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分析及关键要素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分析及关键要素探究

发表时间:2019-09-11T16:59:47.0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作者:宣文武[导读] 为现代城市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应提高对环境工程地质作用的正确认识,以便为相应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信息。浙江杭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310015 摘要:环境工程地质与城市的规划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工程施工质量及其安全性等问题与环境工程不可分割,同时,环境工程地质也是城市规划施工的基础,加强环境工程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论文对城市工程地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环境工程建设以及发挥其作用进行探讨,并

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环境工程;地质;城市规划;作用;关键要素

引言

注重对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深入分析,了解环境工程地质作用,可加快现代城市建设的步伐为环境状况的改善提供支持,减少地质因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逐步实现现代城市的建设目标。因此,在对城市环境进行研究时,应关注地质问题及环境工程地质作用,细化相应的研究工作内容,拓宽城市环境方面的工作思路,为现代城市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应提高对环境工程地质作用的正确认识,以便为相应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信息。1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分析1.1水资源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城市供水需求量也随之增大,水资源成为影响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实践来看,水资源匮乏会引发很多环境问题,也因此备受关注。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很多城市局部地区地面出现塌陷和路面沉降等问题。在保护供水资源以及供水条件时,重点在于合理选择地下水源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基于工程地质学对现阶段城市水资源综合分析、评价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规划以及发展方案,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

1.2垃圾问题

一些城市在长期发展中由于对工业废料及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引发了地表污染问题,阻碍了城市发展,影响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具体表现为:1)受到垃圾问题的影响,导致一些城市的土质有所改变,植物生长水平下降,且人们的健康状况受到了潜在威胁;2)部分城市发展中,对垃圾问题的危害性、科学处理等考虑不充分,导致这类问题的影响范围扩大,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通过对城市环境保护及地质状况要求进行考虑,深入分析城市垃圾问题的危害性,积极开展城市垃圾的处理工作,积累好城市垃圾处理中的实践经验,确保现代城市在开展环境保护方面工作的有效性。

1.3地基问题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地基勘察工作主要针对岩土土体结构、微地貌以及土层土质物理化学性质和地质水文条件等进行勘察,比如,国内软土地基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和地区,特殊土的分部区域性特质非常的显著。对于软土地基而言,空隙相对较大且强度低,整体结构较为松软、压缩性高,软土层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难度较大,比如,地面裂缝、建筑结构开裂以及基坑边坡坍塌和桩基出现位移等。地下水变化可能会影响土壤物理力学属性,因此,应当查明地基土质性质以及土层结构特点,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2环境工程地质的作用

在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方面的工作时,应了解其在实践中的具体作用,进而为环境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实践中环境工程地质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2.1 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提供支持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若要发挥出环境工程地质的作用,则能为其施工安全提供支持。具体表现为:1)环境工程地质方面的工作开展中,可通过对工程项目地质环境状况的分析、评价等,预测出项目作业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不良地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定有效应对方案,为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2)基于环境工程地质作用的发挥,可通过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要求、施工区域地质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对环境工程实践中的地质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丰富相应的勘察资料内容,使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得以安全实施,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2.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若能发挥出环境工程地质作用,则可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改善提供可靠保障。具体表现为:1)环境工程地质可通过对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因素的分析、岩土体结构的分析等,为城市发展中生态环境的有效建设提供所需的信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水平;2)环境工程地质实践中可通过对岩土体结构、环境要素等方面的科学分析,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并对城市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使现代城市保持良好的发展潜力,满足其生态环境质量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2.3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应当及时对承建物和环境进行地质评价以及详细考查,通常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3.1 隐蔽性评价

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下管线以及周边的历史文物所在地和其他相关的工程管道、人防工程等,均应当进行全面考察,以此来预防城市规划建设对上述系统造成的破坏。

2.3.2 建筑用地评价

建筑用地评价主要是对建筑用地的实际适应性进行评价,即评测承建物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是否适合城市规划建设,是否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

2.3.3坡道稳定性综合评价

在部分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中会遇到坡道,此时需对该区域范围内的建筑物稳定性进行评测,尽可能避免坡道位置因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而危机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3.4 地震危害评价

针对部分地震高发城市和地区,对土体上建筑承力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分析破坏效果与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坚固程度,在此基础上制定最佳的城市规划方案。

在防治地面沉降、活动断裂研究及避让过程中,全面考虑环境工程地质,有利于加大地面沉降治理力度,改善区域地面沉降治理状况,并实现相关生产活动进行中的断裂监测研究,为选用相应的避让措施及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有效应对实践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同时,也能改变环境保护方式,提升治理及开发水平,并促进环境地质学发展,逐步实现现代工程的科学建设目标,减少相应的投资成本费用。

3建立城市地质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库

大数据时代信息的高度发达以及技术手段的革新,使得地质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段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库,在后方进行实时的监控与人工的操作。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库的建设,可以促进提高地质环境勘测的工作效率,为后期的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通过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库的建立,能够有效的控制地质环境的走向,对地质灾害进行及时的预测,有利于地质工作者总结发现城市地质变化的规律和特征。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库需要借助技术的手段,如 GIS、GPS、GS 等技术对地表地质进行有效的探测,收集有效的数据。通过对监测区域城市地质灾害资料的分析,可以确定影响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然后根据得出的结论编制出相应的图件。比如地质图、工程地质岩土类型图、地形地貌图、灾害分布图作为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中的基本资料。同时还能够将采集到的图片、视频以矢量化的形式录入到数据库中,形成完整的地质信息数据库体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工程地质对城市规划建设起到了基础和前提条件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大大减少了城建环境污染以及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陈少峰.环境工程地质勘察的原则与实践[J].绿色科技,2017(24):126-127.

[2]朱春霞.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与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141.

[3]魏晓妍.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J].民营科技,2017(07):129.

[4]牛海峰.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预防工作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38.

[5]微娜.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