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复杂
按产生疼痛的来源可分为 软组织: 肌肉、韧带、筋膜、神经组织 等 骨关节等。
疼痛部位
颈、肩臂痛 腰、臀腿痛
痛性关节疾病
说明:
本课讨论的病因仅限于退变劳 损等力学因素损伤引起的急慢性 痛 不涉及肿瘤、结核、炎症等 疾病。
常见颈肩腰腿痛疾病分类
颈肩痛
下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腰臀肌筋膜炎、腰肌劳损 痛性关节疾病(网球肘、肩周炎、慢性 膝痛、髋痛、踝痛)
1、间盘突出:巨大型、破裂型或多
相对手术指征
(2)反复发作(无明显诱因) (3)久治不愈(各种非手术疗法未能奏 效) (4)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丧失自理能 力)。
(1)症状顽固(病情严重,持续时间长)
基础康复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3~6周 起床活动佩带腰围 3个月内避免弯腰活动
颈肩腰腿痛
经络的定义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 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 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的作用
《灵枢· 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生 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概括说 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 的重要性。
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经络系统有主体部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别、络脉)、内 属部分(属络脏腑)和外连部分(经筋、皮部)组成,是人体气血 运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连接人体各个部分的基本途径。人体的脏腑、 器官、皮毛、孔窍、肌肉、筋腱、骨骼等,就是依靠经络的沟通和 联结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系统外行于体表,内属于脏腑,纵横交错,沟通表里,贯 穿上下,通过多种通路和途径将有机体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部分, 以及脏与脏、腹与腹、脏与腹之间,脏腑与体表,体表与脏腑,官 窍、皮肉、筋腱和骨骼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具体联系通路有以下一些特点: 十二经脉和十二经别,着重在体表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着重在体表与体表,以及体表与脏腑之间的 联系; 十二经脉通过奇经八脉,加强经与经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的标本、气街和四海,则加强人体前后腹背和头身上下的 分段联系。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3、抗御病邪,反应症候。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经络反向治疗法的技术优势
辨证辨病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 分析,制定符合患者本人病情的治疗方案。 不手术、不开刀、无损伤、无痛苦。 效果显著,一次见效,迅速缓解颈肩腰腿疼 痛。 无副作用、无后遗症。
专家简介
腰痛原因
腰椎管内病变 腰椎管外病变
腰椎管内、外混合病变
腰椎管内组织损害的病理生理
力学性致病因素
椎间盘的突出 黄韧带肥厚变性 小关节肥大压迫 后纵韧带增厚 椎管狭窄
刺激
神经根 硬膜囊 马尾神经
生物性因素
神经源性递质(P物质、血管活性肠
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 炎症性介质(缓激肽、前列腺素E1、 白三烯B4、乙酰胆碱等)
硬膜囊外和神经鞘膜外脂肪结
缔组织无菌性炎症反应。
导致硬膜外组织
炎性肿胀
缺血瘀血
纤维化
神经脱髓鞘
神经组织受到刺激而激惹
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发病机理
继发性肌痉挛、肌挛缩(痛、
僵) 慢性机械性压迫或牵拉周围血 管神经(麻木、血运障碍) 脊柱及骨盆动力性平衡失调
脊柱及骨盆动力性平衡失调
对应补偿调节(左右、前后)
与腰痛治疗相关的科室
骨科、
康复医学科、理疗科
中医伤科、针灸、推拿科
疼痛科、介入科
心身科
慢性腰痛病人往往在各大医院上述各科 辗转就医,许多病人未获明确诊断
腰腿痛的发病机制(机械性)
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膨出,
外层纤维环和后纵韧带上的 痛觉神经末 梢受到刺激产生疼痛,或间接造成腰肌 痉挛。(化学性神经根炎) 椎间盘退变,腰椎小关节应力失衡,骨 关节炎;小关节肥大、椎管狭窄。 下腰部第三腰椎横突、L4~5、L5~S1处 所受的 应力,软组织劳损退变。
脊髓、脊神经的评定
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神经受损情况及节段) 表面肌电图
肌力评定
腰背肌 腹肌肌力评定 等速测试
临床诊断思路
排除特异性病变:
肿瘤、血管畸形、脊髓病变等
确定有无手术指征
极其重要
治疗思路
非手术治疗原则 1、要根据病情变化、不同病症 不 同发病阶段提供不同治疗手段 2、对因和对症并重, 3、达到损害组织的修复、肢体功 能恢复。
下腰痛
(Lower back pain)
流行病学资料
据有关资料报道几乎每个人 的 一生都会受到腰痛的困扰.在 整个人群中70~80%左右的人患 过不同程度的腰痛.门诊诊次居感 冒之后.
美国近年用于腰痛的医疗 费用每年约240亿美圆,如计 算因下腰痛而误工的影响,每 年总经济损失达500亿美圆。
医学性因素
1、创伤(急性未愈)、炎症、结核、 肿瘤、脊髓及神经疾病 2、风湿性(胶原疾病)、代谢性疾 病(骨质疏松) 3、牵涉痛(腹膜后) 4、精神疾患(抑郁症)
从症状学角度分类
急性腰痛
复发性腰痛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慢性腰痛
急性腰痛(单纯性腰痛)
持续时间小于三个月
部位:腰骶部、臀部或大腿部;
大多数病人症状可自限;
诊断需注意
症状、体征必与影象学一致
腰臀部(椎管外)软组织病变
的症状同椎管内类似 确诊:CT ,MRI
康复治疗
基础康复治疗
椎管内病变康复治疗 椎管外病变康复治疗
绝对手术指征
节段病变; 2、椎管严重狭窄:主椎管矢状径小 于10mm、神经根管前后径小于 2mm; 3、马尾神经损害:会阴部或肛周感 觉缺失、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下肢 麻痹。
问题
1、人为什么会得腰椎病? 2、人为什么会得颈椎病? 3、得上述病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4、如何判断是否得上述病? 5、如何预防颈椎病和腰椎病?
注意
颈肩痛、腰腿痛都不是单一的疾病
或某一类疾病的名称,而是多种疾病 所共有的症状或征候群。 (非诊断术 语) 致病因素众多,诊断治疗远比通常 人们想像的要复杂的多. 是导致病人来院就诊的主要症状。
(2)临床意义: ①脊柱弯向病侧引发腰骶部深层疼痛或并发 臀部和下肢放射痛或酸麻感者,则为本试验阳 性体征,可判断有椎管内发病因素。 ②脊柱弯向健侧达到极度时,使原患侧侧弯试 验引出的腰骶部深层痛与下肢症象完全消失, 也判为本试验阳性。若脊柱弯向健侧而出现 患侧腰部疼痛者,可判为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 ③若无论是脊柱向患侧或健侧弯曲时,均引出 腰部或腰骶部疼痛者,则判断为腰椎管内外混 合型病变引起的腰腿痛。
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 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 而出现的 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分型
膨隆型(保守治疗)
突出型(髓核突向椎管)
脱出型
椎间盘组织脱入椎管,未完全游离) 脱出游离型
临床表现
腰痛(91~95%)
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突出髓核刺激 和压迫(化学性、机械性神经根炎) 坐骨神经痛 马尾神经受压 肢体冷感 间歇性跛行
系列补偿调节(向上向下) 失补偿调节, 一侧的腰痛、上位的颈痛
诊断与功能评定
腰痛病因
局部伤病(局部痛) 神经刺激(放射痛) 内脏器官(牵涉痛)
辅助检查
1、排除肿瘤、炎症、结核 2、辅助检查 化验检查、 X 片、红外热相图 、 肌电图、CT、 MRI、ECT、骨密度 3、强调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 是诊断的 基础。
致病因素为机械性;
物理康复治疗有效;
可以完全康复
复发性腰痛
多次间断地发作腰痛或腰腿
痛,伴有活动或功能障碍; 每次发作不超过3个月; 康复科4~6周治疗无效需会诊
慢性腰痛
腰痛或腰腿痛时间超过三个月,伴一定
程度的 功能受限; 占腰痛病人的 5%~10%; 治疗困难,多方求医,尝试了多种方法, 但仍不能回归社会,参与正常家庭生活。 常伴有一定的 心理问题。 需要康复医学科认真对待和处理。
(2)临床意义: ①若在腰椎过度前屈位上测定,使原有在超伸 展位上引出的深压痛、传导痛或下肢酸麻感 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者,则可判断为腰椎管内 发病因素或以腰椎管内病变为主的腰腿痛的 阳性体征。 ②若原有疼痛等症象仅有轻度减轻,则应判为 腰椎管内外混合性病变引起的腰腿痛病。 ③原有疼痛等症象无改变或加剧。基本排除 腰椎管内发病因素存在的可能性,可考虑为椎 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
陈根成
主任医师,我国著名颈肩腿痛专家,经络反向治疗体 系创始人,颈肩腰腿痛重点专科主任。 原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副主任,上校军衔。中国医药学 会常务理事。早年就读于中国第四军医大学。从医50余年 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40余 篇。经过20年的潜心研究结合临床实践,针对颈肩腰腿各 类疑难病症,独创出了“中西医结合经络反向治疗体系”。 打破了国内传统单一的治疗模式,采用多途径、多靶点、 多方位综合辨病辩证施治,疗效显著。该疗法成为了国家 科技部重点推广项目,并获得了5项专利。为35000名颈 肩腰腿痛折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使众多患者见证了康复 的奇迹。
重点明确疼痛的起源
1、椎管内 椎管外 椎管内外混合 2、椎管内病变 是炎症为主、压迫为主
脊柱活动范围评定(度)
前屈 后伸 左右侧屈 旋转
脊柱三项试验
脊柱侧弯试验 垫枕试验
胫神经试验
1.胸腹垫枕试验 (1)检查方法:病人取俯卧位,两上肢伸直置于身旁,全 身放松。检查者在病侧腰椎3~骶椎1各节椎板间隙 的腰深层肌上用手指探压,寻找深层压痛点。①腰椎 伸展位(平卧)压痛测定 :拇指伸直用指尖在压痛点上 适度深压,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下肢放射痛或麻刺感。 ②腰椎超伸展位压痛测定:用一个直径为20-30cm 的长圆枕垫置在患者前胸部,使腰椎呈超伸展位。然 后检查者以拇指再在原压痛点上用同样压力探压,询 问患者疼痛增减、有无臀部、下肢放射痛或麻刺感。 ③腰椎过前屈位压痛测定:将长圆枕向下移置于腹部, 大致位于脐部,使腰椎呈过度前屈位。然后检查者再 用拇指尖深压原痛点,询问患者疼痛增减、有无臀部、 下肢放射痛或麻刺感。
3.胫神经弹拨试验
(1)检查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检查者一手提起 患侧踝部,使膝关节屈曲成90°,掴窝部软组织 因之完全松弛;另一手的中指尖在掴窝正中偏 内处先找到胫神经干,在其上作轻巧的横向弹 拨。询问患者有无局部疼痛及小腿后侧传导 性酸麻感,再在健侧掴窝部作相同的对比检查。 (2)临床意义:凡检查时弹拨胫神经干出现局部 疼痛或小腿传导性酸麻者均属本试验阳性。 若手指重按神经干或膝关节后部关节囊,则可 引出假阳性体征。
颈、肩、腰、腿痛虽不致 命,但却对患者造成严重痛苦, 对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医学界已把腰痛列为重点研究 的课题之一.
腰痛病因
绝大多数(90%
)病因: 同机械性、生物力学损伤有关 医学性占10%
机械性、生物力学因素
脊柱结构异常:
脊柱侧突、后突 肌肉、韧带异常: 肌肉痉挛、挛缩 变性疾病: 椎间盘、脊柱小关节退变
康复锻炼
机械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 散步 游泳
腰腿痛危险问题识别
剧烈疼痛(会诊)
马尾综合征、
与腰痛有关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进行性加重 有肿瘤病史伴体重减轻,老年病人 发热 长期皮质激素、抗凝药物使用史 儿童腰痛(感染、畸形、肿瘤)
腰椎间盘突出症
搞清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
2.腰脊柱侧弯试验
(1)检查方法:患者站立位,双臂自然下垂。下 肢直立,足跟靠拢,令患者躯干保持适度后仰体 位。检查者站于其后方,一手按住患者健侧肩 外上部,另一手放在患侧骨盆的髋外侧部。然 后一手按住骨盆制动,另一手把健肩推向病侧 方向,使躯干连同头部缓慢弯向患侧。当弯到 极度时,询问患者有无患侧腰骶痛或并发下肢 传导痛及酸麻感,令患者指明疼痛部位。然后 检查者双手调换位置,用同法把腰脊柱逐渐弯 向健侧,达到极度时,再询问患侧腰部有无疼痛 症象出现。
合并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发病机理
原发性软组织疼痛
急性损伤后遗、慢性劳损 椎管内病变(炎症、卡压) 引起椎管外肌肉痉挛、挛缩
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发病特点
好发部位 骨骼肌及筋膜在骨膜附着处 病理学基础 损害组织无菌性炎症 软组织压痛点 立体致痛区域 诱因 上感、感染、疲劳或者轻微外伤、风 寒湿等外界刺激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