和底座内部的气泡,然后关闭阀门,当发现陶土板上表面完全被水覆盖表明陶土板基本饱和; 3.安装试样:安装试样时小心土颗粒,特别是砂子掉入压力时内部,安装试样尽量采用三半模以减小对试样的扰动; 4.内压力室和参照管注水:试样装好之后安装内压力室,将差压传感器的两根管道分别与内压力室和参照管相连,给内压力室和参照管注水,打开湿湿差压传感器上部的堵头,排出管路中的气泡,气泡排完后保证参照管水位大约在2/3位置,内压力室水位在细管中间位置; 5.安装外压力室:安装压力室之前确保轴向力传感器处于最上位置,安放压力室时观察拉伸帽是否压住试样,螺栓需要对称拧紧; 6.荷重传感器清零:通过软件对力传感器清零; 7.调接触:调节荷重传感器位置,观察荷重传感器读数,当读数达到0.005左右时锁紧轴向加载杆; 8.压力室充水:打开压力室顶部排气孔的堵头,打开进水阀门给压力室注水,装满之后关闭进水阀门和排气孔的堵头; 9.加压检查:通过电脑施加20kPa围压,观察压力室是否漏水,观察孔压传感器读数是否迅速上升到与围压值相等,如果相等则橡皮膜破裂; 10.吸力平衡:吸力平衡阶段主要的目的是给试样施加一个基质吸力让试样由饱 和状态变成非饱和状态。为了保护设备并让试样与压力杆接触,在设置压力时应该遵循一个原则:轴向压力>径向压力>孔隙气压>反压; 11.等吸力固结:等吸力固结也采用应力控制模块。等吸力固结时反压和孔隙气 压保持不变,同步增大围压和轴向压力,过观察反压体积是否稳定来判断固结是否完成; 12.等吸力剪切:剪切包括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剪切过程一定要比较缓慢避免

常温单轴拉伸实验、压缩实验、扭转实验

实验1 常温单轴拉伸实验 马 杭 编写 单轴拉伸实验是研究材料机械性能的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实验。由于试验方法简单而且易于得到较为可靠的试验数据,在工程上和实验室中都广泛利用单轴拉伸实验来测取材料的机械性能。多数工程材料拉伸曲线的特性介于低碳钢和铸铁之间,但其强度和塑性指标的定义与测试方法基本相同,因此通过单轴拉伸实验分析比较两种材料的拉伸过程,测定其机械性能,在机械性能的试验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掌握其拉伸和破坏过程的特点有助于正确合理地认识和选用材料,了解静载条件下结构材料的许用应力的内涵。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单轴拉伸实验,观察分析典型的塑性材料(低碳钢)和脆性材料(铸铁)的拉伸过程,观察断口,比较其机械性能。 2.测定材料的强度指标(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和塑性指标(延伸率δ和面缩率ψ)。 二、实验设备 1.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WDW-100A(见附录一)。 2.计算机、打印机。 3.游标卡尺。 图1-1 圆棒拉伸试样简图 三、试样 材料性能的测试是通过试样进行的,试样制备是试验的重要环节,国家标准GB6397-86对此有详细的规定。本试验采用圆棒试样,如图1-1所示。试样的工作部分(即均匀部分,其长度为C l )应保持均匀光滑以确保材料的单向应力状态。均匀部分的有效工作长度0l 称为标距,0d 和0A 分别为工作部分的直径和面积。试样的过渡部分应有适当的圆角以降低应力集中,两端的夹持部分用以传递载荷,其形状与尺寸应与试验机的钳口相匹配。 材料性能的测试结果与试样的形状、尺寸有关,为了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别是为了使得采用不同的实验设备、在不同的实验场所测试的试验数据具有可比性,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GB6397-86)。例如,由于颈缩局部及其影响区的塑性变形在断后延伸

动三轴仪(循环三轴仪)美国GEOCOMP

美国GEOCOMP应力路径三轴仪简介 用途: 循环三轴系统由LoadTrac II加载架和 FlowTrac II流量泵组成,该系统可以全 自动完成土的循环(动)三轴试验,例如 土的动强度试验与砂土的抗液化强度 试验,从而得到土的动强度参数或剪切 模量与阻尼比等。 环球香港科技是美国GEOCOMP在中 国的唯一的,独家代理。 概述: LoadTrac II + FlowTrac II循环三轴试 验系统包括:安放试样的三轴压力室、 计算机控制的加载架、计算机控制的分别施加围压和反压的两个液压泵、提供循环加载的高性能线性的伺服作动器(更新速率为每秒500次)、精确控制循环加载的微处理器、以及控制试验并采集数据的电脑。 特点: 用户geocomp专业控制软件设置试验参数、数据记录方式及处理试验报告。用户可以设置饱和、固结和循环加载试验的参数。试验过程中可以显示当前值和系统实时状态信息。采集的数据可以储存在系统的硬盘中。 技术参数:

cyclic triaxial testing of soils. Minimum man-time is required. The LoadTrac II/FlowTrac-II Cyclic consists of a triaxial cell to retain the sample, a load frame with computer-controlled platen for static loading, two computer-controlled flow pumps to control chamber pressure and back pressure, a high performance linear actuator servo control actuator for cyclic loading with update rates of 500 times per second, a micro-processor for accurately controlling cyclic loading, a PC with a Pentium processor to control the test, and to log test data. Editing and reporting is built-in to the test and control software program. The unit arrives in a completely self-contained system with all necessary equipment. The LoadTrac II/FlowTrac II Cyclic system is menu driven. The Windows? XP, Vista, 7 based software allows users to define the conditions for running the test, logging test data and reporting results. Users can specify the values for controlling the saturation, consolidation and cyclic loading of a test. During testing, current data and system status information is displayed. Collected data are written to a file on the system's hard drive. The reporting software performs all required calculations and permits users a variety of options in graphing and generating test data. (US) / 220 VAC/50Hz (international) TYPE OF CY-CLIC Load controlled sinusoidal shape LOAD-ING CYCLIC RATE Up to 10 Hz OPTIONS TO END TEST ④Maximum number of cycles ④Maximum strain REPORTING OPTIONS ④Load, displacement, sample, and cell vs. cycle number ④Shear stress, strain, p-p strain, excess pore pressure vs. cycle number ④Shear stress vs. axial strain ④Shear stress vs. normal stress ④Automatic or user specified scaling on any of above plots ④Plotting to monitor, printer, plotter, or file TEST CELL Modified triaxial cell with accessories UNIT SYS-TEMS U.S., English, metric and SI changeable at any time before, during

土三轴压缩试验报告完整版

土三轴压缩试验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实验六土三轴压缩试验 实验人:学号: (一)、试验目的 1、了解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原理; 2、掌握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三轴剪切试验不同排水条件的控制方法和孔隙压力的测量原理; 4、进一步巩固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二)、试验原理 三轴剪切试验是用来测定试件在某一固定周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然后根据三个以上试件,在不同周围压力下测得的抗剪强度,利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不排水试验(CU)以及固结排水剪试验(CD)。 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件在周围压力和轴向压力下直至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水,土样从开始加载至试样剪坏,土中的含水率始终保持不变,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UCU; 2、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让土体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同时测定总抗剪强度指标和CUCCU或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和C及孔隙水压力系数; 3、固结排水剪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后允许在充分排水的条件下增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dCd。(三)、试验仪器设备 1、三轴剪力仪(分为应力控制式和应变控制式两种)。

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力仪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图8-1): 图8-1 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仪 1-调压桶;2-周围压力表;3-周围压力阀;4-排水阀;5-体变管;6-排水管;7-变形量表;8-测力环;9-排气孔;10-轴向加压设备;11-压力室;12-量管阀;13-零位指标器;14-孔隙压力表;15-量管;16-孔隙压力阀;17-离合器;18-手轮;19-马达;20-变速箱。 (1)三轴压力室压力室是三轴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个金属上盖、底座以及透明有机玻璃圆筒组成的密闭容器,压力室底座通常有3个小孔分别与围压系统以及体积变形和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相连。 (2)轴向加荷传动系统采用电动机带动多级变速的齿轮箱,或者采用可控硅无级调速,根据土样性质及试验方法确定加荷速率,通过传动系统使土样压力室自下而上的移动,使试件承受轴向压力。 (3)轴向压力测量系统通常的试验中,轴向压力由测力计(测力环或称应变圈等等)来反映土体的轴向荷重,测力计为线性和重复性较好的金属弹性体组成,测力计的受压变形由百分表测读。轴向压力系统也可由荷重传感器来代替。 (4)周围压力稳压系统采用调压阀控制,调压阀当控制到某一固定压力后,它将压力室的压力进行自动补偿而达到周围压力的稳定。 (5)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孔隙水压力由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测得。 (6)轴向应变(位移)测量装置轴向距离采用大量程百分表(0~30mm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得。 (7)反压力体变系统由体变管和反压力稳定控制系统组成,以模拟土体的实际应力状态或提高试件的饱和度以及测量试件的体积变化。

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实验5 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一、基本原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样在单向受压至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MPa) 一般简称抗压强度。根据岩石的含水状态不同,又有干抗压强度和饱和抗压强度之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常采用在压力机上直接压坏标准试样测得,也可与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同时进行,或用其它方法间接求得。 二、仪器设备 1、制样设备:钻岩机、切石机及磨片机; 2、测量平台、卡尺、放大镜等; 3、烘箱、干燥箱; 4、水槽、煮沸设备或真空抽气设备; 5、压力机。 三、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 (1)样品可用钻孔岩芯或在坑槽中采取的岩块,在取样和试样制备过程中,不允许发生人为裂隙。 (2)试样规格:一般采用直径5cm、高10cm的园柱体,以及断面边长为5厘米,高为10厘米的方柱体,每组试样必须制备3块。 (3)试样制备的精度应満足如下要求: a沿试样高度,直径的误差不超过0.03cm; b试样两端面不平行度误差,最大不超过0.005cm; c端面应垂直于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d 方柱体试样的相邻两面应互相垂直,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2、试样描述

试验前应对试样进行描述,描述内容包括: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加荷方向与岩石试样内层理、节理、裂隙的关系及试样加工中出现的问题。 3、试样烘干或饱和处理 根据试验要求需对试样进行烘干或饱和处理。 烘干试样:在105~110℃温度下烘干24h。 自由浸水法饱和试样:将试样放入水槽,先注水至试样高度的1/4处,以后每隔2h分别注水至试样高度的1/2和3/4处,6h后全部浸没试样,试样在水中自由吸水48h。 煮沸法饱和试样:煮沸容器内的水面始终高于试样,煮沸时间不少于6h。 真空抽气法饱和试样:饱和容器内的水面始终高于试样,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直至无气泡逸出为止,但总抽气时间不应少于4h。 4、测量试样尺寸 按试验二量积法中的要求,量测试样断面的边长,求取其断面面积(A)。 5、安装试样、加荷 将试样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中心,调整有球形座,使之均匀受载,然后以每秒0.5~1.0MPa的加载速度加荷,直至试样破坏,记下破坏荷载(P)。 6、描述试样破坏后的形态,并记录有关情况。 7、按下式计算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式中:σC――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A――垂直于加荷方向试样断面积(mm2)。 计算值取3位有效数字。

[课程]静三轴压缩实验报告_secret

指导老师: 班级:岩土工程2007级小组:第一小组时间:2008.5~2008.6 小组成员: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静三轴压缩实验了解实验过程及方法; 2.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掌握用EXCEL 处理实验数据; 3.通过实验加深对土的本构关系的理解; 4.掌握邓肯—张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 实验原理 Duncan —Chang 模型是与时间无关的试验本构模型,其本质是依据Kondner 提出的用双曲线拟合应力应变关系,即 a 13a a b εσσε-= + (1) 其中a 、b 为试验常数。 1.切线变形模量E t 对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εa =ε1,将(1)式改写为 1113 a b εεσσ+= - (2) 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按 113 εσσ-~1ε的关系进行整理,则二者近似成 线性关系。其中,a 为直线截距;b 为直线斜率。参看图1。 图1 土的应力应变的双曲线关系 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由于d σ2=d σ3=0,所以切线模量为 13t 2 11d()d () a E a b σσεε-= =+ (3) 在试样的起始点,ε1=0,E t =E i ,则 i 1 E a = (4) 这表明a 代表的是在这个试验中的起始变形模量E i 的倒数。在(1)式中,如果1ε→∞,则 13ult 1 ()b σσ-= (5)

或者 13ult 1 ()b σσ= - (6) 由此可看出b 代表的是双曲线的渐近线所对应得极限偏差应力(σ1-σ3)ult 的倒数。 在土的试样中,如果应力应变曲线近似于双曲线关系,则往往是根据一定应变值(如ε1=15%)来确定土的强度(σ1-σ3)f ,而不可能在试验中使ε1无限大,求取(σ1-σ3)ult ;对于有峰值点的情况,取(σ1-σ3)f =(σ1-σ3)峰,这样(σ1-σ3)f <(σ1-σ3)ult 。定义破坏比R f 为 13f f 13ult ()()R σσσσ-= - (7) f 13ult 13f 1 ()()R b σσσσ= =-- (8) 将式(8)、(4)代入式(3)中,得 2 t f i 1i 13f 11 1()E R E E εσσ?? ? ?= ?+ ? -?? (9) 式(9)中E t 表示为应变ε1的函数,使用时不够方便,可将E t 表示为应力的函数形式。从式(2)可以得到 13113() 1() a b σσεσσ-= -- (10) 将式(10)代入式(3),得 t 2 2 2 131******** 1 ()()111()1()1()a E ab b a a a b b b σσσσσσσσσσ= = = ?? ????--++?? ????------? ??? ?? (11) 将式(8)、(4)代入式(11),得 2 13t i f 13f 1()E E R σσσσ?? -=-??-? ? (12) 根据莫尔-库仑强度准则,有

土三轴压缩试验报告.

实验六土三轴压缩试验 实验人:学号: (一)、试验目的 1、了解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原理; 2、掌握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三轴剪切试验不同排水条件的控制方法和孔隙压力的测量原理; 4、进一步巩固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二)、试验原理 三轴剪切试验是用来测定试件在某一固定周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然后根据三个以上试件,在不同周围压力下测得的抗剪强度,利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不排水试验(CU)以及固结排水剪试验(CD)。 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件在周围压力和轴向压力下直至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水,土样从开始加载至试样剪坏,土中的含水率始终保持不变,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UCU; 2、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让土体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同时测定总抗剪强度指标和CUCCU 或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和C及孔隙水压力系数; 3、固结排水剪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后允许在充分排水的条件下增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dCd。 (三)、试验仪器设备 1、三轴剪力仪(分为应力控制式和应变控制式两种)。 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力仪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图8-1):

图8-1 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仪 1-调压桶;2-周围压力表;3-周围压力阀;4-排水阀;5-体变管;6-排水管;7-变形量表;8-测力环;9-排气孔;10-轴向加压设备;11-压力室;12-量管阀;13-零位指标器;14-孔隙压力表;15-量管;16-孔隙压力阀;17-离合器;18-手轮;19-马达;20-变速箱。 (1)三轴压力室压力室是三轴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个金属上盖、底座以及透明有机玻璃圆筒组成的密闭容器,压力室底座通常有3个小孔分别与围压系统以及体积变形和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相连。 (2)轴向加荷传动系统采用电动机带动多级变速的齿轮箱,或者采用可控硅无级调速,根据土样性质及试验方法确定加荷速率,通过传动系统使土样压力室自下而上的移动,使试件承受轴向压力。 (3)轴向压力测量系统通常的试验中,轴向压力由测力计(测力环或称应变圈等等)来反映土体的轴向荷重,测力计为线性和重复性较好的金属弹性体组成,测力计的受压变形由百分表测读。轴向压力系统也可由荷重传感器来代替。(4)周围压力稳压系统采用调压阀控制,调压阀当控制到某一固定压力后,它将压力室的压力进行自动补偿而达到周围压力的稳定。 (5)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孔隙水压力由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测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