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王瑞

(中共河南省信阳市委党校河南信阳464031)

摘要:民生问题是一个与公民、社会和国家紧密相关的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地形成了非均衡的发展路径。民生问题往往被政治化。找准民生建设的切入点,激发社会活力,激活公众参与的动力,是社会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要从政治的高度审视社会建设的意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关键词:民生历史地位发展趋势政治高度改善

一、民生的含义和几个视角

民生自古以来就是立国之本,国之大计。孙中山先生曾经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

—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①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民生即人民的生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民生体现了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情,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民众的当前需求状况。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民生的聚焦点在于易被政治化的社会问题,它体现了民众的政治诉求,以及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状况等。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民生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它体现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的运行状况。

二、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问题

(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而政治、文化和社会,在性质和发展状况上由经济所决定。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发展逻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经济是中心,经济的发展优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原因,他们实际上形成了一种非均衡的的发展路径,如我国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使用“社会建设”概念。“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方面,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之中,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②这是党的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这些思想探索和实践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认识上的巨大转变,展示了其在执政兴国上的伟大智慧,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而且再次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一步步坚定不移的走向新的胜利,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二)民生问题往往是一个被政治化的社会问题。从历史上看,民生备受君王和统治者的关注。对待“民”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是“重民”的政治文化。过去“民贵君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等思想,尽管是为维护政治统治而提出的,但却反映出统治者对民生的重视程度。现阶段,民生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民生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就业难。另外,公民普遍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社会群体性、突发性的事件增多,社会公权滥用和社会“潜规则”横生等现象日益增多。互联网这个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扩大了公民的社会视野,增强了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加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有力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信息传递的走样失真,导致谣言惑众,网络所推崇的一些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助推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好这些社会问题和矛盾,不能充分掌握网络话语权,不能有序释放民怨,必然使社会问题越积越多,使问题和矛盾逐步升级,导致社会矛盾集中,社会关系紧张,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能力产生怀疑,对其信任度逐渐下降,甚至产生对抗,反过来又使整个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导致社会的无序和混乱,最终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使社会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或被政治化。

(三)还权与民,还利与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纵观我国30多年的农村改革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一条清晰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线:还权与民,还利与民。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开始,到以免征农业税为核心的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一轮的农村综合改革,使农民的权利和利益逐步得到保障。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按下18个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保障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得到了百姓普遍认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2006年,我国免除了在中国存在2600多年的农业税,农业税的免除,减轻了农民负担,降低了农产品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农民再次获得了实惠,使农村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2006年,我国农村又启动了第三步改革: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农村综合改革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三项改革为主要内容,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

(四)农民工作为社会结构的新生力量,其未来走势催生民生建设的新要素。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我国的农民工人数已经达到了24223万人(2.4

社会

思政探讨

2012年10月刊改革与开放

亿多),其中一大批“80后”“90后”的农村青年成为新生的劳动力进入中国工厂和城市,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群体——

—“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成了新时期产业工人的生力军。目前,我国这个群体的人数超过了1亿人,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到2021年左右,我国农民工的总量将达到4亿人左右,农民工将成为未来产业工人的主体。

(五)找准民生建设的切入点,激发社会活力,激活公众参与的动力,是社会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推行的是“全能型政府”的社会管治模式,造成了社会管理是政府在唱独角戏,公众无法参与社会管理,社会活力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只有把社会事务交给社会去做,公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是利益关系。利益是激活动力的关键,是人的社会活动的最根本的动机。民生是社会共同利益和需要的表现,平等激发活力,利益激活动力。马克思早就指出,“大家知道,有一种心理学专门用细小的理由来解释大事情。它正确地猜测到了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但是它由此得出了不正确的结论:只有‘细小的’利益,只有不变的利己的利益。”③

因此进行社会建设,首先要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形成社会建设的动力机制。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负责和社会参与的关系。“政府负责”,表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是社会建设的主导,而公众则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建设的最大参与者,所以社会建设不是政府主演的独角戏,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一旦离开民众的支持,社会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放手发动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公众是服务的对象,并且是最大的受益者。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加大社会建设的投资和管理,并逐渐把管理社会的权力下放,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更好地激活公众参与社会建设的动力,将是社会建设的必然新走势。在中国的社会管理格局中,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等同样被赋予了“社会协同”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将是各级政府管理社会的一个新路径,但是政府权力下放的程度以及公众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协同的效果。所以,无论是政府负责,还是社会协同,如果找不到准确的切入点,就不能激发社会的活力,更不能激活公众参与的动力,社会建设也不可能取得成效。

三、从政治的高度审视社会建设的意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体现着民众的公共需求,涉及到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当前,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产品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矛盾。

当前,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审视社会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重要性。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和社会主义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造福民众的需要,更是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从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目前已被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我国的“十二五”规划。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深入思考,不仅告诉我们要建设一个设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告诉我们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其基本目标。把“学有所教”放在最前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务实的群众路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接受教育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这是人的第4个层次的需要——

—尊重需要;而“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第1个层次和第2个层次的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主要是安全需要。由此可见,民生需要,目前最迫切、最现实、最主要的是尊重和安全需要,把握住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住了我国当前最大的民生。

为此,首先要优先发展教育,因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其次,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切实解决关系民众生计的就业难问题。再次,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第四,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它关系民生,民生关系民心,民心决定国运。第五,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第六,要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之,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加强民生建设,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享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02页

[2]赵鹏郭学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7页

作者简介:王瑞(1975-),男,信阳人,中共信阳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