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与职业中毒》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
• 1.毒物。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 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 2.中毒。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称中毒.
• 3.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 职业中毒.
1、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4)
症状性铅中毒往往在血铅水平≥45μg / dL时才发生。 在当前环境铅污染的状况下,主要引起无症状性铅中毒(或
亚临床性铅中毒),表现为儿童智能行为发育和生长的迟缓,往往 容易被忽视,其隐匿渐进的病理特点使其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更大。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5)
150 死亡→
100 脑病→ 肾功能受损→ 症状性贫血→ 腹绞痛→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7)
澳大利亚Baghurst PA等用队列研究方法研究血铅与 IQ的关系,结果表明出生后7年的儿童的智商水平仍与孕妇 或脐带血铅水平呈负相关。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8)
▪目前对众多的金属元素对脑发育及其功能影响进行“排座 次”,第一位是铅,以后依次为碘、汞、钴、铁、铜等。 ▪CDC报告:铅是美国儿童身体健康的头号环境有害因素。
(二)金属中毒的治疗原则
(一)慢性中毒治疗 主要用金属络合剂(多为螯合剂)解毒。
药理: 1、与体内功能基竞争有毒金属; 2、络合物较稳定,且络合物中金属离子不显示毒性
或毒性降低; 3、络合物水溶性较高,易通过肾脏排出。
给药方式
➢ 间歇性用药。 “用药3-4天,停药3-4天”为一疗程。
➢ 为什么? 1、防止“过络合综合征”; 2、让细胞内有毒金属游离至细胞外,以便驱除。
第二节 毒物与职业中毒
第二节 毒物与职业中毒
• [目的要求] • 掌握铅、汞、锰、刺激性气体(Cl2 、 NOX)和窒息性气体(CO、HCN 、
H2S)、有 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苯 胺、TNT)、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氯乙烯 、二异氰酸甲苯 酯)、农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的理化特性、接触机会、中毒 机制及预防措施。
生活污染源及接触
l 吸烟、煤烟; l 含铅建筑装潢材料(如含铅油漆); l 含铅器皿(搪瓷、釉彩、含铅玻璃杯、锡壶等); l 劣质化妆品; l 食用铅污染的水和食物,吸入含铅的烟尘。
自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的铅通过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森 林山火等自然现象排入环境。
(二)当前环境铅污染状况
铅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随着人类不断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当前环境中铅污染十分严重,有 报道表明现今人类铅负荷是古时的几百倍。我国铅产 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且环保措施尚不完善,故我国的 环境铅污染非常突出。
(二)急性金属中毒的治疗原则
1、阻止毒物的吸收; 2、促进毒物的排泄; (1)利尿 (2)利胆 (3)特殊金属络合剂 (4)透析 (5)换血 3、对症、支持治疗。
(一)铅
▪ 理化特性 ▪ 接触机会 ▪ 毒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及处理原则 ▪ 治疗
理化特性
❖ 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 ❖ 所有铅氧化物都以粉末状态存在,并易溶于酸。
环境铅污染的来源及状况
(一) 环境铅污染的来源 1、工业污染源 2、生活污染源及接触 3、自然污染源
(二)当前环境铅污染状况 (三)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危害的问题
工业污染源
l铅矿的开采冶炼; l在现代工业中铅用途广泛,大量用于制造酸式铅电池、
汽油添加剂、颜料、电缆外套等,在生产过程中对环 境的污染; l交通废气(含铅汽油燃烧后排放)、煤烟; l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铅熔炼及拆旧 船熔割。
50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40 维生素 D3 代谢障碍→
30 神经传导速度下降→
20 红细胞原卟啉升高→
10 发育毒性→
血铅水平 ( ug/dL)
不同血铅水平对儿童集体的危害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6)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4年在关于铅与环境健康 评估报告中称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与智商 (IQ)值显著相关。铅对儿童的IQ影响,尤其是语言和 操作方面的IQ,影响儿童听觉和视觉,进而影响学习能 力和行为的发育。铅对儿童发育的毒性作用可持续至成 人,在短期内不易逆转。
• (一)呼吸道 • (二)皮肤 • (三)消化道
2、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
• 1.毒物的特性
• (1)化学结构 • 化学物质的毒性与其化学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可推测某
些新化学物的大致毒性和毒作用特点。 • (2) 理化性质
• 毒物的分散度、挥发度、溶解度等。
3.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
• 不论毒物的毒性大小,都必须在体内达到一定量才会引起中毒。 • 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接触时间长,若防护措施不良,则进入体内的
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
பைடு நூலகம்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1)
根据有关资料, 我国一般地区儿童的平均 血铅水平达11.1 μg / dL, 工业污染区儿童平均血铅 水平达31.0 μg / dL, 其中超标率(≥10 μg / dL或 0.483μmol /L)分别达60.5%和88.7%,即全国城市儿童 约有一半以上处于亚临床中毒状态。
量大,容易发生中毒。 • 由于作业时间一般来说,相对固定,因此降低空气中毒物的浓度,
减少毒物进人体内的量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环节。
一、常见金属毒物的中毒
(一)金属中毒的排泄
❖ 主要经肾及胃肠道。 ❖ 金属毒物常较多聚集于毛发、指甲等,可随毛发、指甲
的脱落而排出体外,尽管不是主要途径,但对毒物的检 测有重要意义。 ❖ 一般来讲,金属毒物排泄较慢,此外,体内不同组织的 生物半衰期也不同。 ❖ 长期接触低水平的金属毒物致慢性中毒的威胁性仍较大。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2)
城市 北京 上海 沈阳 广州 浙江
近年来部分城市和地区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超标率(%)
64.9
51.0
40.8(新生儿脐血铅)
99.5
31.6 39.8(城市) 27.6(农村) 14.2(山区) 11.7(海岛)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3)
铅是一种多系统的毒物,其中神经系统是主要的靶系 统,尤其是发育期大脑最易受损。因此,儿童是环境 铅污染的主要受害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