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认知与发展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认知与发展机制

作者:杨树龙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09期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进行认知和研究,将其细分为上游和下游产业,从而构建出产业链的具体架构,并进一步提出对产业链及发展机制具体可行的优化举措,以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产业链认知发展机制投入产出法战略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认知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进行认知,由于上下游产业在分布格局、约束性、供给强度、需求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把整个产业链分割为两个分支链条进行分类认知,最后由分支链条再联结成完整的商贸流通业产业链。截至目前,我国正式发行的官方投入产出表一共五张,按照年份归类为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另外还包括了四张延伸表,分别是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这四张表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延伸编制的。目前最新的投入产出表为2010年的延伸表,它是在原有五张正式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因此本文产业链认知模型数据的来源是2010年的投入产出延伸表,即所选取的数据来源《中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研究的对象为商贸流通行业中的批发和零售子行业。

(一)上游产业链格局

上游产业链的认知模型主要分为两个:约束性产业和供给性产业,通过运用统计工具计算获得上游产业在约束性与供给性两个方面的强度值,从而形成产业约束性与供给性的强度排名表,统计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约束性产业。如图1所示,约束性较强的产业排名前五位的都属于服务业,排名前十位的包括建筑业和9个服务业,排名前二十位包括6个制造业、13个服务业、1个建筑业。在上游产业链中,约束性较强的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建筑业在第6至第20名之间保持一定约束性强度,而制造业则属于垫底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类型的产业具有相对较长的产业链,商贸流通对其间接消耗产生的产业链结构具有复杂性,网络结构层次性较高,对于产业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强,加上产业自身对于流通性的需求与被约束作用较弱,因此,建筑业与制造业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过程中对行业的约束性较弱。由此可知,上游产业中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约束性较强的产业链组成部分主要有:科技产业、动力产业、建筑业等。

供给性产业。如图2所示,按照供给性强度的排名可以发现,商贸流通业对上游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居前五位的都属于服务业,排名前十位的有6个服务业和4个制造业,排名前十五位的有8个服务业和7个制造业,而排名前二十位的有10个服务业、9个制造业和1个建筑业。从图2中的排名对比可知,服务业仍旧占据上游供给性产业的半壁江山,而制造业也迎头赶上,产业的供给性也较强,建筑业则位居排名的末端,这主要是因为商贸流通业正处于发展时期的规模扩张阶段,对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直接消耗需求较大,该类型产业企业的规模建设在较大程度上要依靠两个产业的供给来支持。从中可以看出,消费和生产性服务业和自动化、物流、信息、能源动力产业以及建筑、消费品制造与化学工业等上游产业共同构成了供给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

(二)下游产业链格局

下游产业链的认知模型主要分为两个:扩张性产业和需求性产业,经过统计之后获得各自的强度值,从而形成产业扩张性与需求性的强度排名表,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扩张性产业。如图3所示,扩张性排名前五的包括1个初级产业、2个服务业和2个制造业,排名前十名的产业包括3个服务业、3个初级产业和4个制造业,排名前二十位的产业包括4个初级产业、10个制造业和6个服务业。由图3中排名可知,制造业对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扩张性处于首位,其次是初级产业,这是因为两个产业的产业链比较长,而服务业属于直接消耗较多的产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较单一,因此在扩张性强度上远不如这两个产业。这也很容易看出,针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非营利性资本品制造业、动力生产业等下游产业在同类型产业中的扩张性较强。

需求性产业。如图4所示,需求性排名前五位的产业有4个制造业和1个建筑业,排名前十位的有8个制造业、1个建筑业和1个初级产业,排名前二十位的有13个制造业、5个服务业、1个建筑业和1个初级产业。制造业排名居首,这说明工业对商贸流通业具有极强的发展需求性,服务在前二十的排名中追赶上了初级产业与建筑业,反映出其对于商贸流通业的需求也在逐渐上升。由此可知,下游产业中对商贸流通业发展需求性较强的产业链组织结构主要包括:非营利性服务业、资本品制造业、初级产业、建筑业、消费品制造业、资源加工业、营利性服务业。

(三)商贸流通业产业链的构成格局

由前述的产业链认知可以得出上下游产业的排名分布情况,通过两个分支的整合可以进一步得出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构成格局。10个制造业、7个服务业、1个建筑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共同构成了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其中建筑业、服务业与制造业是链条中最重要的产业。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产业,由于自身产业具备较好的基础实力,因此这些产业的属性较容易受到影响,且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固定地形成一种选择路径,不利于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核心能力。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竞争能力处于弱势

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自2011年开始追赶工业,并于2013年比工业的贡献率超出1%,而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这更能说明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随着商贸流通业在我国的发展步伐加快,其发展的滞后性与市场体系的缺失矛盾也日益暴露,产业中市场的整体规模与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组织化水平与市场集中程度较低,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商贸流通业创造出来的价值获利能力较低。

(二)现代化水平低下

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市场规模整体偏小,在企业的经营规模方面,全国性的大型流通企业数量较少,多以中小流通企业为主,更是缺少在国际竞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许多企业虽然通过资产重组、并购等形成了大型的商业企业集团,但是也只有少数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绩效与竞争能力,大多数企业在重组之后仍旧面临许多的管理难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优势,市场份额也日益减少,这对于一个需要进一步提高现代化水平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同时也降低了我国商贸流通业整体的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城乡商贸流通水平的差异性也进一步拉大了产业整体的现代化水平,百货店与生活超市在县城属于主体的商贸形态,商业网点的结构也呈现出小、散、乱的特点,发展上存在滞后性,专业性与市场集中程度低,不利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建设。

(三)产业链格局亟需优化

由前述产业链的认知研究可知,10个制造业、7个服务业、1个建筑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共同构成了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从这一条产业链中可以看出,这一产业链的布局仍旧体现的是传统的“重工轻商”的思想,制造业在产业链的格局仍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服务业所占比重也有所提高,但是其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创新能力还远不如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在商贸流通业发展上的投入产品其产业来源结构较为合理与平衡,但是对于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及这两个产业的投入明显不足,这对于产业链自身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平衡性,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建设。

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链与发展机制的优化举措

(一)增强服务业的创新能力

第三产业是以服务性产业为代表,随着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渐增加,服务业的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不仅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以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