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智库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我国智库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关键词:智库;现状分析;超星发现;聚类统计
摘要:文章首先?χ强獾母拍詈头掷嘟?行了简单介绍,其次从学术趋势、关键词、研究作者、研究机构、所属学科、高被引论文和高被引著作六个方面对智库理论研究进行聚
类分析,最后针对智库理论研究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从事该研究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8-0122-04
智库(Think Tank,又称智囊团、思想库等),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1],分为党政军智库、社会科学院智库、高校智库、民间智库等类型。我国智库建设起步较晚,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智库热”,推动了现代智库的迅速发展。
1 数据统计源及聚类分析工具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反映智库理论近十年的研究现状,笔者以期刊论文、学术专著、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及报纸五种类型文献为统计对象,以超星发现平台的后台数据提供的五
类文献数据作为主要数据统计源,以中国知网提供的相关数据作为辅助统计源。
本研究以超星发现平台作为聚类分析工具,因为该平台除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外,还提供各类资源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另外,该平台还可以通过分面聚类、引文分析、知识关联分析等方式,实现高价值学术文献发现、纵横结合的深度知识挖掘、可视化的全方位知识关联功能,这些功能都非常符合文献聚类分析研究[2]。
笔者在超星发现平台中以关键词为检索项,以智库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时间限定在2007―2016年,最终得到相关数据20,157条,其中期刊论文5,945篇,学位论文82篇,会议论文153篇,图书348种,报纸文献13,629条。以上五类文献占所有文献的92.1%,表明对这五类文献的分析完全可以反映智库理论的研究进展。
2 基于五种常用文献的聚类分析
2.1 学术趋势分析
五类常用文献的年发文量统计分析反映了学术界对智
库理论研究的关注程度,通过年发文量的趋势曲线图还可以看出目前智库理论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由于期刊论文和报纸论文的数量与另外三种文献类型的差别较大,故笔者将这五类文献分成两部分绘制趋势曲线图(见图1、图2)。
从图1可以看出,关于智库的理论研究在2007年各类
型文献发文量较少,其曲线处于上升趋势,没有出现拐点,说明关于智库理论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从年发文量的增长速度来看,智库理论研究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尤其是2014年以后,相关研究出现“井喷式”增长,说明最近几年关于智库的研究是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报纸和会议论文能更及时地反映学术热点和动态,从图1、图2可以看出,在2009年二者均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发文量激增的情况,表明2009年智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次重要的推动事件。通过CNKI和检索可知,2009年7月3日至4日,全球智库年会在北京召开。因此,也有人将2009年定义为“中国智库元年”[3]。
2.2 关键词分析
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能够了解某个学术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重点与热点。笔者通过对近十年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针对与智库相关的关键词按照出现频次进行排序,得到排名在前30的关键词列表(见表1)。
表1显示,智库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①研究机构。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人民大学等。②研究领域。包括政策研究、学术研究、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等。③智库性质。包括研究机构、学术机构、咨询机构等。④研究重点与热点。包括中国经济、经济预测、经济社会发展等。根据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可以看出,智库对
决策咨询、研究机构和研究成果的关注度最高,决策咨询是智库研究的重点内容。另外,通过图3也可以看出智库领域的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
2.3 研究作者分析
通过对相关研究领域的作者发文量统计可以得到该领域的核心研究作者。笔者通过对核心研究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阅读和分析,厘清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同时从这些成果中还可以发现该研究领域的一些新的发展方向[4]。由于报纸文献较其他几种文献类型的学术性更弱,因此在此项分析中没有将报纸文献作为统计源。
笔者通过对发文总量和第一作者发文量进行统计得知,王文、李伟、王辉耀和李雪无论是发文总量还是第一作者发文量都超过了20篇,可以被认定为是智库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从发文量与第一作者的数量差距来看,智库领域的研究作者在合作研究方面相对较弱,因为发文总量与第一作者数量基本持平,没有产生大的波动。同时,表2还显示该领域发文总量超过10篇的作者多达16位,说明该研究领域在学术界较受学者关注(见表2)。
2.4 研究机构分析
研究机构与研究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核心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研读,同样可以厘清相关研究脉络,发现其研究方向,同时,也可通过分析得知哪些研究机构在哪
些领域更具研究优势,以便研究人员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笔者根据发文总量对所有智库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进行降序排列,得到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发文量都超过了70篇,明显高于其他研究机构,因此可以认定这三家机构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笔者通过对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的总体分析得知,高校在智库理论研究中占主导地位,占总数的60%。同时,核心研究机构也更容易产生核心研究作者,如表2中的王文、王莉丽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荆林波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朱旭峰来自清华大学。
2.5 学科分析
目前,有关智库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多个学科领域。笔者按照每个类别的发文总量对智库理论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
排序,排名结果见表4。表4显示,智库理论研究的论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总论类、经济类及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三个大类中。由于《中图分类法》的一级类目太过笼统,因此笔者对其二级类目进行了细分,并根据各分支学科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图4。图4显示,管理学和经济学两个学科的发文量超过发文总量的一半以上,排在其后的是政治学和信息学。 2.6 高被引著作分析
经典著作对于研究人员的指导作用是无可置疑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