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主语差异及英译时主语的确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主语差异及英译时主语的确定

刘汝荣

(吉首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从主语与主题,形合与意合,物称与人称,主语省略与形式主语等方面探讨了英汉主语的差异,并提出了英译时确定主语的几种方法,包括主题句与主谓句的转换,不拘泥于字比句次,人称叙述与物称叙述的转换及主语的补充和被动语态的使用等。

关键词:英语语法;汉语语法;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66(2004)01-0097-04

Differences of Su bject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ubject

in Translating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LIU Ru-ro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Jishou Universit y,Jis hou,Hunan416000)

A 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of subjects in the Chinese and the English lan guages,and presents several ways to determine the subject in translating from Chinese into En glish.Several aspects,such as subject,topic,h ypotaxis,parataxis,shift, word order and the use of passive voice,etc,are involved in the discussion.

Key words:grannar of English;grammar of Chinese;translation

当前,汉语语法研究和英语语法研究已达到相当的程度。英汉对比研究方兴未艾,英汉差异之本质已初步显示出来。这样的研究对翻译理论的建立与充实,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将就英汉主语的主要差异及汉译英时主语的确定作初步探讨。

一 英汉主语差异

(一)主语与主题

从英语的语言系统(lan guage-system)或语法(grammar)来审视,一个“句子”要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必须包含主语(the subject)和谓语(the predicate)两个组成部分,因为“主语和谓语相互依存是句子之所以成为独立语言单位的基本要求。”(Busmann1996:461)英语句子的5种基本句型:SV,SVP,SVO,SVOO,SVOC,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SV(主语+动词)的基本结构,英语中的句子,不管如何变化,“一般都可以看作是这五种基本句型及其变式、扩展、组合、省略或倒装”(连淑能1993,29,30),即离不开主谓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主语不可或缺,“不包含主语的句子给人的感觉是不完整的”(Jesperson)。

早在20世纪30年代,捷克语言学家马泰休斯(V. Mathesius)就采用信息论的观点,提出句子功能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用“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对传统语法的“主谓两分”(the binary analysis of subject/predi-cate)加以修正,研究句子各部分的信息承载。十九世纪末,中国的马建忠“因西文已有之规矩,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征繁引以确知华文义例之所在”,写出了《马氏文通》。马建忠认为“华文”有“冒起”和“前置之名”,“系统句子”(s y stem-sentence)或者“语法句子”(gram matical sen-tence)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文已有之规矩”———“主谓两分”。

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Charles Francis

第1期 娄底师专学报 No.1 2004年2月 Journal of Loudi Teachers College Feb.,2004

①收稿日期:2003-12-24.

作者简介:刘汝荣(1968- ),湖南吉首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Hockett)提出了“话题———说明”(topic-comment)学说(Hockett,1958)。赵元任认为“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话题来说明和看待,比较合适”(Chao1979,45)。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李纳(C.N.Li)和汤普生(S.A.Thompson)提出新的语言类型学观点,将语言分为四种类型:1)注重主语(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2)注重话题(Topic-prominent Language)3)主语和话题均注重(Both Subject-prominent and Topic-prominent Language)4)主语和话题均不注重(Neither Subject-prominent nor Topic-prominent Language),认为英语是属于“注重主语的语言”,汉语则属于“注重话题的语言”(Li and Thompson,1976,38)。

一些统计数字表明“话题—说明”句在现代汉语中占了近50%的比例(参见李瑞华1996,318)。虽然英语中也有“话题突出”的句子,但通常是由“主题性前置”(thematic fronting)造成的。“从相对意义上来说,英语词序中较晚出现的成分都可以出现在主题结构的主题位置上”。(金积令1991)。动词宾语、介词宾语、表语、宾语补语、状语、谓语动词等均可前置,占据话题的位置,但由于这种移位不是固有的语序,因而具有一定的临时性,给人的感觉是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如强调、对比、区别、承上启下等。“与英语主题结构相比,汉语主题结构的使用大大高于前者,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均属常用结构,尤其是在`汉语风格'的主题结构中,没有其他的词可以取代主题结构的词序。所以,在汉民族的语感中,主题结构属正常词序。这是英汉语主题结构的最大差别。”(金积令1991)

从上述观点可知,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其常句式句子适合于用“主语———谓语”框架去说明;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其常句式句子适合于用“话题———说明”的框架去说明。

(二)形合与意合

许多中外学者认为,英汉语语法最基本的差别是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的对比。所谓形合就是依仗形式(包括词的变化形态,词形的衔接等)将语言符号由“散”(个体的词)到“集”(词组乃至语篇)的语言组织手段;而意合则是依仗意义,即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语言的手段(任晓霏2002)。

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造句注重形式接应(formal co-hesion),要求结构完整,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因而严密规范,采用的是焦点句法”(连淑能1993,46转引自蒋坚松2001,4)。而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造句注重意念连贯(semantic coherence),不求结构齐整,句子以意役形,以神统法,因而流泻铺排,采用的是散点句法”(连淑能1993,46) (转引自蒋坚松2001,6)。

汉英两种语言的这一差异反映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进而反映了哲学观和文化心理的差异。如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comprehensive),而西方则是分析的(analytical)。”傅雷先生也认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西方人的“分析型”思维模式,“重分析”的思想方式在语言上的一个体现即是英语句子主语位置的灵活性,具体表现为主谓倒装及主语的分割。如:

1.Not as a critic but as a close friend do I urge you to re-consider your decision.

2.An interesting second system may be found which is als o consistent with eq uation.

(三)物称与人称

从具体语言环境中相互关联的指示范畴来看,句子的主语可以分为“人称主语”(personal s ubject)和“物称主语”(impersonal subject)两种类型。所谓“人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人”;所谓“物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物”。“人称主语句”显得较为“主观”,(subjective)而“物称主语句”显得较为“客观”(objective)。

连淑能先生曾指出,“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汉语则“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通常也分别称为“有灵主语”(animate subject)和“无灵主语”(inanimate subject)。

英语中的“无灵主语”可以是事物名称,抽象概念,也可以是代表时间和地点的名词,还可以是表外因和工具的词。这些词经常可能与“有灵动词”(ani mate verbs)———表示人或动物特有的动作行为的动词———连用,虽然带有拟人化的修辞色彩,但却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拟人化修辞,可视为一种比较常规的表达方式。如:

3.Her good work and obedience have pleased her teachers.

4.1980saw the s uccessful launchin g of China's first inter continental guided missile.

汉语里“无灵主语”与“有灵动词”搭配常用于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属于文学语言中的拟人化修辞格。如:

5.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

英语中“There+be”的句型是一种表客观叙述的具有明显的物称倾向的句型。如:

6.There were laughing boy s,singing boys,tacking boys, dancing boys,howling boys.

而汉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却往往直接用人作主语。如:

男孩子们有的大笑,有的唱歌,有的说话,有的跳舞,有的大喊大叫。

英语中“物称主语句”的另一典型是被动语态句。“被动句促成了物称倾向,物称倾向也滋长了被动句。”(蒋坚

98 娄 底 师 专 学 报 总第7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