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哈姆雷特_悲剧性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典 重 释
《哈姆雷特》 悲剧性之我见
◎张玲玲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 本文从哈姆雷特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对周围人与事的态度入手论述了他命运及戏剧的悲剧性所在, 认为王子命运 的悲剧主要体现于三点: 性格中的偏执、 严酷的生存现实、 迈向危险时的激情。 关键词 哈姆雷特 悲剧 性格
单纯才会 “悲剧” 。他的错不在于没有认识到现实的残酷, 而 在于没有认识到现实比他想象的还残酷——光明磊落的他怎 么会想到自负的雷欧提斯会与克罗迪斯狼狈为奸?又怎么会 想到比剑其实是天罗地网呢?在一个极度败坏的世界里, 理 智与道德遭遇的是无比的绝望, 是为悲剧所在! 三、 迈向危险时令人心碎的激情 哈姆雷特王子在迈向危险时的激情集中表现在他在亲 情、 爱情与复仇之间的抉择上。母亲的下嫁是造成哈姆雷特 痛苦忧郁 “精神错乱” 的重要原因:她居然就同我的叔父结婚 “ 了……赶急得真是作孽啊!这样轻捷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 ” 然而哈姆雷特对母亲的诅咒也实在不堪入耳:使贤惠的美貌 “ 和羞颜玷污了……” “是孽火使半老女人的骨髓里起了蠢动, 让贞操变成了蜡投给青春的烈焰。 这固然是爱之深 ” (恐怕这 种爱更多的是之于已故的父亲而不是尚活的母亲) 然而仅仅 , 因为她是一个母亲, 什么样的错可以容忍一个儿子说出 “理智 都替淫欲跑腿” 守着猪圈来调情” 、 “ 诸如此类的话? 这种对女人的不尊重毫无疑问也影响了哈姆雷特的爱 情。他其实是深爱着奥菲丽亚的—— “你可以怀疑星辰的发 光, 你可以怀疑日月的运行……决不要怀疑我的爱情。然而, ” 当这种爱与复仇相矛盾的时候, 哈姆雷特 (毅然?或痛苦的) 选择了复仇。而实际上, 一开始他并没有把纯洁的爱情和复 仇绝对的对立, 是波格涅斯, 这个不问是非的可怜的家伙, 只 因一种天生的媚骨而做了坏人的帮凶, 不惜拿自己的女儿作 工具。于是误会不可避免的产生, 一双无辜的恋人成了牺牲 品。 有人说, 当哈姆雷特杀死波格涅斯时, 完全没有想到情人 的痛苦, 何其残酷啊! 如果哈姆雷特不像个痛苦的哲学家一样思前想后, 也许 就不会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了。选择了拿爱情作工具, 也就 选择了危险。 然而每一步, 哈姆雷特都走得痛苦而铿锵有力。 萨特说, 人的存在是一种选择,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换 句话说, 有的选择是具有无法选择的选择性的。 复仇与爱情、 生存或毁灭, 都是人力无法把握选择, 是一种被动的主动。 在 率真直露的鲜血淋漓的严酷现实里, 主人公不可退让的固执, 使他忧郁痛苦又使他在迈向危险时有着令人心碎的激情。 于 是从结局处回头望, 似乎一切理应如此, 从开始就已注定。 可 怜的王子, 他只是想让那个世界更平和一些, 让生命更高贵一 些, 他错了吗? ——是为悲剧!
参考文献: [1]卞之琳译.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2]张泗洋,百度文库斌,张晓阳.莎士比亚引论.北京出版社, 1989 年版. [3]周俊章,弓保安.莎士比亚散文.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2009 年第
4期
安徽文学
205
自从戏剧 《哈姆雷特》 一问世, 各种评论便纷至沓来, 或褒 或贬,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于是才有了 “道不尽的哈姆雷 特” 一说。 然而, 目前各种版本的评论不外乎都是对哈姆雷特 王子的性格及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与讨论, 而对他命运悲剧性 的表现却鲜有涉足。 曹文轩老师在著作中写到: “悲剧是悲剧的悲剧, 而不是 现实的悲剧。 下面, ” 我将从哈姆雷特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对周 围人与事的态度上来试论他命运及戏剧的悲剧性所在。 一、 性格中不可退让的偏执与狂热 不论是莎士比亚对王宫的描写还是电影中的场景都没有 任何温暖的装饰, 像一个迷宫或冰冷的地窖。在这样的 “家” 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难免会带有潜在的忧郁情绪, 王宫中貌合 神离的人际关系, 更是让人压抑。虽然哈姆雷特有机会在威 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教育, 但人文主义使他对旧制度充满了 仇恨也使他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于是, 哲学家一样思维着的王 子产生了信仰失落。 同时他对善战的父亲的爱与敬仰却发展 到了膜拜, 父亲成了一个神, 多么危险的感情啊!也许正是因 为这种偏执与狂热, 使哈姆雷特对母亲的背叛恨入骨髓。 尽管忧郁, 但毕竟是个天生的贵族, 他憎恨自己国家某些 祖传的习俗, 讨厌被外国人称为 “酒鬼” 而他知识分子的气质 , 又决定了他所具有的只是期望, 是郁闷, 而不是理想的动力。 二、 鲜血淋漓的生存环境 作为一个王子, 一个未来的国王, 治国平天下理应是本 分。在这个意义上, 与其说是叔叔的弑兄行为给了他复仇的 重任, 毋宁说是命运给了他一个严峻的考验, 正如查尔斯・威 廉斯所言: 在这方面谁都帮不了忙, 他只有自己去发现他自己 行动的力量。 复仇过程中的延宕问题历来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德国 的伯尔勒认为哈姆雷特是个贪生怕死的懦夫; 歌德认为他 “意 志软弱” 浪漫派批评家认为他耽于幻想, ; 回避现实; 基托则把 哈姆雷特的 “秘密” 归于命运和上帝; 更有甚者则把哈姆雷特 比作俄狄浦斯王, 因为感激叔叔而迟迟不肯复仇……然而我 认为, 复仇的行动之所以一再拖延, 固然是因为哈姆雷特天生 的思虑过重, 却不能成为 “懦弱” 的证据, 他对那次报仇机会的 放弃并非因为他的懦弱, 恰是因为恨之入骨。 “一个恶汉杀死 了我的父亲, 我这个独子把这个恶汉却送上天堂。 这倒是 噢, 报德, 不是复仇。收起来, 我的剑, 等一个更凶的机会。中国 ” 有言, 小不忍则乱大谋, 善良的哈姆雷特在这个细节上竟表现 得有些残酷。 (然而, 对于一个杀兄娶嫂的恶徒, 怎样的残酷 才算是过分呢?) 总起来说, 在复仇拖延的问题上, 哈姆雷特 的行为其实只是一个 “如何为” 的问题。 哈姆雷特是个单纯善良的王子, 唯其善良才会忧郁, 唯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