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科举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明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年间举行最后一场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武则天时期添加了殿试和武举。将科举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宋代重文轻武,放宽了录用和作用的范围,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州试,省试和殿试。明王朝建立,科举制度进入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式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朝统治者开始重视学校教育,将科举分为童试,乡士,会士与殿试。清朝科举制度逐渐走向衰亡。
朱元璋在争夺天下时,就已将选拔人才作为第一要务,他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材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荐贤。”有鉴于重开科举制度不成熟,他认为解决人才匮乏的最有效方法是荐举人才。朱元璋刚刚号称吴王之时,就下令各地举荐贤才。朱元璋将荐举人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并且他对,荐举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告诫前往各地寻访的官员:察举人才时要根据人才的外表来判定他的性格和为人,他说:“明锐者质货漂轻,敦厚者性或迂缓,辩给者行或不逮,沉默者德或有余,卿等宜加精荐。”“金石之有声,击之而后鸣;舟航之能远,操之而后动;贤者之有才,用之而后见。然人之才智或有长于彼而短于此者,若困其短而并弃其长,则天下之才难矣。”必须考察人才的长处,而不能见其短处就,否则就会觉得天下无贤才了。朱元璋采用荐举制度十多年,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并根据个人的才能委任不同的官职。根据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职官表所载的洪武年间内阁大臣和六部官员中任职情况,将荐举任职者的比例统计如下:
官职名称官员总数被举荐人数荐举的名目及人
数
所占的比例(%)
内阁大臣7 2 杨士奇和胡俨28.6
吏部尚书37 14 以“文学荐举”
的五人,“明经”、
“才能”、“文孺”
各二人,“乡举”、
“秀才”、“行义”
各一人
37.8
户部尚书32 14
洪武初年荐举
10人,“贤才”、
“文学”、“人
才”、“乡举”各
一人
43.7
礼部尚书8 7 “人才”、“文学”
和未记名目者各
2人,“文学”一
人
87.5
兵部尚书21 7
未记名目者4
人,“人才”、“文
33.3
学”、“儒士”各
一人。
刑部尚书30 18
“名经”、“文
学”、“人才”各
2人,“儒士”3
人,贤良1人,
未记名目者8
人。
60
工部尚书22 10
“人才”6人,
“孝悌力田”、
“贤良”各一人,
未记名目者2
人。
45.4
从表中可以发现,通过举荐选拔上去的人才占据了核心部门的半壁江山,不少被举荐者表现出了较为出色的管理制度。可是由于举荐没有可以衡量的客观标准,极易出现假公济私的情况,无法保证人才选拔的质量,加上举荐是过分强调考察士人的德行,所举荐的人未曾处理过政务就授予官职,不少人根本不具备做官的能力。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知识决定命运的时代,大多数考生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特别是对于来自偏远山村的孩子。高考虽然存在种种弊端,但还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但近些年,国内某些重点高中采取联名举荐制向国内重点高校推荐学生。这就给某些有后台的学生提供了捷径,这对于其他考生就存在不公平了。这种选拔没有客观的标准,带有主观色彩,评价可能存在不公正。在心理测量中测验分为主观测验和客观测验。作为选拔人才的测试,必须要客观和主观测试兼顾。
依照洪武十五年礼部颁行的“科举成式”,科举阶梯是科举预备性考试——童试合格以后,依次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才能达到士人梦寐以求的“金榜题名”的目标。这一程式在此后的五百多年没发生重大变化,为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成为名副其实的“永制”。童试是要经过县试、府试、岁试和科试四个阶段的考试。通过童试取中秀才是士人迈向慢慢科举制度的第一步,他们已经跨入了中国绅士社会的门槛,从外表,社会地位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乡试是科举生员参加的省级考试。最初,乡试的考试内容规定为:“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论一道;三场,策一道。中试后十日,复以骑射书算律五事试之。”其中首场的经义、四书文,都以八股文形式作答,这是决定录取与否的关键,每场考试的时间都是一天,“至晚纳卷,未毕者给烛三枝。”考中举人可以使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产生质的飞跃。《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有好多人前来阿谀奉承,各种送礼的,让范进喜极而狂,一巴掌才醒过来。可见,中举是士人人生的一大挫折,由此他们便踏上了荣华富贵之坦途。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个环节,由皇帝主持,参加殿试者一般是本届会试的中试者。殿试仅考实误策一道,要求对策“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而不是用八股文,这体现了皇帝希望考察士人们处理政事的能力。
乡试的考试内容是《诗》、《书》、《礼》、《易》、《春秋》。为了便于阅卷批改,评定试卷,采用八股文的形式作答,对格式,字数,内容有着严格的控制,形成一种标准表的考试文体。这就使得科举考试变得很死板硬套,只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内容,也让读书人开始去死读书,而不去思考问题,更不会去解决问题。缺乏创新,让文字变得刻板,没有新意。使得八股文从命题到答卷都走向作文的死胡同。科举制度是替国家选拔官员的,选拔就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要根据官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去考察那些士人,仅仅只靠一篇文章就去判定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全方位的考察。当今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筛选应
聘者时会从他们的知识情况,能力情况,个性和动力因素四个方面去考察。有些时候个性和动力因素比知识和能力更要,知识可以再学,能力可以再去培养,但是个性是很难改变的,必须要考察这个职位所需要的个性品质应聘者身上是否有,或者说应聘者的某些性格是否适合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动力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老板都想要踏踏实实的员工,能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的员工。同样科举考试也要考虑这些,要考察士人是否有管理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质,良好的动机。从测量的角度上讲,测验要讲究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测验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效度是指是否测得测试者想测的东西。测试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与被试的身心状态,测试的时间限制,测试环境,测量工具,主试的因素等等有关。实行一考定终生不够科学。
“南北朝”事件还反应了一个问题,政治影响了选拔的公平性。南方士人的文化水平本来就高于北方人,但朱元璋为了拉拢北方的知识分子,稳定北方社会,而选了北方人。因为当时元朝的残余势力在北方一带活动,想趁机对明朝不利。朱元璋为巩固自己的江山,不得不让科举考试染上政治色彩。它的发生时必然的,统治者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江山稳固。但真正的选拔考试就不应该带有政治色彩,就像现在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奥林匹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远,它是一种竞技精神,但现在已经逐渐演化成一种爱国精神,不再是仅仅和运动员之间的比赛,而是上升到了国家荣誉的高度。成功与失败不在是自己个人的事,而是关乎国家荣辱。这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奥林匹克运动会传递的是一种健康,友谊,拼搏,而不是政治上明争暗斗。纯粹的比赛,才是公平的比赛。
明代还设立了武举,由兵部负责主持,考生来源主要是各地精通武艺者和武臣子弟,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试弓马和试策,旨在试其谋略艺能、列其等第而推用之。在孝宗时期在正式设立武举,武举考试六年一次,但在崇祯年间出现了取士不公。这说明在我国古代,统治者就开始注重文武双全,人才的全面发展。
尽管明朝的科举制度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因素,但我们依然可以再今天的各种选拔考试中找到它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