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试谈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试谈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课一直是多数学生不喜欢的课,学生“写文色变”,究其原因是没有书面表达的愿望,不知道如何写。

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就得要让学生有话可写,并且愿意写,会写。

近几年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并结合课本内容、学生生活,做了一些作文教学方面的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

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渐渐喜欢上写作文。

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精心选择写作内容,让学生有话可写
不论是课前进行指导或无课前指导的作文课,想要激发起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教师的精心准备都是必要的。

只有让学生写感兴趣的话题、熟悉的事物学生才会顺利写作。

所以在选择习作内容时要结合课本《习作》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课前观察、谈话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另外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还要进行除《习作》外的作文练习,这种练习灵活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愿意写,也就可以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爱好。

如:可以画简笔画让学生展开想象,编故事;出示某种水果让学生看、摸、闻、尝,并说自己的感受,然后进行描摹;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让学生观察一种农作物,记录它的生长过程。

观察自己家中的某种动物,把它写下来介绍给同学;“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儿童节”等节日时准备一段能激发学生习作欲望的谈话,
让学生表达对家人的感谢;学生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拿来写,一篇打动人心的口头下水文就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也就有了倾诉的愿望;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一次简短的口头小调查,就能激发起学生要表达自己观点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展开调查写调查小报告;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浪费、随手丢垃圾、互不谦让、学习不认真等准备小表演然后让学生在笑声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有话可写了;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作简要记录,然后组织成文等这些都能极大的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

学生不喜欢写作还因为体验不到写作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对儿童来讲是成功更能促进成功,而不是失败促进成功。

每次习作后我都组织学生在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

如:让学生站在黑板前面,面对全班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热情洋溢的表扬、鼓励声中,学生逐步树立起写作文的自信心,写作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再就是让学生修改评价自己的习作,同学的习作。

最初会不太顺利,这时教师就要明确告诉学生从哪些方面入手,比如找出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读不懂的地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等,还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如:错别字圈起来,读不懂的地方打问号,写得好的地方画波浪线等。

这些较为简单的评改方法掌握后再逐渐提高评改要求,比如是否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详细,叙述是否条理,选材是否恰当,习作结构是否完整等。

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渐渐领会了习作的奥秘,作文由原来的漏洞百出变成了现在班里三分之一学生的习作基本没有词
句、过渡、照应、选材等方面的问题。

而原来不会作文,作文没有中心的学生,现在也能围绕中心把事写清楚了。

学生评改习作的热情越来越高,写作文也有了信心。

第三,在班级的宣传栏里展示部分学生的习作。

除了展示较优秀的习作外,更要展示进步明显的学生的习作,这样会使习作平平的学生更有上进心。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写有激励性的评价语。

作文评语也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要素之一。

对于优秀的作文除了要肯定外,也要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使这部分学生有自信也有目标。

而对于作文较差的学生要找出他们作文中有进步的地方,有优点的地方,并且要夸大表扬。

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也不要责备求全,要让学生看到希望,让学生感到写作文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会写作文的学生观察力强,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他们喜欢阅读,并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他们善于发现蕴含在生活中哲理,他们喜欢表达……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从多方面做起。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小学生写好作文,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然而,由于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
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积累经验,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如:春天小草刚发芽时,我让学生利用周末到田野中走一走,看一看,把自己看到、感受到的记录下来;清明时节前后树木开始长出嫩叶,我让学生连续两周在校园里、上学路上仔细观察树木发生的变化;夏天观察浓密的树荫,静听蝉鸣;秋天看落叶飘摇,庄稼成熟;冬天观察飞雪翩舞,玉树琼枝。

这样就训练了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发现原来不注意的事物竟这么有趣。

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同一种事物,写观察记录,并与之前观察到的做对比,如:可以让学生每天观察校园中的月季花,记录它是怎样生长的。

观察冬青的叶子是怎样变化的……这样连续的观察一种事物,学生就会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再写相关内容时就有话可说了。

再就是教师要有童心,能陪学生一起观察。

有时我会和学生一起看蓝天白云、彤云密布,看早晨的朝阳,傍晚的落日,看停在窗前的小鸟、飞翔的鸽子……虽不一定要写,但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开始自主地去观察生活中一些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

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形态、变化过程、大小、颜色等,观察人物要抓住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比如在学习了课文《广玉兰》之后我要求学生利用课间观察校园里的梧桐花,仿照《广玉兰》第三自然段写梧桐。

学生从花的形状、形态、颜色等进行了细致观察,并从远而近嗅了花朵的气味。

写出的习作非常生动。

平时引导学生观察时还要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

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节目,
或者在生活中见到的有特色的情景,都要及时记下来,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2、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个文章写的好的人首先是一个阅读者。

所以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在平时的语文课中,要有大量的写的训练,运用学过的新词写句、写片段,还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融入习作中,通过一个个仿写、续写、缩写、扩写训练,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学习谋篇布局。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运用语言,学习写法,把书本上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多开展读书活动,勤写读书笔记。

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和同学、家人共度,课余时间多读书。

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

在课内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在课外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读书知识进行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记录下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

并且开展诸如好书推荐、朗读展示等活动,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不断提高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等。

3、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

抓住这一特点,我们
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可以让学生先说然后在说的基础上去写。

说作文可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班内口头作文交流等多种形式。

不仅如此,平时还可以每天抽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演讲等,这也是练习口头语言,培养围绕中心把话说清楚、条理的好办法。

通过说不但可解决学生作文难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

4、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一个不会感受生活的人是写不出好作文的,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可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重要。

农忙时让学生和家长一起下地劳动,并观察家长的言行举止,感受劳动的充实与劳累;集市上让学生去观察商贩与顾客的交易,观察来来往往的人的神态,感受场面的热闹;调查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感受研究的乐趣;课间观察同学的活动,感受游玩的快乐;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过节时到村子里走一走,感受节日的气氛……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之处,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并及时记录下来。

学生有了真情实感,作文就能打动人,写作能力自然会提高。

5、课后讲评要有针对性
课前指导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我通常把讲评与指导放在一起。

所以要清楚本次习作主要训练什么。

是想象力还是把文章写条理,是围绕中心写还是进行细节描写训练,是学习按一定顺序写还是边叙边议等。

只有每次或几次习作只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才能达到语言训
练的目的,学生在修改习作时才能明白从哪里改,改到什么程度。

教师在讲评时也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了面面俱到,结果学生什么都没能掌握好的现象法发生。

这样长期坚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
有句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可见修改习作的重要。

让学生学习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而学生一旦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又会极大地促进写作,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做的:
1、多种形式修改习作
学生的作文中会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而仅仅靠教师批改,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学生对批语的理解的程度不一,很多学生并不真正明白自己哪里需要修改,应在哪些方面更加努力。

这就造成了教师的批改费时低效。

课程标准也指出,五、六年级要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在每次习作后我都会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修改,首先,学生习作后要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主要方法就是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自己感觉有问题的地方,然后自己修改。

然后,读给小组同学听或让同学读自己的作文,并提出建议,并共同讨论,自己再进行适当修改。

第三,读给全班同学听,听后共同讨论,然后根据同学的讨论再加以修改。

另外,面批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帮助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特别是对于写作较困难的学生,需要得到更多的面批来帮助他们学习写作。

面批时要一边读一边评价、批注,并让学生说
一说怎么写更好。

面批之后要让学生马上修改习作,修改后教师再批阅。

2、“磨”作文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磨课,这给了我一些启示,我们通过磨课,课会越上越好,学生的习作当然也可以越“磨”越好。

学生习作完成后,教师先把草稿浏览一遍,并简单批阅,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阅自己修改,修改好后,再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二次修改。

然后重新将作文写一遍,第二写完后再进行修改,然后在班内交流,请全班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修改后再誊写。

经过多次“磨”,学生的习作有了明显进步,而且部分原来作文写得不太好的学生,在“磨”作文的过程中渐渐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总而言之,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生活体验,多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时间与方法,在讲评时,要表扬学生的进步,从每篇习作中找优点,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那么找到写作的乐趣就不再是困难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