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的选题、审题、寻题、拟题
李正伟
文题1、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50分)文题一、在海边,有一个拣贝壳的小男孩儿,每拣一枚贝壳,他都认为不是最好看的,就把它扔掉。黄昏来临,其他孩子都拣了满满一篮子美丽的贝壳,而他却愁眉不展,篮子里空空的。
屠格涅夫说:“人生的最美,就是一边走,一边捡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一生将美丽而芬芳。”
每一枚贝壳,每一朵小花,都值得珍惜,都能给我们以启示。请根据自己的经历、体验、写一篇作文。
文题2、震撼心灵的。
要求:①文题一,要先拟题后作文,文题二,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③感情真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文中真实地地名、校名、人名用“×××”代替。
以上是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
检测后我告诉学生——。
如何选题、审题、寻题、拟题
一、选题:
我们看到,如今作文题形式上越来越灵活:话题作文仍然是生命力最强的。其中又有直接给的话题;供材料后加个话题;还有供材料后自寻话题等几种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不仅是“死灰复燃”,而且还非常活跃。总之,学生写作的空间越来越大,开放性越来越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选题的难度。选择自由了,立意发散了,选材宽泛了。学生觉得这有几句话可写,哪也写得几句话,往往束手无策,难以抉择。怎样才是最好呢?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形式怎样多变,内容上肯定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是学生熟悉的,有话可说的。因为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理念”的大旗下,文题一定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放性和普适性,所以学生必须扬长避短,写得心应手的拿手文体,调动积累,写最熟悉的生活,写最有话可说的内容,与自己感情产生共鸣,引起自己感动与思考的内容。总之是最适合你写的,那么以上两题哪一题最适合你写呢?选准一道后,就吊在这棵树上,集中精力,激活写作动机和愿望,认真选材立意,认真布局谋篇,不要摇晃不定,写几句就换道题,再写几句,还想换一道题,到头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作文还是没有头绪,卷面还不整洁。
二、审题:
审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要真正地审好题并不容易,要审好题,必须认真阅读文题,要读懂文题,包括材料、提示语,要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意图,命题题干的“题眼”是什么?如主谓短语的谓语、偏正短语的修饰语、动宾短语的动词等。题目或话题,除字面义,还有哪些引申义,比喻义,如“锁”除实物锁,还有“心锁”以及要求写什么文体,或文体不限,写多少字等等。有那些同义、近义可以置换辨析,如“这也是课堂”中“也”是“同样”的意思,删除“也”是“这是课堂”,经过辨析比较原题只能写教室课堂以外的课堂。要把握修饰和限制的内容,认真对待多处限制,善于选择内容的自由空间。
三、寻题
寻题是寻找适合自己写的内容,寻找适合自己写的话题、文题的过程和方法。如果是材料作文题,材料就是你立论或叙写的依据。学生要在材料的基础上遵循“求同”(与材料主题一致)或“求异”(与材料的主题相反)的原则,紧扣主旨,不可偏离材料,越雷池半步。如果是话题作文,学生要善于提取话题中的“公因式”,从“公因式”中确定你写作的内容,话题作文的材料只起“引子”或“例子”的作用,它是你引发思考的“由头”,并不要求你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进行分析。只要是与话题有关的,不论写什么,不论用什么方法写,不论运用什么体裁,只要符合题目要求的条件的都是可以的,应该强调的是通过多方搜寻、辨别,把内容锁定在一个“具体”的“窄小”的话题上。要“以小见大”,对平凡的生活挖掘背后的本质。要“我手写我心”带着自己的真切体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动辄“谈××”“论××”写些大而空的东西,空洞无物,无病呻吟。不要想得太“深”太“远”,不要认为写得越“大”越“热”越好。如以上第一道题,我们可以作如下搜寻:那个男孩每拣一枚贝壳都认为不是最好的,他过于“挑剔”,不懂“珍惜”,最后篮子空空,一无所获。另一方面他要求最好最完美自然也可赞可叹。而其他的孩子用善意的目光看待一切,用辩证的目光看待每一枚贝壳,认为都是好的都值得珍惜,所以他们满载而归。材料的后面有这样一句提示“每一枚贝壳都值得珍惜,都给我们以启示,写出你的经历、体验。”还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等要求。可以写经历表明可以写成记叙文,当然也可以画龙点晴写一些体验启示。可以写体验,表明可以写成议论文,同样也可以记一些类同的事辅助证明自己的观点。写成议论文可以提炼出“学会珍惜”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不必过于挑剔”要用善的眼光看事物“要用辩证的眼光看事物”没有最好“等观点。如果写成记叙文,记什么?那个男孩认为“每一枚贝壳”都不美,那他是认为他的“经历”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写,那他就写不了这篇文章。同理,我们都是其他的那些孩子,认为自己“经历”中的“每一枚贝壳”都是美的,我们经历中的每一件大事小事都是美的,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美的,我们都捡起来就有满满的一篮子,于是我们都有内容可寻,有话可写。“童年趣事”,“生活中的浪花”身边的人和事无不是我们选材的范围。那么这一“篮子贝壳”都写下来?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一枚贝壳”都美丽都值得珍惜嘛,写一件当然可以,二件、三件也行,写详尽,写具体,写出他的五颜六色,写出它
的绚丽多姿。贪多会噎着。当然你还可能从其他角度搜寻到写作的内容,如要善于积累等。
再联系屠格涅夫的话“人生的最美,就是一边走,一边捡拾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一生将美丽而芬芳”它告诉我们不能像男孩那样扔掉贝壳。在我们的经历中,在我们的身边每枚贝壳,每一朵花都是美的,“都给我们以启示,都值得我们珍惜”,都应该拾起来。他的意思其实与拾贝壳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由此使我们想到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看来鲁迅先生有悖于涅夫先生的“一边走,一边捡”。不管怎样都是在捡花。我们看到,鲁迅先生拾的花不就是他过去的经历吗?《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藤野先生》等不都是我们熟悉的他捡拾的“花”吗?难道你的经历中,就没有这样美丽的“花”吗?从屠格涅夫的“花”与提示语来看,那不就是说可以把你的经历中的趣事、美事、幸福事、苦恼事、启示事,教训事,撷取一朵或几朵我们看看就行了吗?这样搜寻以后,你就可以跳出材料,不一致囿于材料的圈子里。经过这一番搜寻我们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写的话题了。
不妨再来看看第二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这道题的“题眼”是“震撼”,而补的内容将是需要你生动形象的叙写,详细具体地铺陈的东西。那么,哪是震撼你心灵的东西呢?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画面?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称谓?一颦一笑?一个大壮举?经过一番搜寻,就能找到适合你写的内容了。
四、拟题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迅速切入并拟定一个好的题目,同样是得高分的重要依据。拟定一个鲜活的、新颖的、不落入俗套的、能吸引读者眼球的题目非常重要。要拟好题,首先要定好文体,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说明文,或抒情散文……。其次,要善于补题,在较宽泛的话题下作适当的必要的增补,使大题变小,虚题变实、抽象题变具体。第三、巧用修辞,或设问,或反复,或拟人,或比喻等,或巧用影片名,歌曲名,古诗词名句,成语、俗语,小标题等等。《最近比较烦,比较烦》、《2002年的那场雪》、《一个也不能少》、《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酸、甜、苦、辣》;或一反常情如《渴望当个差生》《渴望停电》;或用季节名,实物名,这些季节或实物当然是叙述的线索或重点。如《秋》《雪》《白色鸟》等。针对上面考试的题目学生拟出的《美丽淌过心田》《邀请童年》都是一些不错的题目。总之拟定一个妙趣横生,令人耳目一新的题目,必定让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何愁不笔下生辉?
选题、审题、寻题、拟题四者,在作文动笔之前镇密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它们之间并不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盖彰,四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