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畸形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髋臼缘不发育,髋臼更浅而平 坦,臼窝内充满脂肪组织和纤 维组织。妨碍股骨头纳入臼窝。

较小、圆韧带肥厚,股骨 向髋臼后上方脱出,小而扁平
发 股骨头 头可在髋臼窝内、脱位或 或形状不规则,圆韧带肥厚妨

半脱位,但易回纳入髋臼。
碍复位。

变 股骨颈
前倾角略增大
前倾角增大,可达45o甚至90o
随股骨头上移而拉长,增厚呈
四、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足部应用解剖
足弓:足部分为纵弓和横弓
纵弓:内纵弓较高,由跟骨、距骨、足舟骨、第1、
2、3楔
骨及第1、2、3跖骨组成,外纵弓较低,由跟骨,骰骨及
第4、5跖骨组成。
横弓:由骰骨及3块楔骨及跖骨组成,其最高点位于楔骨及骰骨,
称后横弓。在跖骨头处称为前横弓,第2、3、4跖骨头处较高。
足弓的功能(1)负载体重;(2)缓冲震荡作用。
足弓的示意图
平足症
临床表现与诊断
早期症状为踝关节前内侧疼痛,长时站立或步行 加重,休息减轻。X线检查,足弓消失,跟骨纵 轴与距骨纵轴角变大
预防及治疗
治疗方法:1.功能锻炼;2.矫形鞋或矫形鞋垫;
对于痉挛性平足症,首先全麻下手扳法矫正,石 膏固定。手法矫正失败者或畸形严重者,可作三 关节融合。
拇外翻(hallux valgus)
四、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诊断:畸形明显,诊断不难。最简便的诊断
法:手握足前部,各个方向活动,如足外翻背伸 有弹性阻力,应及时就医确诊。晚期足内翻下垂, 更加严重,X线片显示跟骨下垂,其纵轴与距骨 纵轴平行,足跗骨序列紊乱。
鉴别诊断:
(1)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 (2)脑性瘫痪; (3)脊髓灰质炎后遗马蹄内翻足;
Ortolani 试验始在帧关节屈曲时,将 髋关节轻柔地外展和内收,以检查 是否存股骨头复位成脱位出真臼。
弹进弹出实验
Barlow 试验是在髋关节关节内收 的 位置上,对股骨近端施加压力,以 检测股骨头是否有半脱位和后脱位。 这两种试验都要求患儿安静和肌肉 松弛 ( 图27- 1)
Galeazzi征=Alis征
3.手术时间最好不晚于12岁,否则患者颜面部 的发育障碍不能矫正
手术疗法
双极松解术
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
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
(一)先天性并指(congenital syndactylia) :亦称 蹼指,最常见第3、4指
(二)多指畸形(polydactylism):多见拇指及小指
畸形有三型:
❖外在软组织块与骨不连接,没有骨,关节或肌腱。 ❖具有手指所有条件,附着于第1掌骨头或分叉的掌骨 头 ❖完整的外生手指及掌骨
Chiari截骨
不同手术方式的的选择
四、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congenital equinovarus)
足部应用解剖
骨骼:7块不规则骨及19块短骨组成, 足骨骼系统有三个显著生长期
婴儿生长期:1~3岁;
中生长期:5-
7 1 岁; 青春生长期:1~3岁; 2
足部骨性手术,一般都需要切除关节面软骨,为了 不影响足部骨骼发育,以青春后进行为宜。
临床表现和诊断(二)脱位期
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Hale Waihona Puke 治疗1岁以内使用带蹬吊带法(6-9个月) 连衣袜套法及外展位襁褓支具法,维持4个月
1-3岁 4岁以上
轻者使用带蹬吊带法,若4-6周不能复位, 改用手法整复,石膏固定法。
行沙尔特(Salter)骨盆截骨术。股骨颈前倾角 大于45o者应加作股骨旋转截骨术。
可分为功能性脊柱侧凸和结构性脊柱侧凸。
功能性脊柱侧凸,即代偿性脊柱侧凸没有脊柱内部结构破 坏,X线特征:脊柱结构无破坏,脊柱仅呈C形弯曲。
结构性脊柱侧凸,脊柱的骨骼、肌肉及神经病理改变所致,分:
❖先天性脊柱侧凸 ❖骨源病 ❖神经源病 ❖肌源病 ❖特发性脊柱侧凸
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临床表现和诊断:(一)站立前期
如发现前述情况,可作以下检查:
➢髋关节屈曲外展试验 ➢Galeazzi征或Allis征 ➢Ortolani及Barlow试验(“弹进”及“弹出”试验) ➢患侧股内收肌紧张、挛缩 ➢B超检查 ➢X线检查
临床表现和诊断(一)站立前期
(1)髋臼角测定:正常新生儿30o~40o,1岁 23o~28o , 3岁20o~25o大于此范围者表示髋臼发育不全。
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治疗:
以切除副指,保留正指为原则。 手术在1岁以后为佳。
先天性并指
并指松解术后
• 神奇的手外科——洪光祥教授
Apert综合征合并的并指畸形
多指畸形
• 多见于拇指 及小指
对称性重复拇指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定义
病因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理变化
站立前期
脱位期
髋臼
髋臼前、上、后缘发育不 良,平坦、髋臼浅
后天
①双足长期负重站立,体重增加,长途跋涉过度疲劳,维持足弓肌肉、韧 带、关节囊及腱膜等软组织逐渐衰弱,足弓逐渐低 ②缺乏锻炼,肌肉萎缩,张力减弱,负重时足弓下陷 ③穿鞋不当,鞋跟过高,长期体重前移,跟骨向前下倾斜,足纵弓遭到破 坏 ④ 足部骨病 ⑤脊髓灰质炎后遗平足症。
平足症
病理
①易变性(flexible flatfoot):即姿态性平足症 ②僵硬性(rigid flatfood):即痉挛性平足症
拇外翻:第一跖骨内翻,拇趾斜向外侧。组成拇趾跖
趾关节和跖骨与趾骨的纵轴角为10o~20o,称生理性拇外翻角。
病因
站立过久,行走过多,经常穿高跟或尖头皮鞋,第跖骨向 内移,引起足纵弓和足横弓塌陷。
临床表现:
跖趾关节轻度半脱位,骨赘形成,拇滑囊炎,第2、3跖骨 头跖面皮肤因负担加重形成胼胝。
预防及治疗:
关节、四肢、脊柱外伤 后遗畸形
第一节 先天性畸形 (congenital torticollis)
一、先天性斜颈
为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痉挛,颈部向一侧偏斜畸形
牵拉枕部偏向患侧,下颌转 向健侧肩部,面部健侧饱满, 患侧变小,眼睛不在一个水 平线,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 畸形。
先天性畸形(congenital torticollis)
髋臼角测定
通过双侧髋臼软骨(亦称Y型软骨)中心点连一直线并加以延长,称Y线。 再从Y型软骨中心点向骨性髋臼顶部外侧上缘最突出点连一条线,此线称 C线。C线与Y线的夹角即为髋臼角或叫做髋臼指数。
临床表现和诊断(一)站立前期
(2)股骨头的位置及关节四区划分法
Shenton线:即闭孔上缘和股骨颈内侧缘连成弧形曲线 h-f测量法:h为股骨颈部上端外侧与Y线的垂直距离,f为股骨 颈上端内侧处向Y线引一平行线。 关节四区划分法:由髋臼外上缘向Y线作一垂直线,将髋臼分 为四个区。 Von Rosen拍片法:双侧下肢伸直外展45°,髋关节内旋拍片。
• 当股骨头向外 侧脱位, 同时 向上脱位, 引 起肢体相对短 缩短,会显示 Galeazzi 征阳性 ( 图27-2B ) 。
• 双侧髋脱位可 表现为对称性 异常。
总结——看图说话
临床表现和诊断(二)脱位期
• 推拉患侧股骨时,股骨头可上下移动,似 打气筒样。内收肌紧张,髋关节外展活动 受限。
• Trendelenburg征(单足站立试验)呈阳 性。
防治平足症,穿合适的鞋子,可防止发生、发展。轻度者 可矫形,重者手术。
肌力不平 衡的示意

拇外翻导致的锤状指畸形
治疗——各种矫形术
McBride手术治疗后
• 脊柱侧凸(scoliosis)
脊柱侧凸(scoliosis)
脊柱矢状面有四个生理弯曲,额状面不应有任何改变, 一旦向两侧出现弧度,则称为脊柱侧凸。
• 一、平足症(flatfoot) • 二、拇外翻(hallux valgus)
足部常见畸形图比较
第二节、姿态性畸形
一、平足症(flatfoot):是指先天性或姿态性导致足弓低平, 足部软组织松弛,跟骨外翻等畸形。
病因 ①足副舟骨、足舟骨结节过大,胫后肌附着处软弱
先天 ②第1跖骨较短,其他跖骨承受重力过多,使足弓扁平 ③足跗骨间软骨性或纤维性联合
• 诊断:畸形明显,诊 断不难。最简便的诊 断法:手握足前部, 各个方向活动,如足 外翻背伸有弹性阻力 ,应及时就医确诊。 晚期足内翻下垂,更 加严重,X线片显示 跟骨下垂,其纵轴与 距骨纵轴平行,足跗 骨序列紊乱。
四、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治疗:原则:以矫正畸形为主。
1岁以内的婴儿:手法扳正矫正,用柔软绷带固定于矫正位。
成人
行查理(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重者可行股 骨转子下截骨术来改变负重力线。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月龄
• 应用于先 天性髋关 节脱位的 髋人字管 型石膏固 定方法。
• 可见患儿 置于"人" 字形位置
Salter截骨
• 主要是 增加髋 臼包容 ,重建 髋臼及 股骨头 的同心 性
Chiari截骨
病因
先天性斜颈
诊断及鉴别诊断
1.骨性斜颈:环枢椎半脱位、半椎体。X线可确诊。
2.颈部炎症: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及全身症状, 胸锁乳突肌无挛缩
3.眼肌异常:眼球外肌的肌力不平衡,斜视以 颈部偏斜协调视物。
骨性斜颈的例子
先天性斜颈
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显著。
1.手法矫正治疗。
2.手术疗法:适合1岁以上患儿。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 掌握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脊柱侧弯、 拇外翻、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及治 疗原则
• 了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平足症的诊 断及治疗
orthopedic---矫形骨科
运动系统畸形
运动系统畸形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
非神经 源性
先天性畸形 姿态畸形
按病因分
神经源性
脊髓灰质后遗症 脑或脊髓疾病
创伤性畸形
临床表现和诊断(一)站立前期
Von Rosen拍片法: h-f测量法:h为股骨颈部上端外侧与Y 线的垂直距离,f为股骨颈上端内侧处
双侧下肢伸直外展45o,向Y线引一平行线。此线向内侧与坐骨 髋关节内旋拍片。 支的相交点为B点。A和B之间距离为f。
脱臼时,h变小,f增大。
临床表现和诊断(一)站立前期
四、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病因不清。可能:
➢胚胎早期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引起发育异常所致; ➢胎儿足在子宫内位置不正有关。
病理:除期以软组织异常,足内侧肌挛缩、张力增加,出现 (1)跗骨间关节内收;(2)踝关节跖屈;(3)足前部内收内 翻;(4)跟骨略内翻下垂。
临床表现:轻者足前部内收、下垂,足跖面出现皱褶,背伸 外展有弹性阻力;重者负重畸形加重,足及小腿肌力平衡失 调,健康肌痉挛,足内翻下垂加重,跛行,足背外缘着地; 延误治疗者,足前部向后内翻,足背负重部位产生胼胝及滑 囊,胫骨内旋加重。
1-3岁的婴儿:分期手法扳正矫正,石膏固定。
3-15岁:对于手法治疗失败者,或未经治疗的患者,可用软 组织松解手术治疗。(手术步骤详见后述)
15岁以上:手法矫正不满意,软组织松解亦不能达到预期目 的,或严重足内翻下垂畸形未经治疗者,适应三关节(跟距、 距舟、跟骰关节)融合术。
四、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手术步骤有: (1)跟腱延长:①直视下延长;②皮下跟腱延长 (2)胫后、趾长屈及拇长屈等肌腱延长; (3)关节囊切开及韧带切断; (4)跖腱膜切断; (5)患足畸形矫正成功指标:①足可自由在各个方向被动、 主动活动;足应位于小腿纵轴外展约40o~50o;③足跖面较平; ④X线检查: 足纵弓及横弓基本恢复正常,跟骨纵轴与距骨 纵轴形成正常角度;⑤后跟后面观略偏向外侧。 (6)预防并发症: ① 预防局部皮肤坏死;②小腿青枝骨折 或踝部骨骺分离; ③石膏压迫,形成褥疮; ④血液循环障 碍。
关节囊 松弛,结构改变不大 葫芦形,中间狭长区妨碍股骨
头还纳入臼窝。


由于股骨头脱位,可引起腰脊

柱侧凸或过度前凸、腰肌劳损

和脊柱创伤性关节炎等。

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临床表现和诊断:(一)站立前期
症状不明显,如发现有下列体征时应视为有先天性髋 关节脱位的可能。
➢两侧大腿内侧皮肤皱褶不对称,患侧皮皱加深增多。 ➢患儿会阴部增宽,双侧脱位时更为明显。 ➢患侧髋关节活动少,活动时受限。蹬踩力量较健侧弱。常处 于屈曲位,不能伸直。 ➢患侧肢体缩短。 ➢牵拉患侧下肢时有弹响声或弹响感,有时患儿会哭闹。
(3)股骨头骨化中心较健侧小。因发育受到影响所致。 (4)患侧股骨颈前倾角大,正位X线片上股骨颈越短、 粗,则前倾角越大。
髋关节屈曲外展实验
髋关节屈曲外展试验:双髋关节和膝关节各屈曲90°时, 发 育性髋关节正常新生儿及婴儿髋关节可外展80°左右。 单侧外展<70。、双侧外展不对称脱位≥20。称为外展试验阳 性,可疑有髋关节脱位、半脱位或发育不良。 检查时若听到响声后即可外展90。表示脱位己复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