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特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特点分析
作者:林可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9期
摘要:李清照是跨越南北宋两个时期的杰出女性文学家,在封建男性文学家为主导的文学界绽放异彩。本文尝试以美学的角度分析李清照词的语言特点,她善于应用浅俗平易的词句组成别有神韵的词,呈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深入了解李清照词作的优美。
关键词:李清照;语言艺术;诗词
李清照出自书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自幼聪慧过人颇有才气,在少年时期就已小有名气,十八岁与丈夫成婚。后来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晚年流离失所。李清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其中词作的水平更是了得,在文风兴盛的南北宋,她的词作代表着宋词的顶级水平。而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其经历对作品有所影响,但是词作仍保持着清新质朴、委婉含蓄的风格。
一、善于运用口语,语言风格清新质朴
李清照词作中通过运用来自民间的口语、俗语,营造一种清新质朴的风格。如《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里的“将息”是当时的方言;《念奴娇》“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同样来自当时民间口语。在这两首词中,运用民间口语、俗语,反映了李清照的遣词特点,即不选择生僻字,使用通俗化的语言。
除了用词来自口语、俗语外,李清照善于运用看似毫无诗意的词句,创造意犹未尽的品读意味。例如,《临江仙》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初一品读似乎无深意,但是细细品味又能发现作者所要传达的心情[1]。
李清照在词中运用俗语、口语,极大地增强了词句的感染力,用看似毫无意蕴的字词,精准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情绪,同时带有极强的画面感。
二、语言委婉含蓄,情感细膩
相比于男性宋词作者的豪迈、狂放的风格,李清照的作品更具委婉含蓄的气质,更多着墨于作者的心理描写,基于女性视角以细腻笔触组织语言。同时李清照对周遭事物敏感,将身边的环境写入词中,如绵绵细雨、四季景色,这些环境往往能够激起作者心中的涟漪。例如,在《蝶恋花》中描写了早春的景色,借“柳眼眉腮”拟人化的手法来描写娇柔美艳的少妇形象。
李清照的词很少描写单纯的景物,对于景色、环境描写往往用以比喻作者的内心感受,融入自身情感,可以说她笔下的物象就是她本人情感的延伸。在《醉花阴》中,她在这首词中借景抒发独自一人过重阳的孤独,在开头写描写重阳节赏菊本是文人骚客的一大快事,但由于作者与丈夫分隔两地,心里无限忧愁,哪怕赏菊也不能慰藉她的愁思。这首词突出的主题就是“愁”,上半阕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以薄雾、浓云甚至白昼都让人忧愁,虽词句写景实则借景抒情,以景象来烘托忧愁的情绪。在“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运用最为精妙,暗示作者与丈夫聚少离多的情况,所以触目所见皆引人愁思。李清照多愁善感的笔触是其性格的主要体现。
下半阕主要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提到了本该与丈夫共度重阳佳节的李清照,不得不独自过节,在此愁思之下惟有“借酒消愁”却“愁上加愁”。作者没有在词中使用“相思”等词句,只是以景物描写反衬自身的心情,但是环境的烘托让每位读者感知其孤独寂寥之意。“人比黄花瘦”,本是利用黄花自比美人,但是在黄花后加上“瘦”使实体意象化,利用拟人的手法以黄花比喻作者的状态,因为思念丈夫而茶饭不思,人也不知不觉消瘦。词中出现的名词:薄雾、浓云、瑞脑、玉枕、纱橱,单个名词分析没有任何离愁意味,但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包含无限情意,字字入骨地表达内心忧愁[2]。
三、生动传神,词句凝练
李清照的词除了用词通俗、委婉含蓄外,他的作品还具有凝练、生动传神的语言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对于这些形象的塑造是李清照被奉为词作大家的重要因素,例如“绿肥红瘦”带给读者极强的画面感,具有凝练的特点。按常规对绿叶的描写,应用“叶肥”;对红花的描写,应用“花瘦”。但是李清照别出心裁地将“绿”、“红”分别指代绿野、红花,使读者自动联想到这两个形象。她以凝练、生动的笔触塑造了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
四、结论
总而言之,李清照一生坎坷,历经国破家亡、丧夫之痛,这些经历非但没有将她打倒,反而将这些经历、情感融入作品创作中,造就了无可复制的文风。她的词作品主题广泛、情感丰富,词作语言风格清新质朴、委婉含蓄、意境幽远。李清照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示了有别男性作家的审美取向,这也是她能成为词作大家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姜荣刚.李清照《词论》思想正解——也以李八郎之例的解读为基础[J].文学遗产,2017 (01):98-106.
[2]彭国忠.试论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兼论李清照词创作的低俗倾向[J].中国文学研究,2014 (21):52-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