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算公式 ℉=℃×9/5+32 ℃=(℉-32)×5/9
(一)正常体温
2.体温的正常范围
成人正常体温范围及平均值
部位
腋温 口温 肛温
正常范围
36.0~37.0℃ 36.3~37.2℃ 36.5~37.7℃
平均温度
36.5℃ 37.0℃ 37.5℃
机体散热方式 1. 散热器官:皮肤、呼吸运动、排泄
情景病例
病例:女,35岁,以持续高热1周为主诉入 院,体温在39~40℃,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 1 ℃以内, 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意 识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燥,食欲不振。
请说说你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学习目标
掌握体温的正常范围 掌握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掌握正确测量病人体温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
操作要点
1)洗手,体温计准备。 2)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
误差在0.2℃以上不能 使用。
(三)测量体温技术
1.评估 2.计划
病人整体状况 测温局部情况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环境准备 用物准备
情绪稳定 休息30min
(三)测量体温技术
1.评估 2.计划 3.实施
核对解释 ↓
放置测量 ↓
检测记录 ↓
整理消毒
(三)测量体温技术
部位:水银端斜放 于舌下热窝处
嘱病人闭口用鼻呼 吸勿用牙咬勿说话
测温3min
测口温
若不慎咬碎 立即清除碎屑 延缓汞的吸收 促进汞的排出
(三)测量体温技术
测腋温
腋下有汗应先擦干
水银端放于腋窝正 中,紧贴皮肤,屈臂 过胸
测温10min
(三)测量体温技术
测肛温
取好体位 润滑肛表 插入深度:3-4cm 测量时间:3min 禁忌:腹泻、直 肠或肛门手术者
上升形式:骤升和渐升 临床表现:皮肤苍白无汗
畏寒
体温上升期
(一) 体温过高
3. 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高热持续期
特 点:产热 = 散热,体 温持续在较高状态
持续时间:因病情和治疗效果 而异
临床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呼 吸和心率加快、头 痛头晕甚至惊厥昏 迷
(一)体温过高
3. 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体温下降期
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什么是生命体征?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合称为生命体症, 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 状态正常与否的可靠指标
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
T 36.3-37.2℃ P 60-100次/min
R 16-20次/min BP 90-140/60-90mmHg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骤然升高至 39℃以上,持续数小时 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 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 个间歇,体温又升高, 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 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等
3、常见热型
(4)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 且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 ,癌性发热等
4. 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物理或药物降温 (2)病情观察:测T:q4h,正常3天后→2次/d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多饮水,不低于
㈡ 体温计的消毒和检测
1.消毒
✓ 浸泡于消毒液内,5min后取出冲洗 ✓ 离心机甩下水银(35℃以下) ✓ 放入另一消毒液容器内30min取出,冷开水冲洗 ✓ 消毒纱布擦干,存放在清洁盒内备用
㈡ 体温计的消毒和检测
2.检查 检查目的:保证测量的准
确性 水银柱甩至35℃以下;
在40℃的水中测试3min 后取出检视;
特 点:产热<散热 体温恢复正 常
退热方式:骤降和渐降 临床表现:皮肤湿冷
血压轻度↓
体温下降期
3、 发热的过程
(1)体温上升期
特点 产热>散热
方式
{ 骤升 渐升
(2)高热持续期
特点 产热= 散热
(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3)退热期
特点 散热 >产热 方式 { 骤退
渐退
趋于正常
3、常见热型
(1) 稽留热
2.临床表现
皮肤:白、紫、凉 呼吸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意识改变甚至昏迷
(二)体温过低
1.密切观察 测T:qh 2.保暖措施 加盖衣被等 3.配合抢救 给予热饮 4.心理护理 提高室温
暖箱
三、体温测量技术 ㈠ 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可弃式体温计
红外线体温计
㈠ 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水银体温计
2500-3000ml (4)补充营养:高热量、高蛋白 、高维生素、
易消化、少食多餐
4. 护理措施
(5)休息:高热,绝对卧床休息
(6)预防并发症:口腔护理、皮肤 护理
(7)心理护理:耐心解释,精神安 慰
物理降温
(二)体温过低
1.定义
源自文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 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 导疾致病体或温创低伤于正常范围 低低体温 温温环 麻不境 醉升和:药体物温中在毒35℃以下
项 熟悉发热程度的区分及临床常见的4种热型 熟悉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 了解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
体温的测量 方法
难点 常见热型判断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体温的定义
体温:通常指的是身体内
部的温度,又称为体核温 度。
特点:温度较皮肤温度高 且稳定。
(一)正常体温
1.体温的单位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
体温持续在 39.0---40.0℃左 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波动范围不 超过1.0 ℃
常见于:肺炎 、急性传染 病如伤寒
3、常见热型
(2)弛张热
体温在39.0 ℃以 上,但波动幅度大,
24小时内温差 在1.0 ℃以上。最低
仍高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 败血症 风湿热 化脓性疾病
3、常见热型
(3)间歇热
要素一:病因
要素二: 作用部位
要素三: 作用结果
㈠ 体温过高
2. 临床分级
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 37.3-38.0℃ 中度热 38.1-39.0℃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0℃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热为40.6-41.4℃
高达43℃极少存活
㈠ 体温过高
3. 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特 点:产热>散热, 体温升高
2. 方式:
辐射 传导
高温
对流
蒸发
(二)生理变化
影响因素
昼夜 年龄 性别 运动 用药 其他
一般波动范围不 超过0.5-1.0℃
(一)体温过高
1. 定义
又称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 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 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 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超 过正常值的0.5℃或一昼夜波 动在1℃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