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研究
摘要:贵州喀斯特山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以及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40%以上,由于贵州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环境、以及人口压力过大,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土流失以及土地石漠化已成为贵州省生态环境中
最突出的问题。本文根据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研究的主要成果,揭示了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各相关因子分析水土流失的模型
预报系统水土流失的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贵州喀斯特水土流失防治
前言
水土流失乃当今世界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它严重地制约人类生活和经
济社会的发展,成为众多自然灾害的重要根源。然而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对其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措施效益开展深入、系统的研水土流失乃当今世界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它严重地制约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众多自然灾害的重要根源。然而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对其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效益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仅不过是近数十年的历史。贵州处于世界喀斯特面
积最集中的我国西南喀斯特的腰心地带,全省喀斯特面积达109084km2,占全省
总面积的61.9%。全省95%的县市有喀斯特分布,可谓喀斯特省。有人将贵州喀斯特山区的自然景观概括为三少一多,即土少(量少,质差)、林少(林草植被少)、少水天然降水较丰,但喀斯特地区裂隙发育, 地表水保存困难,土薄植被少,抗旱能
力极弱),一多就是石山秃岭多,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针对贵州省情,对贵州山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初步对
策和整改措施[1]。
一、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现状
贵州位于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的东亚片区的核心,发育喀斯特碳
酸盐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是喀斯特强烈发育的高山区。山高坡陡、土层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贵州高原山区又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
地带,区内沟谷切割密度和深度较大,雨热同季,多暴雨,加上长期大规模的破坏性、掠夺性垦殖, 地表覆盖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水土流失以及土地石漠化已成为贵州省生态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20世纪,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7.67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3.5%;石漠化面积3248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
总面积的18.44%,而且每年仍以3.5%~6%的速度递增;土壤侵蚀面积高达50%
以上。从土壤侵蚀程度看,微度侵蚀约占10%,轻度侵蚀约占20%,度与强度约占30%,极度侵蚀约占40%。在侵蚀地域上,微度与轻度侵蚀主要分布在黔南、黔东地区,中度与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黔中、黔北与黔东北的一些地区,极度侵蚀主要分布在黔西、黔东北的部分区域。
二、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特征
2.1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物质来源
贵州喀斯特山区因为大于15b以上的陡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0.54%,大
多分布在坡度为6b—25b之间,见表所示,我省水土流失中90%的物质来自坡耕地;其余的部分来自于公路建设、煤矿开采、厂矿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
2.2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形式
我省主要是重力侵蚀和水力侵蚀。重力侵蚀以崩塌、滑坡为主; 水力侵蚀以面蚀、沟蚀为主;还有混合侵蚀泥石流等,这也是危害最大的水土流失。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坡面上,所有坡耕地都有不同程度水土流失;而公路旁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剧烈的水土流失[2]。
2.3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面广、流失量少
我省水土流失面积高达40%以上,但水土流失量少。这主要是由于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石旮旯地分布面积广、土壤数量本身较少、土层浅薄,可流失的物
质量小。
2.4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面积大、范围广
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土地面积已达32480平方公里, 约占全省土地面积
的18. 44%,而且每年仍以3.5%~6.0%的速度递增〔6〕。所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存在于水土流失—石漠化—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中。
三、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贵州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加上其岩石基础以可溶性的石灰岩白云岩为主,喀斯特典型发育其独特的地表地下二元结构是非喀斯特地区所不具备的特点,针对于此,在贵州开展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研究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但由于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特殊性,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人为活动影响的深刻性,加之基础数据零散研究协作不得力等原因,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
喀斯特与非喀斯特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发育系统导致了影响水土流失的动
力因子差异性显著,目前有关喀斯特地区与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对比研究较
少;3S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在喀斯特土壤侵蚀研究的应用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相关纵向比较的资料收集只能从现在做起,还没有形成全省统一布点监控数据的规范;有关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机理的研究,土壤侵蚀各相关因子的分析,目前还主要处于性质描述阶段,在建模研究及各因子参数量化的研究上还不成熟,一套基于喀斯特地区大片范围的通用的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
另外,在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研究仍停留在小流域及坡面尺度上,对于适应范围更广,更具普遍性的规律探索与治理模式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喀斯特水土流失制约因子[3]。
四、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4.1提高忧患意识, 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问题是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在山区水土保持中,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同时,要加强教育和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破坏所带来危害性的认识,提高人们的忧患意识,加强环保持法。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土地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4.2加强对坡耕地的治理
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占总流失量的60%—70%, 在时间分配上,既受降雨的影响,也受作物布局、作物种类、生长季节和耕作方法等因素影响。暴雨季节,覆盖度高的作物比覆盖度低的作物具的更好的保土作用,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作物品种和降雨季节的情况,推行粮—粮、粮—豆、粮—油、粮—果等不同的间作和套作方式,增加坡耕地作物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4]。
4.3在山区加大坡改梯力度
坡改梯是我国整治坡耕地的传统方法,同时也是山区水土保持大力推广的方法。经多年的检测结果表明, 坡改梯减缓坡度后,减少水土流失效果达到24%~ 95%, 平均为70%左右。同时可减少地表径流42%—47%。坡改梯加厚土壤后,通过蓄水保水, 既显著减少了降雨径流损失,也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5]。
4.4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就是地表径流汇集区域,主要由分水岭、地面、沟道组成的自然集水单元, 所谓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在一个集水区域范围内,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
理安排农业、林业、牧业、副业用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概括起来分为3个层次,第1就是在山上修筑以梯田、梯土为主的基本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