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外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1.新中国为什么要“一边倒”?

首先,从中美关系来看,中国共产党虽然具有坚定的反帝性质,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与美、英等国家打交道的可能。但美国一次又一次以中国共产党为敌,从而排除了中国共产党在美英之间走“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

其次,从中苏关系来看,“一边倒”是获取社会主义阵营援助的必要条件。,如果要走“第三条道路”,不但不可能改变美国敌视中国革命的态度,反而会导致失去苏联援助的可能。

第三,当时,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另一方面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这国际进步和反动两种力量的对立中,没有中间道路。

2.亚非会议在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历史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万隆会议为与会国提供了难得的相互接触的机会,使亚非国家能够自由地互相接触。这种面对面的接触促进了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团结,是和平共处的生动体现。万隆精神鼓舞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斗争,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它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和睦邻友好,加强了亚非新兴国家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觉;它推动了日益众多的亚非国家走上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道路,此后,这些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在世界事务中所处地位日臻重要,促使国际政治力量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万隆会议是战后两极世界向多极世界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确定了中国的外交方向,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发展都是我们首要的国家利益。中国外交的最重要任务,是为国内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就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一个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环境,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减少中国崛起的外部阻力,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兴衰不同的新型发展道路。

3.中美大使级会谈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局势的发生变化,“第三种势力”的国家的外交活动空前活跃。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国际形势、中美两国为战争付出的实际代价以及因此而对对方实力、意志力的了解,使双方在战争结束以后都不愿意再卷入一场战争。但是,中美之间还有许多争端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双方的政策冲突日益凸现。在经历了朝鲜战争的较量之后,既然中美两国不愿再战,就不得不用战争以外的方式处理争端。事实上,双方都选择了用非战非和的方式面对对方的策略。

签订的协议及两国立场:遣返双方侨民问题;双方有争执的其他实际问题。在同年9

月10日举行十四次会议上,中美两国大使级代表就双方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平民回国问题的两国大使协议的声明》。《声明》说,双方都认为在本国的对方国人愿意返回本国者,“享有返回的权利,并宣布已经采取、且将继续采取适当措施,使他们能够尽速行使其返回的权利。”随后,会谈进入第二阶级。由于美方缺乏诚意,会议始终未取得进展,并在1957年12月12日举行的第七十三次会议以后中断会谈。

4.中日民间往来是怎样“以民促官,水到渠成”的?

(1)中国重视对日关系,区分日本人民和日本军国主义;

(2)中国通过民间外交形式恢复对日接触;

(3)中国以协助归侨等善意措施,扩大中日来往,谋求事务协议,促进邦交意识。

5.中国政府对外援助八项原则的精神实质及意义。试评价中国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的特点

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访问非洲十国期间,阐述了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时所遵循的八项原则。这八项原则的核心是平等互利,尊重主权,不搞特权。八项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中国以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提供援助;帮助受援国走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力求投资少,收效快;提供中国最好的设备和物资;帮助受援国掌握技术;专家待遇一律平等

中国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的特点:出于反帝反殖以促进国际进步的意愿,中国从50年代中期就对民族主义国家给予经济援助。中国是根据受援国的实际需要而决定援助项目的。首先,其形式往往是签订经济合作协定,给予长期无息贷款;其次,60年代后,非洲出现更多独立国家,而非洲国家经济上常常需要更迫切的帮助;第三,根据受援国的情况,中国的技术援助项目是多种多样的;第四是中国尽了最大力量来帮助非洲国家和其他洲的国家。

6.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大上阐明了中国对外政策中的哪些重要原则?

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当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7.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是什么?

背景:“一条线“战略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局势和中国的利益;新时期中国发展经济,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通过对外战略进行调整,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对外战略;进入80年代后,国际局势逐渐发生了变化。美苏对峙转入僵持、互有攻守的局面。中国作为世界战略格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同哪一方建立战略关系都会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苏联对华立场转变对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产生了影响。

内容:80年代初期,在苏联并未采取实际措施消除对中国战略威胁的情况下,中国却开始与苏联改善关系,同时有意拉开与美国的军事战略关系,这种重大的对外政策调整,改变了过去“一条线”的战略,实行不结盟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8.中美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有哪些?你如何评价中美关系?

发展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关系;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中美在知识产权上的纠纷等。

中美关系在建交后的三十年里,得到的发展有目共睹。而在奥巴马继任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打背景下,双方关系被历史性、第一次推上历史的前台。可以说中美关系的走向牵动着全球的神经,在国际政治这个诡计多变的环境中,这一问题更显的扑朔迷离。也正是如此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谓人言言殊。我认为中美关系在历经三十年的风雨后,在各方面关系发展日益成熟时,互相间的不信任也在增大。换句话说,中美两国在一系列广泛问题上变得不成熟时,双方对对方长期意图的更本性不信任却在增大。

9.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所谓国际战略是指主权国家在对外关系中较长时期和全局的谋划。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比较全面系统的外交理论和思想。它由时代观、外交定位、外交目标、外交政策和策略等组成。

第一,小平精辟地论述了时代主题,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带有全局性、全球性、战略性的问题,从而改变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树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为中国正确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科学外交决策提供了理论武器。

第二,邓小平从中国现实国力和实际地位出发,对中国外交做了实事求是的定位,指出中国是大国又是小国;是一极,但却是力量很单薄的一极,不能自卑,也不能自傲。中国永远不称霸,不当头,要有所作为。

第三,邓小平为中国外交确立了明确的目标:中国对外政策的总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