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思考

刘扭霞

[摘 要]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必须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及金融市场等方面入手,加强流动性管理,防范风险。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供给; 流动性管理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贷款需求支付能力。当银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以弥补流动性不足时,银行就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如果流动性风险加剧,将引起对该银行的“挤兑”,最终导致银行的破产。所以各国的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对流动性的管理。

一、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

流动性问题是一切金融机构都会遇到的共同问题,但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有着特别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

商业银行经营的对象是货币,其资金来源的性质和业务经营的特点决定了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

1、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各种存款。从资金来源的性质看,商业银行是负债经营,自有资本一般不超过10%,而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各种存款,存款的净流出构成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大部分。它的多少取决于客户的意愿和投资策略,取决于经济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是个不确定的数,是不以银行意志为转移的。而且这种流动性需求是不能拖欠的,一旦这种流动性需求不被满足,就会触发挤兑风潮,流动性危机随时就会出现。这是比经营亏损更可怕的危险,因为银行的信誉完全建立在流动性基础之上,基础不稳,盈利便无从谈及。

2、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是各种贷款和证券投资。贷款需求构成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又一大部分,而贷款需求包含许多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西方国家,客户究竟在何时按贷款限额借款,存款大户又何时出面要求银行进行担保放款等,都不以银行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如果贷款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银行要么丧失信誉,要么造成大额存款的转移,这些都标明银行危机的出现。

在银行经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临时的突发性的现金需求,如果银行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满足这种流动性需求的话,要么丧失好的盈利机会,要么会出现流动性危机。

(二)流动性历来就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流动性一直受到重视并且越来越成为中心环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中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在它的各个发展阶段,无一不重视流动性管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资产管理论侧重于流动性与安全性的统一,强调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主张以资产的流动性维持银行的流动性。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的负债管理理论强调可以通过主动负债即通过从市场上借入资金来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达到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统一,二者并重。70年代中期产生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在继承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量论优点的基础上,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上协调了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

性的统一,在“三性”统一中,重新科学地认识了流动性的地

位,指出流动性既是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又是实现盈利性的有效途径,是“三性”统一的桥梁。

(三)流动性危机具有行业传导性

银行与一般产业不同,在一般产业中,一家公司倒闭最多只影响到几家相关的企业。而一家银行倒闭则可能在同业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整个金融机构发生危机。银行因无力满足流动性需求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如果处理不好会触发“挤兑”风潮,进而会引发其它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最后导致整个银行业危机的出现。

正是由于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各国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流动性管理问题,严加防范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分析(一)思想上不重视流动性管理

在我国,人们总是将银行的命运与政府联系在一起,认为银行是以国家的信用作支撑的,政府不会让银行倒闭、再加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公众对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严重程度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所以虽然商业银行效益低下,甚至亏损,但至今未发生居民挤兑现象,似乎银行也无流动性危机之感。所以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就忽视了流动性风险问题,从思想上也不重视流动性管理。自银行商业化改革特别是1998年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以来,流动性管理才逐渐受到重视。

(二)流动性管理方法单调,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

流动性管理包括科学预测流动性需求和提供流动性供给两个方面,最终使流动性供求达到平衡。

流动性需求可分为存款流动性需求、贷款流动性需求和即时流动性需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比较注重存款流动性需求预测,对每日的库存现金和支付额都有详细的规定,对贷款需求预测则相对忽视,且缺乏较为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

流动性供给管理是流动性管理的核心,一般有三种方法:资产流动性管理、负债流动性科理和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

资产流动性管理是一种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早期方法之一,它是以持有流动资产的形式储藏流动性。当出现流动性需求时,通过有选择地出售商业银行的资产以获取所需资金。这种方法风险较小,但同时收益也低。

负债流动性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的主动负债(借款)来满足即时所需的流动性,包括向央行借款、同业拆借,发放回购协议、发行金融债券或欧洲货币存款。这种方法使商业银行避免了大量流动性储备的闲置,但它具有的风险也最大,当然同时也有着最高的预期收益。

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对前两种方法进行了折衷,既使用资产流动性管理,又使用负债流动性管理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在这种方法中,预期流动性需求的一部分通过持有良好销路的有价证券而得到储藏,另一部分通过提前安排各种信贷组合而得到支持。非预期的和突发的流动性需求常常通过短期借入而得到满足。

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供给方面更注重资产流动性管理,而对负债流动性管理应用不够充分。

从《2000年中国金融年鉴》第443-444页,“关于1999年我国四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状况的数字比较”可以看出,在资产流动性管理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水平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存在以下问题:(1)资产结构单一,信贷资产占绝对优势,且不良贷款比重较高,(2)过多地保留现金和在央行存款以保持流动性。(3)证券投资作为二级储备比较少。这当然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可供银行投资的有价证券数量品种少,再加上分业经营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对有价证券的持有,从而使银行资产流动性空间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在负债流动性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负债渠道窄,主要通过向央行借款获得,发行债券的数量非常少。这种情况使得银行缺乏自主权,一旦央行紧缩信贷,则立即会

26・ 

山Π西Π财Π经Π大Π学Π学Π报

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Dec.,2001

Vol.23SU PPL EMEN T

2001年12月

第23卷 增 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