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通过对十六大精神的认真学习,领会了十六大明确提出的我国进入21世纪后新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

什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重点是什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采取哪些措施等,都是目前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小康社会的概念是邓小平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的谈话中首先提出的。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于上世纪末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在新的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质量这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从时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杜会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近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即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起点;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空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分作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层次。

在空间结构上,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其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质量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近的过程。

就是用大约20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
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进入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
应该看到。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所谓“发展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从对目前小康水平的总体判断出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突出以下重点:
1、从实现的程度看,农村和农民是重点。

2、从地区发展来看,西部地区是重点。

3、从结构转换来看,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是重点。

4、从与科技、教育、文化的整体水平看,全面提高人口的素质是重点。

5、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实现程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是重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
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本世纪的头20年;必须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力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关键问题,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l、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农业发展。

2、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水平。

3、扶贫开发,从根本上消灭贫困。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积极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