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县委农工办

(2010年9月)

马边彝族自治县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也是典型的边远山区贫困县。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马边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促发展,农村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不断健全,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区位条件和社会历史原因,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横向比较差异较大,仍有诸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形式的不断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业基础条件仍然薄弱。虽然近年来我县在农业基础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农村水、电、路、气、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我县农业基础欠账多,水利、交通、电力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县骨干水利工程不多,主要靠小型沟渠和山坪塘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靠天吃饭的局面依然未改变。交通状况落后,全县出境通道仅三条,连接乐山中心城市仅有唯一一条通道,且通行等级低,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的发展。部分通村公路等级低,通行难度大,尚不能

实现通畅。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居住环境恶劣,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的能力有限,生活水平低。

二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经营现状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县农业生产仍然主要是一家一户独立经营模式,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大市场,农业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县实力雄厚、前景广阔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少,现有的农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与农民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的龙头企业少,农户与企业之间缺乏信任和依赖性,导致农民不敢大胆把分散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尚未形成大农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二是我县土地自然条件较差,土地产出率远低于平原丘陵地区,在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更难吸引大型企业投入开发我县农业资源。

三是农业企业未能有效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的龙头企业弱、小、少,竞争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弱。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效益差,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意识和手段落后,难以有效组织分散农民进入联合经营实体应对大市场。“林、茶、畜”是我县独特的农业生态资源,但这种生态优势尚未转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农民增收的三大支柱产业尚未真正形成。除茶叶产业外,林业和畜牧业尚未真正挑起农民增收的大梁。正在开发进程中的茶叶产业也存在品牌杂乱、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状。

四是彝区就业扶贫困难大。近年来,省、市、县高度重视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在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政策扶持、管理服务上做了大量工作,我县的劳务开发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轨。但在彝区困难群众家庭的就业扶贫工作上却举步维艰。主要原因在于彝区群众受教育程度低,30岁以上的文盲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本地企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有限,彝区就业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五是农业科技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的农业服务体系难以适应群众发展经济需要的技术服务,大部分农民基本是被动地接受农业科技服务,而现有的农业技术服务技术体系却又难以适应群众需求,迫切需要便宜、快捷、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农业保险推行难度大,商业保险公司保险机制和保险体系建设不健全、不完善,导致群众在投保、理赔等方面与保险公司存在很多问题,加上部分群众观念落后,存在部分群众不愿意入保的情况。

六是投入仍显不足。农业基础欠账多,水利、交通、村社环境治理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我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非常高。再加上县财力弱,贫困群众比例大,造成农业投入与群众需求及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显突出。

对策及建议:

一是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大对优势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打造特色品牌。二是加快发展具有我县特色的生态土鸡(蛋)、

本地黑土猪等产业,有重点地稳步推进优质核桃、猕猴桃、优质水果等特色农产品,调整农产品结构,增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大力推进“院地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建立一批示范效应强、转化周期短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示范场等,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四是大力开展农业品牌建设,重点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开拓上下功夫,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优势产业。五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充分发挥劳务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素质提高的“双重”效应,大力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外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市场,对内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六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在出境通道、农村公路、水利建设、乡镇和村社规划上加大力度。七是培育真正有实力、真心实意开发马边资源的大中型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八是健全和完善延伸到村社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健全和完善农业保险、居民(村民)社会保障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