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吸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牙槽骨吸收
• 牙槽骨是人体骨骼系统中代谢和改建最活跃的部 分,骨吸收与新生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即可能发 生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甚至牙齿脱落。
牙槽骨的结构
• 牙槽窝 ( alveolar socket ) • 固有牙槽骨 ( alveolar bone proper ) • 牙槽嵴 ( alveolar bone crest ) • 牙槽间隔 ( interdental septum ) • 硬骨板( lamina dura )
牙槽骨吸收的病理——炎症
• 当慢性炎症扩展到牙槽骨附近,骨表面和 骨髓腔内分化出破骨细胞和单核 - 巨噬细胞 ,发生陷窝状骨吸收。
• 在远离炎症的组织中可见骨的修复性再生 ,骨吸收区的对侧骨小梁也可见新骨沉积 。
• 牙周炎伴随着骨吸收和修复性再生的交替 出ຫໍສະໝຸດ Baidu。新骨形成可以缓解牙槽骨的丧失速 度,也是牙周治疗后骨修复的生物学基础 。
• 牙周炎程度加重包含新位点的发生和原有 疾病部位的破坏加重
• 牙周炎难以彻底根治,容易复发,患者在 积极治疗后需定期复诊,终生维护。
重期( exacerbation )交替出现。 • 静止期炎症反应轻,没有或少有新发生附
着丧失 • 加重期又称为活动期,骨和结缔组织发生
新的附着丧失,牙周袋加深
• 如何判断是牙周炎处于静止期还是加重期 ?
• 两次检查间隔期( 2-3 个月)出现的新附着 丧失 >2mm ,探诊出血,龈沟液渗出增加
• 牙周病的部位特异性:并非同时发生于所 有牙位
2mm
• X 片可较好的反映近远中的骨质情况,颊舌 侧骨板重叠较多,难以显示清晰。
• 最初表现:硬骨板消失,或嵴顶模糊呈虫 蚀状。
• 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大于 2mm 可 视作有牙槽骨吸收。
• 按吸收区占牙根长度的比例分为 I , II , III 度。
第四节 牙松动和移位
• 生理性动度:水平向为主,小于 0.02mm • 引起牙松动( tooth mobility )的原因有: • 牙槽嵴吸收:达根长 1/2 以上,多个面的骨
牙槽骨吸收的病理——创伤
• 牙周炎患者常伴有咬合创伤,导致受压侧 的牙槽骨吸收,受牵引侧的骨质新生。
• 炎症和咬合创伤都可以引起垂直型骨吸收 。
• 继发性牙合创伤:牙齿支持组织减少,使 牙齿原本能承受的正常咬合力变成超负荷 ,超过剩余牙周组织能耐受的强度。
牙槽骨破坏的形式
水平型骨吸收
垂直型骨吸收(角形吸 收)
• 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继发性牙合创伤,肉 芽组织作用
• 牙合力的改变
• 病理性移位好发于上、下前牙,如侵袭性 牙周炎患者早期即可出现上下前牙的唇向 移位,牙间间隙增宽,又称为扇形移位。
• 也可发生于后牙,一般向牙合力方向移位 较多见,可伴有牙齿扭转。
第五节 牙周病的活动性
• 牙周炎是缓慢连续的进行性破坏吗? • 牙周炎病变呈静止期( quiescence )和加
• 前列腺素: PGE2 • 白细胞介素: IL-1β , IL-6 • ,,,,,,,,, TNF-α
D. T. Graves. Journal of Oral Microbiology. 2011 Review of osteoimmunology and the host response in endodontic and periodontal lesions
牙槽嵴高度降低
牙槽嵴高度降低不多
骨上袋
( 一 壁 骨 袋骨,下二 袋壁 骨 袋 , 三 壁 骨
袋
四壁骨袋,混合骨袋)
骨上袋和骨下袋的区别
袋底位置
骨破坏方式 邻面越隔纤维
骨上袋
骨下袋
牙槽嵴顶的冠方 水平型
牙槽嵴顶的根方,骨与软组织 壁相邻 垂直型(角形)
水平排列在相邻两牙袋底 斜行排列,从袋底的牙骨质沿
吸收,单根牙,牙根短小,无邻牙…… • 牙合创伤:牙周炎伴有牙合创伤使动度增加 • 牙周膜的急性炎症:急性根尖周炎,牙周脓肿 • 牙周翻瓣手术后:去骨及创伤 •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月经期,激素类避
孕药 • 其他:牙根吸收,乳牙替换,肿瘤压迫等
牙的病理性移位
• 牙周组织的健康情况,咬合力的大小和方 向,正常的牙齿外形和邻接关系,牙列的 完整性,唇颊舌肌力的平衡是保持牙齿正 常位置的重要因素。
根方的牙槽骨嵴
着骨面斜行越过嵴顶,附着到
邻牙的牙骨质
颊舌面纤维
从袋底根方的牙根面向着 从袋底的牙骨质沿着骨斜面走
牙槽嵴顶走行
向冠方,越过嵴顶与骨外膜汇
合
凹坑状吸收
反波浪形骨吸收
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
• 正常 X 线影像 • 骨硬板:围绕牙根连续阻射的致密白线 • 牙周膜:宽约 0.15-0.38mm ,连续均匀的黑色透射带 • 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约 1-1.5mm ,不超过
牙槽骨吸收的机制
D. T. Graves. Journal of Oral Microbiology. 2011 Review of osteoimmunology and the host response in endodontic and periodontal lesions
细胞因子网络
• 牙槽骨是人体骨骼系统中代谢和改建最活跃的部 分,骨吸收与新生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即可能发 生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甚至牙齿脱落。
牙槽骨的结构
• 牙槽窝 ( alveolar socket ) • 固有牙槽骨 ( alveolar bone proper ) • 牙槽嵴 ( alveolar bone crest ) • 牙槽间隔 ( interdental septum ) • 硬骨板( lamina dura )
牙槽骨吸收的病理——炎症
• 当慢性炎症扩展到牙槽骨附近,骨表面和 骨髓腔内分化出破骨细胞和单核 - 巨噬细胞 ,发生陷窝状骨吸收。
• 在远离炎症的组织中可见骨的修复性再生 ,骨吸收区的对侧骨小梁也可见新骨沉积 。
• 牙周炎伴随着骨吸收和修复性再生的交替 出ຫໍສະໝຸດ Baidu。新骨形成可以缓解牙槽骨的丧失速 度,也是牙周治疗后骨修复的生物学基础 。
• 牙周炎程度加重包含新位点的发生和原有 疾病部位的破坏加重
• 牙周炎难以彻底根治,容易复发,患者在 积极治疗后需定期复诊,终生维护。
重期( exacerbation )交替出现。 • 静止期炎症反应轻,没有或少有新发生附
着丧失 • 加重期又称为活动期,骨和结缔组织发生
新的附着丧失,牙周袋加深
• 如何判断是牙周炎处于静止期还是加重期 ?
• 两次检查间隔期( 2-3 个月)出现的新附着 丧失 >2mm ,探诊出血,龈沟液渗出增加
• 牙周病的部位特异性:并非同时发生于所 有牙位
2mm
• X 片可较好的反映近远中的骨质情况,颊舌 侧骨板重叠较多,难以显示清晰。
• 最初表现:硬骨板消失,或嵴顶模糊呈虫 蚀状。
• 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大于 2mm 可 视作有牙槽骨吸收。
• 按吸收区占牙根长度的比例分为 I , II , III 度。
第四节 牙松动和移位
• 生理性动度:水平向为主,小于 0.02mm • 引起牙松动( tooth mobility )的原因有: • 牙槽嵴吸收:达根长 1/2 以上,多个面的骨
牙槽骨吸收的病理——创伤
• 牙周炎患者常伴有咬合创伤,导致受压侧 的牙槽骨吸收,受牵引侧的骨质新生。
• 炎症和咬合创伤都可以引起垂直型骨吸收 。
• 继发性牙合创伤:牙齿支持组织减少,使 牙齿原本能承受的正常咬合力变成超负荷 ,超过剩余牙周组织能耐受的强度。
牙槽骨破坏的形式
水平型骨吸收
垂直型骨吸收(角形吸 收)
• 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继发性牙合创伤,肉 芽组织作用
• 牙合力的改变
• 病理性移位好发于上、下前牙,如侵袭性 牙周炎患者早期即可出现上下前牙的唇向 移位,牙间间隙增宽,又称为扇形移位。
• 也可发生于后牙,一般向牙合力方向移位 较多见,可伴有牙齿扭转。
第五节 牙周病的活动性
• 牙周炎是缓慢连续的进行性破坏吗? • 牙周炎病变呈静止期( quiescence )和加
• 前列腺素: PGE2 • 白细胞介素: IL-1β , IL-6 • ,,,,,,,,, TNF-α
D. T. Graves. Journal of Oral Microbiology. 2011 Review of osteoimmunology and the host response in endodontic and periodontal lesions
牙槽嵴高度降低
牙槽嵴高度降低不多
骨上袋
( 一 壁 骨 袋骨,下二 袋壁 骨 袋 , 三 壁 骨
袋
四壁骨袋,混合骨袋)
骨上袋和骨下袋的区别
袋底位置
骨破坏方式 邻面越隔纤维
骨上袋
骨下袋
牙槽嵴顶的冠方 水平型
牙槽嵴顶的根方,骨与软组织 壁相邻 垂直型(角形)
水平排列在相邻两牙袋底 斜行排列,从袋底的牙骨质沿
吸收,单根牙,牙根短小,无邻牙…… • 牙合创伤:牙周炎伴有牙合创伤使动度增加 • 牙周膜的急性炎症:急性根尖周炎,牙周脓肿 • 牙周翻瓣手术后:去骨及创伤 •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月经期,激素类避
孕药 • 其他:牙根吸收,乳牙替换,肿瘤压迫等
牙的病理性移位
• 牙周组织的健康情况,咬合力的大小和方 向,正常的牙齿外形和邻接关系,牙列的 完整性,唇颊舌肌力的平衡是保持牙齿正 常位置的重要因素。
根方的牙槽骨嵴
着骨面斜行越过嵴顶,附着到
邻牙的牙骨质
颊舌面纤维
从袋底根方的牙根面向着 从袋底的牙骨质沿着骨斜面走
牙槽嵴顶走行
向冠方,越过嵴顶与骨外膜汇
合
凹坑状吸收
反波浪形骨吸收
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
• 正常 X 线影像 • 骨硬板:围绕牙根连续阻射的致密白线 • 牙周膜:宽约 0.15-0.38mm ,连续均匀的黑色透射带 • 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约 1-1.5mm ,不超过
牙槽骨吸收的机制
D. T. Graves. Journal of Oral Microbiology. 2011 Review of osteoimmunology and the host response in endodontic and periodontal lesions
细胞因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