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研究综述
雷蓬勃
(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陕西西安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三个平面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阐述了该语法理论的内涵以及三个平面之间的联系,并且充分肯定了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价值。
关键词:三个平面;成长;联系;价值
汉语语法研究历史源远流长。从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到格语法等,汉语语法研究日益完善与成熟。上世纪八十年代,胡裕树和范晓提出的“三个平面语法研究”,更是结合汉语语法实际,从理论上对语法结构进行了句法、语义、语用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三个平面研究已成为语法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参与其中,运用三个平面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成果也层出不穷,这个理论在中国语言学界已经把语法研究推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不论赞成还是反对此理论,我们都不能否认他的价值,都不能绕开他,或就此理论补充新看法,提出新认识,或构建别的理论体系。正鉴于此,我想谈谈对这个理论的粗浅认识。
一、三个平面的成长
汉语语法的研究,从《马氏文通》算起,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几十年研究中,往往是侧重于这一方面,又忽视了另一方面,形成了一边倒的片面研究现象,主要是: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从本质上说,形式与功能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仅仅从形式上或从功能上的研究与运用都是不够的。近来语法学家更多地试图全面研究,在继承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系统功能语法等的优点基础上,又受到西方符号学、现代语义学、语用学的影响,形成了一个融合东西方先进理论,博采众长的新理论系。
1、萌芽期
三个平面理论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1955年7月至1956年3月关于主语、宾语大讨论,已有意无意间涉及到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此时的讨论尽管“百家争鸣”,但从客观上使人们意识到只从句法平面或从语义平面去分析主语、宾语是片面的。许多学者如张志公、张其春、周祖谟、陈望道、高名凯、胡附、文炼都认为,在语法研究中应坚持形式与意义的统一。讨论中,尤为称道的是岑麟祥先生指出的“讨论主语、宾语的问题,要把逻辑、语法修辞加以区别。”这可以说
是三个平面理论的雏形。
接着,由于语义研究的深入,而导致对语用的研究。最早对语用层面展开研究的是朱德熙先生,他在《说“一点”》(1959、9)和《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1979)中对“差点没”的研究是语用分析的典范,“差点没”有两种相反的意思。如:
(1)差点没赶上早车。(赶上了,表肯定意义)
(2)差点没吓死。(没吓死,表否定意义)
朱德熙先生用说话者是否期望发生的规则揭示了这个问题。
60年代也偶有这方面的见解,陈志韦的《试探汉语语法学上的“形式与意义相结合”》(1961)。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是陆丙甫先生在《读〈‘的’字结构和判断句〉》(1979、9)中首次提出了要区别三个平面。陆先生认为:语法研究中,语义与语法的关系纠缠不清,虽然学者们历来主张严加区分,但一直未能明确分开。所有这些理论,都成为三个平面理论形成的先驱。
2、创立期
直到1981年,胡裕树先生在他主编的《现代汉语》[1]中指出:“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此后,胡裕树又与其学术合作伙伴文炼相继合作或各自发表系列文章把三个平面理论思想逐渐阐发。1982年,文炼在其《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根据结构平面和语气平面把句子分为抽象的句子和具体的句子。同在这一年,胡附、文炼在《句子分析漫谈》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虚词的作用也有语义的、句法的、语用的区别。”并主张“必须区分一般主语和话题主语。”[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三个平面定位为句法、语义和语用,将原来的“语法”改为“句法”,句法、语义、语用并列,表明三者都处于语法研究的同一个层面,使三个平面真正与语法研究接轨,从此为三个平面理论的发展树立了正确的方向。他们还在《汉语语序中的几个问题》(1984)中指出:“在语法研究中既要把句法的、语义的、语用的区别开来,又要把他们联系起来。”此时期,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出版,书中提出:“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从结构、语义、表达三个不同方面来观察。”[3]他的观点对三个平面理论的建立有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语言学家有了上述实践心得,又有了对国外各种先进语法理论的消化、吸收和兼容并包,胡裕树、范晓终
于在1985年发表了《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文章明确提出了“如何在语法分析中,特别是在汉语的语法分析中全面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的区别开来,又相互兼顾的结合起来。”[4]这样一个新观点,并指出:“要使语法学有新的突破,在语法研究中必须自觉地把三个平面区别开来,在具体分析句子时,又要使三者结合起来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描写性与实用性相结合。”[5]该文第一次把语法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语法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三个平面理论的创立,使语法学界刮起了有关三个平面理论大讨论的旋风。这理论一诞生就呈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很多人或用这一理论作指导,多侧面地研究具体问题,或按照自身理解做进一步深入探讨。到此时《试论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发表,三个平面理论从萌芽、创立逐渐走向发展。
3、发展期
1985年至今,二十多年的成长,使三个平面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1991年施关淦在《中国语文》上发表《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对三个平面理论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三个平面理论的由来、渊源及发展情况,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三个平面理论做了提纲挈领式的阐发,对推动理论迈上一个新台阶有重要作用。正如范晓、胡裕树(1992)所说“富于建设性和启发性”。由此引发胡裕、范晓进一步思考,使三个平面理论在《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得到进一步提升,文章中作者就施关淦所提出的问题作了认真地回答,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三个平面理论。1994年,胡裕树又发表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对三个平面理论做了全面地阐释。至此,可以说三个平面理论渐趋完善了。与此同时,许多学者热情地投入到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中,形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讨论期,具体表现在:(1)各种语言学期刊、学报或出版社推出了大批力作。
具有代表性的有邵敬敏的《关于语法研究中三个平面理论思考—兼评有关的几种理解模式》(1992)、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小三角”和“三平面”》(1994),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1996)等。
(2)许多语言类的著作及相关专著,都涉及到了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理论。
典型的是吴晓峰的《从语言理论到文学理论?》(1992)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