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_SSR及其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取体重18~20g健康小白鼠5只,皮下注射多联菌苗0.5ml,逐日观察至第7d,应无由毒性物质而引起的症状或死亡为合格。

1.2.7 异常毒性试验

选取体重18~20g健康小白鼠5只,腹腔注射多联菌苗0.5ml,注射前称取体重,观察7d。观察期内,小白鼠应全部健存,无异常反应。7d后小白鼠体重增加,判为合格。

1.2.8 免疫力试验

多联菌苗免疫体重14~16g小白鼠30只,皮下注射0.5ml,注射2次,间隔7d,末次免疫后10d进行毒菌攻击。免疫组小白鼠腹腔注射1M LD的毒菌,同批饲养体重与免疫组相同的小白鼠3组(每组5只)作为对照,分别于腹腔注射2、1及1Π2M LD的毒菌,观察3d,对照组小白鼠感染2及1M LD者应全部死亡,感染1Π2M LD者要有部分死亡,观察免疫组小白鼠的存活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力试验

6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力最强的菌株是S018,M LD为3.0×108Πml;9株大肠杆菌中毒力最强的菌株是E004,M LD为1.5×108Πml;5株无乳链球菌中毒力最强的菌株是W002,M LD 为9.0×108Πml。

表1 生产菌株毒力试验结果

菌株最小致死量(M LD)

S018 3.0×108Πml

E004 1.5×108Πml

W0029.0×108Πml

2.2 安全试验

逐日观察至第7d,全部实验小白鼠均存活,无由毒性物质引起的症状,因此判定菌苗安全试验合格。

多联菌苗安全试验结果

小白鼠01号02号03号04号05号

死亡-----

皮肤毒性症状无无无无无

2.3 异常毒性试验

观察期内,实验小白鼠全部健存,无异常反应。7d后每只小白鼠体重均增加,因此判定多联菌苗异常毒性试验合格。表3 多联菌苗异常毒性试验结果

动物编号W0(g)W1(g)W2(g)W3(g)W4(g)W5(g)W6(g)

变化值

(g)

0118.7418.8219.0519.3319.7320.3020.95+2.21 0218.6618.7518.9919.2619.6420.2520.81+2.15 0318.5718.7018.9419.2819.6920.4021.00+2.43 0418.7018.7919.0119.2619.6720.2120.75+2.05 0518.7319.3419.6119.7720.1520.8421.59+2.86 2.4 免疫力试验

对照组小白鼠感染2及1M LD者全部死亡,感染1Π2M LD 者有部分死亡,免疫组小白鼠的保护率为83.3%,超过70%的指标,因此判定多联菌苗免疫力试验合格。表4 多联菌苗免疫力试验结果

组别免疫组2M LD组1M LD组1Π2M LD组首次免疫剂量(ml)0.5---

末次免疫剂量(ml)0.5---

金葡菌攻击浓度(Πml) 3.0×108 6.0×108 3.0×108 1.5×108金葡菌攻击剂量(ml)0.50.50.50.5

实验动物数(只)30555

死亡动物数(只)5552

存活动物数(只)25003

死亡率(%)16.710010040

保护率(%)83.3---

3 讨论

3.1 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有150多种,其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为主,约占整个病例的90%以上[2]。作者从167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中筛选出6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大肠杆菌、5株无乳链球菌,通过毒力试验选取毒力最强的菌作为生产菌株。

3.2 制成金黄色葡萄球菌类毒素及菌体蛋白、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灭活菌苗,将上述成分合理配伍制成多联菌苗。3.3 通过安全试验、异常毒性试验和免疫力试验证实所研制的多联菌苗是一种安全、无毒、高效的新型生物制剂,对免疫组小白鼠的保护率为83.3%,此新型生物制剂完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这一结论与石冬梅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6]。当然,仅仅依靠疫苗预防接种是不可能达到完全控制乳房炎的发生,需要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才能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11]。

参考文献:

[1]Harm on R.Sym posium.mastitis and genetic evaluation for s omatic cell count [J].J Dairy Sci,1994,77:2103-2122.

[2]王冰,刘明春,吴聪明,等.呼和浩特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7,43(3):29-30.

[3]代敏,王雄清,王红宁,等.绵阳市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7,43(3):33-34.

[4]Charls N,Bbins J R.M astitis losses[J].J Am V et Med Assoc,1997, 170:1129-1132.

[5]石正,王根云,凤英,等.生物活性浴剂对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J].中国动物保健,2007,3:58-59.

[6]石冬梅,皇甫和平.奶牛乳房炎疫苗预防效果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10):65-67.

[7]G iraudo J.A.,A,Calzulari,et al.Field trials of a vaccine against bovine mastitis.1.Evaluation in heifers[J].Dairy Sci.,1997,80:845.

[8]Calzulari A LDO,A.G iraudo,et al.Field trials of a vaccine against bovine mastitis.2.Evalustion in tw o commercial dairy herds[J].Dairy.Sci.,1997, 80:854.

[9]刘朝,王京仁,张成栋,等.湖北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奶牛,2007,(7):35-38.

[10]王耕,王振刚,杨广林,等.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兽医临床,2007,7:92-94.

[11]叶芬,曹杰,魏学良.奶牛乳房炎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牛业科学, 2007,33(5):53-55.

专题综述

RE VIEW ARTIC LES

EST-SSR及其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李卫国,常天俊,龚红梅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3)

摘要:数量迅速增加的表达序列标签已经成为开发分子标记的重要资源。EST-SSR是基于表达序列标签开发微卫星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与基因组SSR相比,EST-SSR具有在植物物种之间可转移性的优点。目前,EST-SSR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如遗传图谱构建、比较作图、遗传多样性评价、种质鉴定、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等方面。该文介绍了EST-SSR原理、引物开发、实验方法,并对其物种间通用性以及其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