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海啸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日本海啸调查报告2011 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20公里。
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后修正为10米。
根据后续研究表明,海啸最高达到23米。
据统计,自有记录以来,此次的9.0级地震是全世界第五高。
日本官方已确认地震海啸已造成8133人死亡(2011年03月20日),失踪12272人。
此次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为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而由于地处地壳板块交界处,日本一直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历史上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也不计其数。
发生里氏8.8级的巨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几乎袭击了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
的所有地区。
调查资料之后,我们认为,海啸规模如此之大原因有二,一是地震本身规模大且震源浅,二是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放大了海啸能量。
此次地震是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其能量相当於里氏7.3级的阪神大地震的178倍。
地震后,仙台新港等太平洋沿岸各地出现了10米高的大海啸。
据日本气象厅最新修正,本次地震震源深度约24公里。
地震后仅30分钟,就有3米高的海啸到达了陆地。
港湾空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高桥重雄说:“海啸高度和受灾区域之广都是国内迄今最大的,属百年一遇规模。
”海啸袭击了日本列岛的广阔范围,但是以岩手县为中心的三陆海域是裏亚斯型海岸(属沉降海岸),导致灾害更为严重。
是裏亚斯型海岸的特殊地形使海啸的巨大能量进一步被放大。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间濑肇指出:“据推测,冲上陆地的海水量可以与(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
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时相匹敌。
而在三陆海域的那种裏亚斯型海岸,有很多外侧宽广而内侧狭窄的‘三角形海湾’,越向海湾内侧,海浪就越容易升高。
”他预想,在海湾深处等地点,海啸也许达到了30米高。
此外,海啸对日本核电站也造成了巨大破坏,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影响最为严重,6个机组中的4个受到影响。
1号机组:12日,确认反应堆堆芯燃料开始熔化,工作人员采取释放反应堆容器内蒸汽并灌入海水的方法以减压降温,当日下午发生氢气爆炸,但安置反应堆的容器本身并未在爆炸中损坏,当晚,燃料棒熔毁初步得到遏制。
2号机组:12日,工作人员开始释放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14日,反应堆失去冷却能力,工作人员开始向堆内灌入海水降压,但燃料棒仍在一段时间内完全露出水面,周边放射线剂量上升,堆芯可能已经出现部分熔毁;15日上午传出爆炸声,初步分析认为,核
反应堆中的控制压力容器可能出现损坏。
3号机组:13日,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开始排气注水;14日发生与1号机组情况类似的氢气爆炸,反应堆所在建筑遭到损坏,反应堆堆芯燃料部分熔毁,但放置反应堆的容器损坏的可能性很小;15日,反应堆建筑上方出现白色蒸汽,机组附近辐射量最高达每小时400毫西弗。
4号机组:12日,丧失冷却功能;15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说,4号机组可能发生小规模氢气爆炸,有起火现象,但不会是核燃料起火。
经过调查和查找资料,我们认为此次日本海啸破坏巨大与下列因素有关:
1、性势能和被压缩的弹海水的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当海底地震改变了海底地形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将由地壳上面的水全部承受下来。
当岩石断层
断裂的时候,就好比一个被压缩的弹簧突然释放,将储存的弹性势能全部一次释放出来。
而在日本海啸中,这一点也是一样。
岩石断裂导致了9.0级的地震,在如此剧烈的变化之下,海面上就形成了巨大的波浪。
只需几秒,就能形成高达10米的断层。
然而在日本地震的数据中,这个数字是60米。
岩石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弯曲程度,因此一定有其他的力存在。
重力势能:通过收集和解释震前和震中的数据,研究者确定了在大规模地震的时候,两个地壳板块的挤压和碰撞产生了大量的碎片。
而这些碎片在海底又堆积在松散的泥沙上,最终散架的时候释放出大量的重力势能,加剧了海浪的冲击力。
2、由于本次地震,从岩手县到茨城县的大范围内发生的断层破坏。
由于海啸并不是从震源位置,而是从被破坏的断层前端向前推进,因此,当断层破坏到达沿岸部分后,海啸就会在极短时间内奔涌而来,几乎在发生地震的同时发
生了地基下沉,是导致该地区长时间被水淹的主要原因。
3、从宫城县海面到茨城县海面出现长达数百公里的断层活动,加之震源位于地下极浅场所,结果导致海底大规模翘曲,随着海底接近于陆地,海水大量涌起。
4、本次东日本大地震,属于太平洋板块沉入大陆板块之下,积聚了变形能量的大陆板块出现翘曲的所谓“逆断层型”地震。
由于震源仅为10公里,地震规模巨大,传递至海水的能量也极大。
专家指出,震源浅、地震规模大是出现巨大海啸的主要原因。
此外,从岩手到宫城、福岛一线的沿岸部分地形复杂,海岸犬牙交错。
海湾越接近于内陆越为狭窄,当海啸进入海湾后,一下子失去了排泄处,也容易变得越发高涨。
5、震源浅且地震规模大也是造成海啸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日本海啸的调查我们认为
减轻灾害主要有一下几个措施
1、海啸预警: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分析地震波资料,快速地、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参数,并与预先布设在可能产生海啸的海域中的压强计(不但应当有布设在海面上的压强计,更应当有安置在海底的压强计)的记录相配合,就有可能做出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海啸的规模有多大的判断。
然后,根据实测水深图、海底地形图及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海岸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相关资料,模拟计算海啸到达海岸的时间及强度,运用诸如卫星、遥感、干涉卫星孔径雷达等空间技术监测海啸在海域中传播的进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啸预警信息及时传送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并在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开展有关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的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应对海啸灾害的训练和演习。
地震能引
发海啸,因此海啸的预警信息要由地震监测系统提供。
在全球地震多发地带如太平洋沿岸、印度洋沿岸都应该有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
2、海啸逃生: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
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
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
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
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
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
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3、为了预防海啸方法缓解海啸冲力也可以在已有的海岸边用水坭修建大堤来予防的基础上,其特征是用合成材料制造成一个大水袋墙,放在离海滩50-80米外海水中,用孔布网组成一面防海啸墙,用合成材料制造成一个大的水气袋,上小半是气袋在水面上,下大半水,浮在海水上的部分可以设计成各种,动物、植物、人物、艺术等景观,牵引绳弹簧减缓冲力,以上装置用金属倒叉固定在海底下,留出船通行的距离,用一种测试海底地震震动装置,用外套隔离海水装置腐蚀,将有线网信号传送给地面装置进行分析,快速传送海滩警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