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剥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证释》剥卦
孔子《宣圣讲义》
剥卦上艮下坤。以少阳加阴。其阳且尽。不胜五阴。阴盛阳衰。天道将穷。故曰剥。易卦中以否损与剥为相类。而凡阳在上之卦。如末济恒困等。亦有相似之处。总由阴阳不得和匀。而阳反被阴摈斥也。剥之卦象。一阳居上。不能久留。众阴在下。相为朋比。犹水地比之象。而阳不与随和。以比卦一阳在五爻。犹近下也。剥则孤矣。位高无辅。气升难沉。本乾上九之德。而履重坤之地。坤不复承顺天行。反相与悖道而驰。同奸为害。此天道之剥。万物不可久存之时。故剥为九月卦。言时近重阴。物皆凋敝。天将寒冷。人感衰微。阴以剥阳。刚不复主。在上者不克保其敬慎之义。则随时以倾颓。在下者不克充其贞静之德。而因物以衰歇。传曰剥烂也。言破败不复自完。如草木之残落耳。艮为山。坤为地。高下不相接。而有巍峨欲堕之形。陵空如云。俯地如瀑。倾泻之情。若不终曰。此所以有剥烂之称也。
剥卦继贲之后。而与复对。天道至贲。气己外泻。乃变为剥。传曰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此天时往来之数。万物兴废之理。当春夏之时。荣繁美丽。天之饰也。一交秋令。西风肃杀。凋残衰败。天之剥也。天道随时。万物以变。是饰之极。既剥之始。贲之终。即剥之初。往复之间。生杀之道。有必至者.故圣人慎饰以保亨。亨不尽。物不剥。人亦犹是。少壮之时。伟丽自喜。曾几何。衰惫不振。得志之日。轻肥自快。曾几何日。颓废莫禁。皆盛衰循环。隆替往复。
数不可逭。理不可逃。非天之始厚终薄。乃时之物穷必变也。故观于贲剥。而知消息盈虚之有定。生长收藏之有时。君子以为人事之规。世道之准。不以太过而至不及。不徇现在而忘将来。乃克长保其亨。不使之剥。此人道能顺天而立极。不随时以行藏。偕物以生杀者也。无形无患。有形者皆不免。况妄求饰乎。饰志在外。则虚其中。阳乃上浮。则晦塞其内。此剥之至。天道也。亦人事也。故君子尚无色。贵本质。朴以为宝。则不丧其真。妄以为戒。则不失其亨。行乎中道。则不履于危。立乎正位。则不倾于险。此圣人以剥示教之微意也。贲为好饰。乃循至于剥。苟先觉其变。而求其常。则不饰。又奚病。无如世人之昧昧。徒贪夫外观之美。虚文之夸。而忘亨之难长。数之易变。此蚩蚩者终随草木以同腐耳。讵不可慨也哉。故讲易至剥。辙悲人道之不立。而念天道之无常也。
剥之为剥。其道在变。顺变应时。不随物剥。此君子之志行也。故处剥不易。而君子尤难。以天道既剥。阳气将藏。阴气弥满。小人得时。与否相似。慎以自处.敬以安人。不夸不矜。毋怯毋葸。则能因地道之重厚。山道之凝止。而可免于剥。一阳虽微。犹有光明之象。用以观下。或得监察之方。此君子观于天时。固守其道.不与群阴混。犹可止于其所。诗云。于缉熙敬止。既此义也。此文王处剥之道也。
剥卦为穷卦。与否之塞。损之伤。未济之隔绝。皆为天道之变。人道之危。世道之衰之时。当其前者。唯有以人顺天。而能胜天。以道趋
时。而能办时。盖天道变中有常。时运终则有始。知其变。守其常保其终复于始。此君子之道也。不违天而能济其变。不悖时。而能裕其穷。穷变不害。以还于道。则永保太和。正性命。上焉者。超越造化。归于无极。中焉者。因应天时。立于中极。下焉者。趋避吉凶。循于有极。此人事之轨范。易教之所由立也。在贲以柔文刚。巳成亨尽之势。至剥以柔易刚。逐为穷绝之时。故君子见几不出终日。知其将至。而预防之。则履霜不待坚冰。而明岁之且寒。察其已见。而推臆之。则日中不待昃晷。而觉日之且暮。天时如是。人事亦然。此易以剥继贲。繁华凋谢。一春一秋。生育杀伤。一新一故。气所自至。理所必然。故因剥卦之象。而知大道之不可久。应变因时。智者所尚。此读易见天心。必取微于剥复二卦也。
阳与阴互为消长。阳长则生。阴盛则杀。凡阴长阳消之卦。皆天道穷尽之时。剥虽留一阳。而在上爻。处穷之地。无可进也。阳升阴降。升至于极高。欲求再进。唯有变而下。此剥之后必为复也。剥与姤对。以阳生阴。故曰姤。而夬则以阳化阴。且至极位。故进则为乾。而名夬。夬者快也。阳得势也。易道阳重。体人之性善。天之德仁。仁善皆阳。不仁与恶皆阴。则阳之穷。即仁之伤。善之害。剥为仁善之薄。即世道之衰。人道之危。故四德不具。而君子道消。时运使然。固天道所必至。抑人道之未能早明也。夏桀商纣之季。果天道耶。使桀纣不立。汤武焉能代兴。则虽天道。亦由人事。故文王演易。将以天道警人。使人知天命靡常。而人不可不勉耳。乾坤以四德立全易之纲。
得其一者。足以成用。剥将奚用哉。此读其辞。即可明吉凶进退之旨矣。剥犹剥物。脱其生机。其命何系。如剥树之皮。其木必枯。剥果之皮。其内必溃。草木尚如此。况生物乎。此剥之不可久也。亦明矣。是以君子遇剥。唯速蕲其复不强争于一日也。遵时养晦。而不忝所生。则中心和平。无恡于时。鉴天之变。勖己之志。明时之非。厚我之德。则消息盈虚。无害于道。阴盛则阳自退。柔胜则刚自伏。此机贵早见。而昧者未察。故临剥始知不可为者。愚也。己剥而欲强争者。妄也。愚妄之夫。唯随剥同尽。安有济耶。
剥烂之义。亦由阴盛于内。犹物之自腐也。阳为生之根。内无阳。乃自溃烂。以贲之致饰于外。中诚不立。故易烂。如蒙虎皮之羊。虽外观彪炳。一遇真虎。则败矣。此致饰之过。而亨尽之由来也。读者就卦象细释之。即可知传辞之意也。
剥。不利有攸往
孔子《宣圣讲义》
此剥卦彖辞。言全卦之吉凶也。以剥当阳剥之时。天地气敛。万物形伤。阳盛日长。理宜静息阳动阴静。阳发阴藏。天地且不能违。而况人乎。故不利有攸往。即不宜于动作也。剥以禄之受刑。变示为.示主福佑。主刑伤。一吉一凶。观于字巳甚明。故名剥者。见禄之受伤。而不复保也。人物之生命。以禄为数。贪富寿夭强弱。皆禄主之。物
之荣枯生杀亦然。禄不保。则生尽。退藏以自善其身。尚虞末足。况欲有所作为乎。彖辞以不利有攸往。断定全卦行藏。而启人趋避之道也。乾坤四德。剥无一焉。此其所以不宜于行也。往慨一切动作言。凡有所为。必有所动作。阳且消尽。君子道穷之时。是彖辞为君子言也。若小人则否。小人因剥且得志耳。故剥复与否泰大同时为之也。
《宗主附注》
剶为阳剶之象。薄也迫也。气己薄。日己迫。故曰劙。柔来变刚。前途黯淡。如日暮途穷之时。将何往乎。故不利有攸往。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四德俱失。而天变可畏也。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明彖辞之义。指示君子应变之道也。剥剥也。柔变刚也。乃剥卦阳消阴长。万物随剥之义。柔来化刚。刚尽为柔。系从观之变来。巽二阳变为艮一阳。故曰柔变刚。卦虽变刚。而爻从柔化。以下为坤也。坤母而艮子。子随母化。不能胜也。阴胜阳微。天地闭息。不利有攸往。小人道长之时。然君子当如何。则在顺时抱一。旁观俯察。以听其变。顺而止之之谓也。顺以应坤。止以孚艮。坤艮合德。不违于时。上下同心。不伤其守。顺则毋逆。故能适时止则有守。故能抱一。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