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研究及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风险研究和应对策略
摘要: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供应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供应链风险也愈加严重。本文介绍了供应链风险的分类和特点,从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措施、风险处理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供应链产生风险的过程和供应链风险的各个因素。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控制供应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防范;控制
一、引言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SCM) 是在20 世纪80 年代由咨询分析人员在对日本丰田公司J IT 生产制度的总结基础之上首先提出的。供应链管理最初的论文是1983 年和1984 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两篇论文(Kraljic , 1983 ; Shapiro , 1984)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企业从外部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有些学者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也仅仅局限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忽略了与外部成员之间的联系。认为它是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化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变过程。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地概念。而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核心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关系,此时对供应练得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1]。哈里森进而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2].”
供应链管理是对传统的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间以及企业之间的职能和策略在供应链上进行跨越职能和企业边界的系统性、战略性的协调, 其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供应链以及每个企业的长期绩效(Mentzer , 2001)。应链风险管理则旨在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以规避或消除风险, 可定义为: “通过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作, 识别和管理供应链内、外部风险以降低整体供应链的脆弱性”。
尽管供应链风险的存在和加大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正如Christopher 所指出的: “关于供应链的脆弱性或供应链环境下风险管理的研究还极少。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 在供应链环境下实施风险管理仍然处于萌芽期(Christopher , 2002) ”。加强对供应链风险的管理不仅对企业, 甚至是对整个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有必要对供应链风险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 从而为供应链环境下风险的识别和制定与实施供应链风险控制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供应链风险的分类和特点
马士华,宁钟,胡金环、周启蕾,倪燕翎、李海婴、燕翔将供应链上的企业
面临的风险分为内生风险(Indigenous Risks)和外生风险(Exogenous Risk)两大类[3-5]。徐红晖将供应链风险分为自然灾害和管理因素两个方面[6]。丁伟东等将供应链风险分为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两个方面[7]。姚军将供应链风险分为不可抗力因素的风险和人为因素的风险[8]。按照风险来源,供应链风险一般可分为三种,即供应链外部风险、供应链内部风险和企业间的合作风险。供应链外部风险是指因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受损的风险和可能性,通常由短期内不为企业所控制的变量构成;供应链内部风险主要来自组成供应链系统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由各环节之间潜在的互动博弈与合作造成;企业间的合作风险主要指关联的合作企业间产生的风险。
1客观性与必然性。
自然灾害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供应链风险的产生具有客观性。供应链环节中的企业彼此存有潜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在这种不稳定的系统内,各节点企业是通过不完全契约方式来实现企业之间的协调,因而供应链必然存在风险性。
2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虽然供应链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生,在哪发生,这种风险带来的损失是不确定的,所引起的损失往往是以偶然和不确定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供应链风险是作为一种具有发生和不发生两种可能的随机现象而存在的。
3多样性与复杂性。
供应链从诞生之日起就面对许多风险,它要面对普通单个企业所要面对的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财务资产风险、人力资产风险、危害性风险与财务性风险、技术与信息资源传递风险等。同时还有企业间的合作风险,技术与信息资源传递的风险,合作利润在不同企业间的分配风险,市场风险等。这些风险是复杂的,而且是很难预测的。
4传递性与放大性。
由于供应链从产品开发、生产到流通过程是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因而风险因素可以通过供应链流程在各个企业间传递和累积。供应链上的一个企业出现问题,会影响其他企业的运转,比如说,供应商供应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生产商,销售商等等。这是由于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而产生的特点[9]。
三、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
提高信息沟通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信息技术间的通信能力。供应
链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多种信息沟通的渠道,加大信息共享,比如共享库存、订单、生产计划等,尽力消除“牛鞭效应”等不真实的信息的传递,从而降低不确定性,降低风险。一般来说,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有先进的通讯方式,及时的反馈机制,规范化的处理流程,供应链风险也就越小,反之,也就越大。
2 设立多供应商、多供应渠道的多头供应链体系
为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 供应链上应该发展多个供应商,仅仅依靠一个供应商, 否则一旦出现问题, 必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除了设立多供应商外, 还应设立多供应渠道, 它包括多种付款方式、物流方式和采购模式。设立多头供应链体系是解决供应链瓶颈、预防供应链风险的重要举措, 保证了产品的稳定供给。
3 对供应商进行跟踪评估
针对供应源质量异常风险, 需要建立供应商跟踪评估。对重要供应商经营的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对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信用等方面作及时的调查, 并进行科学的评估。一旦发现问题, 应及时通知对方进行预防和改进, 必要时要对有关的供应商进行调整。如有可能, 还可与供应商联手, 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盟。这不仅利于本企业取得物料的及时性, 也可确保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