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张学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心目中的张学良
摘要: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中华民国陆军元帅,中国奉天省(今辽宁)海城人,生于台安县桑林,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之子,“民国四公子”之一。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西安事变以来,遭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软禁长达五十余年。2001年10月15日逝世,享年101岁。墓地座落在美国檀香山附近日本寺院的山腰间,人称“神殿之谷”。
关键词:
张学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假设没有他和他所做的事情的话,中国的历史肯定要改写。张学良将军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三年了,但是他那伟大的爱国的“中国人”形象和维护祖国统一的精神,却在书刊、影视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传播。他像香火不断地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一样,为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彪炳铭记。
令人羡慕的出身。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辽宁海城人,生于一九零一年六月一日,奉系大军阀“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先后从师辽西名儒崔名耀,金梁,白永贞,徐启东,战术教官郭松龄。1920年4月,讲武堂毕业,任团长。六月晋升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11月,晋升为陆
军少将。充分说明他是很有领导和军事才能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任镇威军东路军第二梯队司令,在山海关一线成功阻击了直军;第二次直奉战争任镇威军第三军军长,主攻山海关一线,击败直军主力,正证明了这些。他在主政东北期间,大力倡导“东北新建设”整军经武,振兴实业,开垦农业,修筑铁路,提倡教育,推广体育,发展科技写诸多全面,立下了殊勋。此外他提出过繁荣北平,建设华中,开发西北的若干设想,推崇过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和《建国大纲》他是东北和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强烈的爱国情怀。
张将军的一生都为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努力奋斗,为此他花费了自己
的家庭、财产、整个东北军集团和他自己的自由,他自己的一切的
一切。他执掌东北军政大权,在日本人紧逼下,坚决投奔南京政府。他有着一颗不动摇的心,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在我眼中他是一名
民族英雄。他促成了辛亥以来的第一次统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力量。张学良对中国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东北易帜。1928年,在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执掌了东北军政大权。面对日本人的
步步紧逼,张学良毅然决定倒向南京,青天白日旗在东北飘起。从此,中国实现了辛亥以来的第一次统一。张学良功不可没。九·一
八事变大家都熟悉,张学良在九·一八的不抵抗,正是困扰了他一
辈子的奇耻大辱。九一八事件爆发,作为一个失败者,他倍受国人
唾弃,在压力下,他毅然发动“西安事变”,做出了逼蒋抗日的正
确选择。“西安事变”为他的一生书写了最辉煌的一笔,他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名中国军人的血性;向日本侵略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国恨家仇一声吼,他与杨虎城将军,为救国救民,力挽狂澜,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终于扭转了中国的历史。赤诚之言,肝胆照人,充分显示了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西安事变”发生不久,张学良就公开表示:“我们据全国人民的要求,发动这次事件,我们内心纯洁,完全是为国家着想,不是为个人利害打算。希望委员长能联合全国抗日力量,坚决抗日,以争民族生存,则学良和全国人民于愿足矣。”
张学良对赵一荻说:“若是真有不测,那我也是为抗日,为中国不亡,别说牢狱,就是刀枪相加,我也死而无悔。”
在送蒋介石上飞机时,他坚决表示:“学良主意已定,为了抗日,我万死不辞。”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献出的是一颗燃烧的赤子之心,哪怕将自己焚毁,也要遗爱于华夏的明天。果然不出所料,后来蒋介石背信弃义,一回到南京,便把张学良软禁起来,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囚禁岁月。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诚两将军牺牲了一切,换来了中国的一致抗日。作为他们个人和东北集团与西北集团,无疑是个悲剧,但对于中华民族,西安事变成为时局的转折点,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中国百年来的第一次反侵略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当时即有敏锐的外国记者称西安事变为“中国的新生之第
一幕”。张学良是现代爱国主义者的典范,尽管爱国主义征程中也有过挫折,但暇不掩瑜,他为祖国和平统一,为东北的建设,为抗日复土的民族解放大业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以及那种心地纯洁的爱国主义和举世罕见的牺牲自我精神将永垂青史。
著名史学家许卓云对“西安事变”的看法是:“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从四十五年来,我们所得知的资料,我认为当时张学良先生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国心才做出挟持蒋委员长的决定。当时全国都笼罩在一片抵抗外侮抗日的气氛下,而张学良本人更有杀父失乡之痛……因此,他被逼冒死兵谏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许卓云老教授对张学良老校长的爱国热忱表示由衷的钦佩。真可谓“龄遐神龟,赤胆立巍峨”。
张学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假设没有他和他所做的事情的话,中国的历史肯定要改写。
悲惨的后半生。
对于国家、对于民族,他的义举撼天动地,可作为个人,他却遭受了人生中的巨大打击,从此竟被蒋介石软禁50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回还,可惜而又可叹啊!直到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张学良逐渐获得人身自由。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2001年10月15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张学良,一个扭转了中国史,改写了世界史的
一代少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让世界知道了中华民族抗日的决心。年轻有为的他虽然被幽禁,但他的爱国情怀永远在我心里!
在我眼中:张学良是英俊潇洒的少帅、慷慨悲壮的民族英雄。他一生爱国,却有国难投;半世飘零,终归魂落他乡。张学良将军起伏跌宕、悲壮传奇的人生经历给了我无限的感慨,他让我知道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人生历程的艰辛与漫长,我们现在的生活相对与战争年代要幸福平静许多,但与张学良将军一样,我们的生活也将面临各种重大的选择,我们应有足够的勇气去挑战自我,体现出民族的大义和气节;体现出一种男子汉应有的阳刚血性,同时在厄运来临时,我们也要有足够的毅力和韧性,去承受寂寞、孤独,甚至痛苦与磨难的考验,在人生的长河中,活出气节、活出风采,不至于在即将老去时,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后悔。
张将军的一生都为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努力奋斗,为此他花费了自己的家庭、财产、整个东北军集团和他自己的自由,他自己的一切的一切。张学良是现代爱国主义者的典范,尽管爱国主义征程中也有过挫折,但暇不掩瑜,他为祖国和平统一,为东北的建设,为抗日复土的民族解放大业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以及那种心地纯洁的爱国主义和举世罕见的牺牲自我精神将永垂青史。
让现在生活在自由土地上的我们为我们伟大的张将军敬礼!永远永远的记住他为我们所奉献的一切,永远永远的记住他为我们争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