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对话和交流的本质就是让位还权,变被动为主动,尽量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说,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切磋思想,砥砺智慧,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这正是真正意义的“教学相长”。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呢?我认为,从操作层面上看,“平等对话”包括“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
1 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相处
1.1 良好的师表形象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要爱岗敬业,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更要有母亲般的耐心细致,有清官似的公正严明。良好的师表形象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喜爱,能够把学生吸引在自己身边。先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老师,再让学生佩服你这个老师,教育教学活动就会开展得有滋有味儿。
1.2 教育教学艺术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关键。生活中,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同时也能显现出教师的个人魅力。课堂上,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灵性。这需要教师博览群书,长期积累,时常反思。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年幼无知或是自控力不强,常会无意产生一些过错和失误。此时,老师不应一味埋怨责备,而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一想,将心比心,在谅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找出产生过错和失误的原因。了解和掌握防止过失的方法。当然,特殊学生和特殊情况也要采取特殊的方法,总之,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教育时要掌握好方法,恩威并施。
1.3 真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保障。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儿童渴望能在充满爱的愉快的环境中成长。真正的爱是没有痕迹的,教师要学会悄悄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教师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要永怀一颗童心,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要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平时要留心观察他们,用心体验他们,真心关爱他们。只要有爱,只要用心,教师一定会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1 融入情境,提高交流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在情境中开展充分的想象力,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主动探索学习内容的能力,增强了对语文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对内容概括总结的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2 敢说敢做,培养交流互动。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样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有话可说,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个性发展,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精心设计课程计划,利用情境教学与设疑、鼓励等教学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敢说敢做的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思考,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总之,互动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搭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了,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使课堂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3 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1 让学生自主探究教材。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应该是孩子们自我学习和能动探究的教育场所,阅读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阅读课文决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在阅读中,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汲取信息,习练语言,一方面又不断地向课文输出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可以说,阅
读既凭借于文本,其结果又往往会超越了文本,“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新世纪对未来人才的挑战和素质教育对阅读教学深化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着眼,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探究他们认为有趣的知识。
3.2 质疑超越教材。“惟书、惟上、惟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思想和精神的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因此,在探究教材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小马过河》提出质疑:“老马说河水是深还是浅一定要自己去试,可是如果河水真的很深,那不就白白送死了吗?应该动脑筋想一想,而不是试一试。”这种敢于质疑的作法实现了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
总之,在语文对话教学中,只有处理好师生、生生的平等关系,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对话。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切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