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我的入党心路历程——“我和我的入党日”主题心得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入党心路历程——“我和我的入党日”主题心得交流
1980年8月10日,我正式参加工作,成为一名纺织企业的基层统计人员。
(那年我17岁)。
80年代初,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呢?
在社会上,正好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汇的历史时期,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有李燕杰、曲啸、张海迪等先进人物关于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他激励了那一代青年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物质生活条件方面,由于农村已经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产出相应多了,人们的物质条件已经逐步在得到改善。
在精神需求方面,文艺也呈现了百花齐放局面,现在称之为经典老歌的如:绒花、军港之夜等都是那个年代产物,改革开放正不断满足着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可以说,那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年代。
在企业里,80年代的企业,除了产品统购统销配额有所减少,部分产品需要进行市场自主销售外,在企业经营的人、财、物,料、工、费等经营元素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改变,企业干部、职工无论在思想上、行动上还保留着传统的行为方式,以“主人翁”精神,各自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承担着“螺丝钉”的作用,推动着企业不断向前的进程。
干部以身作则,师傅解惑答疑,青工虚心好学的正气在企业是主流,(自私自利者,不学无术者,没有市场也没有部门愿意接纳)。
真诚的人文环境,深深影响着我这个刚刚踏入社会的青年。
那时候青年职工入职,都有一个师傅负责帮带教,以使新职工尽快掌握要领,达到上岗条件,我的第一位师傅是一位老党员,文化程度不高,字写得不好,但算盘打得特溜,对工作也是一丝不苟,帮带教更是不厌其烦,我记得当时有好几百个产品,搞得头晕,有时产品入帐混淆了,有时班次记颠倒了,她都会耐心的帮我校对更正,并教一些识别方法防止混淆,但这些我只是感激,没有太多的触动,让我感动并以她为榜样的是从一件看似小事中开始的。
我师傅当时48岁左右吧,家里孩子多,先生是一个脑梗患者,行动不太方便,所以,家务活加单位工作都挺辛苦的。
那天正好有一批外贸产品要赶时间,号召大家日班延中夜班,党员团员要带头参加,领导考虑她家里情况,本来可以不用加班,但她知道外贸生意时间紧,质量要求高,多一个熟练工就少一份差错,而且自己又是老党员,要起好带头作用,还是坚持留下加班。
工作到了凌晨3、4点钟的时候吧,我发现她突然昏倒在桌上,同事们连忙把她背到厂医务室,测量下来体温烧到了近40度,厂医立马给她用了退烧药,又挂了水,才慢慢恢复过来,诊断是比较严重的扁桃体炎症、再加上体力透支发烧导致晕倒。
后来知道,她当天上午已经开始发烧,中饭和晚饭也没吃多少,再加上连续工作体力透支才加重了病情。
表面看起来这不是什么大事,但从我与师傅近一年的了解来看,她平时工作一贯勤勤恳恳,苦累的活争着干,经常带头加班加点,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作为工会委员,谁家有困难总是登门探望,尽力援助,而她家里的困难从没有主动提过什么要求。
她经常对我说:年轻人要勤奋努力,学好技术,学好做人,凡事不能先想自己。
这就是我的师傅,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没有高的职务,没做轰轰烈烈的事,但分明能看到她一个个的闪光点,一个普通党员平凡中的伟大,当时我身边的党员大都
能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讲原则,讲党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他们身上中国共产党这个概念渐渐的变得清晰起来,我一直在想,如果能加入党组织,那是多光荣的事。
在我师傅的影响教育下,我渐渐以她为标杆,工作勤奋,任劳任怨,在努力做好本职的同时,积极开展团的各项活动,为了解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多次日班连着中班再连晚班,与各班次的团员青年交流思想,了解工作情况,还用自己的工资买来糖果茶点用于基层团支部的娱乐活动,以此来活跃气氛,达到活动效果,为做好团的宣传工作和参加棉纺公司团委组织的演讲、歌咏比赛,还带头学习交谊舞、美术、播音技巧等知识,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养,有力支持了团的各项工作。
(大部分活动都是业余时间进行的)。
我的工作表现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同和鼓励,连续多年获得工会积极分子、先进生产者、优秀团干部等荣誉。
(连续几年获得先进职工疗养的奖励)。
1986年1月,我郑重的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
1988年1月17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梦想。
(算来入党已经30年,从入党申请到批准,还是蛮快的,自己觉得与打了10几年申请的人比,我应当还有差距,但组织科长对我说:组织上早就对你进行考察了,只不过你不打申请也不能催,这是要自愿的。
这就是当时的党组织,你平时的表现,群众和领导都看在眼中的,他们会关注你的成长,给你正确的评价)。
当时有同事曾经问我,为什么入党?言下之意是不是想着能得到一个什么空间。
细细想来入党的初衷还是受师傅的影响,她是一位老党员,是她的为人为事的态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