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及解读(理综-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理综-化学) I试卷结构与题型(理综)
试卷题号学科分值
选择题(单选)120分
1-5题生物30 6-12题化学42 13-20题物理48
非选择题180分21-24题物理72 25-28题化学58 29-31题生物50
合计300分生物80 化学100 物理120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化学)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考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对化学思想方面的要求
化学思想方法是对化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是反映化学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哲学思想。
在中学阶段,化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分类与比较;假说、模型与实验;以及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分与合等相结合”的哲学方法始终贯穿于中学化学知识建立和应用的过程中,因此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通常与化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
2.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①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②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③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①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的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②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
①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②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
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北京卷)化学考试范围涵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化
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5个课程模块的内容,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
有关内容。
将上述内容按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分为: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
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
础5个部分。
详细内容和要求列在“化学知识内容表”中。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在“化学知识内容表”中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Ⅱ、Ⅲ标
出,高层次的要求涵盖低层次的要求。
Ⅰ、Ⅱ、Ⅲ的含义分别为:
Ⅰ—了解:对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Ⅱ—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Ⅲ—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个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化学知识内容表
2014年考纲较2013年共有5个变化:1个变化、4个删除;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考试内容要求1.化学科学特点
(1)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2)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物质变化及其能量变化等基本原理和规律
(4)了解化学能识别、改变和制备物质Ⅱ
ⅡⅡⅠ
2.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运用以实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获取事实和证据并解释相关化学问题
(2)能用定性与定量、分类与比较等方法研究化学问题
Ⅱ
Ⅱ
3.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和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Ⅰ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试内容要求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1)识别分子、原子和离子(包括原子团)
(2)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如: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3)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其相互联系ⅠⅡⅡ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元素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离子符号
(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方法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4)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能根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计算
(7)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变化并进行相关计算ⅠⅡⅠ
ⅡⅡⅡⅡ
3.溶液和胶体
(1)了解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性等信息
(3)理解溶液的组成并能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相关计算(4)了解溶液与胶体的区别ⅠⅠⅡⅠ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通过同一短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ⅠⅠ
ⅠⅠⅡ
Ⅱ
Ⅰ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2)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基础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4)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5)通过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及其重要应用(6)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7)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并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8)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在实际中的应用
(9)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10)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金属的防护措施ⅡⅡⅡⅠⅠⅡⅡⅠⅡⅠ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4)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并进行简单计算
(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7)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实例,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ⅠⅡⅠⅡⅡⅠⅠ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5)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7)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8)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9)在理解离子反应本质的基础上,能从离子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0)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ⅠⅡ
ⅡⅠⅠⅠⅠⅡⅡⅠ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Ⅲ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考试内容要求1.常见金属元素
(1)能应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相关现象
(2)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合金【变化1】
对比2013年:通过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合金与金属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ⅡⅡ
Ⅰ
2.常见非金属元素
(1)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变化2】
删除了2013年:(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ⅡⅠ
3.结合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实例,了解运用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能实现物质间
的转化
Ⅰ
4.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Ⅰ
5.以上个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Ⅲ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考试内容要求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掌握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其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3)根据官能团、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4)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并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5)知道有机化合物的某些物理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
(6)判断和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ⅡⅠ
ⅡⅠⅠⅡ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掌握烃(烷、烯、炔、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从官能团的角度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并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ⅡⅡ
相互影响
(3)根据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特点,判断有机反应类型(4)认识烃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变化3】
删除了2013年:(4)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ⅡⅠ
3.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认识维生素、食品添加剂和药物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变化4】
删除了2013年:(3)认识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ⅠⅠ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掌握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2)能依据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变化5】
删除了2013年:
(4)认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5)了解“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ⅡⅡⅠ
5.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Ⅲ
五、化学实验基础
考试内容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Ⅰ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Ⅱ
3.了解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处理方法Ⅰ
4.掌握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Ⅱ
5.了解溶液pH的测定方法Ⅰ
6.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Ⅱ
7.综合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进行常见物质(包括离子)的检验、分离和提纯Ⅲ
8.能根据实验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3)描述实验现象和收集有关数据
(4)分析现象和处理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5)识别或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Ⅲ9.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Ⅲ
2014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化学:部分考点被删除难度有所下降
一、考试内容变化
【变化1】对合金的要求有所降低。
2014年: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合金;
对比2013年:通过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合金与金属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通过这个变化说明,合金对金属熔点变低,但是耐腐蚀性、硬度、密度等方面优于金属的知识点可能不再考查。
但是还要了解生活中常见合金的名称和成分的关系。
总体来说降低了难度。
【变化2】删除了2013年:(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这部分知识理论和实际方面差异较大,所以做了删除,降低了难度。
【变化3】删除了2013年:(4)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变化4】删除了2013年:(3)认识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变化5】删除了2013年:
(4)认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5)了解“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
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复杂性质多变,考查形式不易掌握,因此删减是正常的。
从变化3、4、5来看,总体上对有机的删减内容偏多;
二、样题变化
【新增】2013年北京卷真题10、11、12、26、28题,其中10题(平衡原理)、11题(沉淀溶解平衡)两道选择题难度均为0.88,非常简单;
【删减】2006年第8题(氧化还原)、2007年第12题(电解质溶液)、2009年第11题(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比较)
三、复习建议
从样题变化上来看,北京高考化学试题难度还是趋向简单化,降低考试难度。
复习建议:
1、化学高考难度逐渐降低,在复习的时候还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做偏题怪题,注
重学习效率;
2、对化学基本概念方面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准确的基础上多掌握各个概念之间
的区别和联系;
3、对化学基本理论多做题,重点掌握方法,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锻炼读取信息的能力。
化学样题
【化学样题】——均来自北京卷真题
试卷来源
题型题号(共30题)
选择题(共16题)非选择题(共14题)
2006年5题/
2009年/ 25、26题2010年7、8、10、11、12题25、26、27、28题2011年10、11、12题25、26、27、28题2012年8、9、10、12题25、26题2013年10、11、12题26、2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