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厦给排水及消防工程_毕业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0.12+(N-2)*0.04Mpa
毕业设计说明书
大厦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
摘要
XXX大厦位于内蒙古XXXX市,是一栋集办公、宾馆于一体的综合型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为62.6米。
该建筑地下一层为配电室、水泵房、设备间等,室内地面标高为-4.35m;地上十七层,一层为接待大厅,层高为5.4m;二层为咖啡厅、餐厅及库房等,层高为5.4m;三、四层为写字间,层高为3.9m;五-十五层为客房,层高为3.6m;十六、十七层为办公、音像录制室,层高为3.9m;具体布置如工程图纸所示。
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提供,其常年压力为0.2MPa,埋深为1.8m,污水井最低水位为-1.2m。
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建筑外侧设容积为810 立方米的贮水池,该设计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方式,低区为地下一层至地上八层,高区为九层至十七层,高低区均采用变频调速水泵供水。
消防系统采用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和水幕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消火栓灭火系统管网布置成环状,共设四根消防立管,在裙房设置五根消防立管,每层设四个消火栓,在建筑外侧设两个水泵接合器,当水量不足时可由室外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供水。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采用独立的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具有灭火及时,效率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缺陷,由于管网中充有有压水,当渗漏时会损坏建筑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在系统设在每根立管上各设一组湿式报警阀,在建筑外侧也设两个水泵接合器,当水量不足时可由室外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供水。
水幕系统采用独立的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设在每根立管上各设一组雨淋阀,在建筑外侧也设两个水泵接合器,当水量不足时可由室外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供水。
该建筑的功能决定了其对热水供应的要求很高,所以采用集中全天热水供应系统,冷水通过容积式加热器采用机械半循环系统加热后,经热水管网送到个用水点,为保证
任何时刻均达到设计水温,设计采用容积式加热器。
该设计排水系统采用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合流排放,地下室污水采用单独排出,每根排水立管均设专用通气立管,通气立管顶部设汇合管,在建筑物顶部设两个伸顶通气管。
雨水系统采用内排水系统,设两个多斗雨水立管和十个单斗雨水立管,雨水斗采用79型,材料为钢板。
[关键词]生活给水管网、贮水池、消火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水幕系统、热水系统、雨水系统
Design about water supply 、drainage and fire
of the wei li si building
Abstract
The XXX building Building in the city of XXXX, Inner Mongolia, is a collection of office, hotel into an integrated-type high-rise buildings.The height of Building is 62.6 mete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ground power distribution room floor, pump room, equipment room, indoor surface elevation of -4.35m; 17-floor, one of the reception hall, and the height of the second floor of 5.4m; Cafes, restaurants and the Treasury. 5.4m; high level of three, four levels of portal Scriptorium, and the height of 3.9m; five - to 15-story rooms, 3.6m; high level of 16, 17-storey office for the tape recording studios, and the height of 3.9m; specific layout as shown in engineering drawings. Water from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network to offer its perennial pressure of 0.2MPa and depth of 1.8m, sewage well to the lowest level -1.2m.
Water from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network supply, construction lateral based volume of 8.1 cubic meters of storage tanks,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design using water district, the District of underground low to the ground floor complicated, high zone chiutsengta to 17 storeys District level have adopted the VVVF water pumps.
Fire hydrant system adopts extinguishing system,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s and water curtain system combining, Fire Hydrant System network layout in a circle, which consists of four fire standpipe, the podium set up five fire standpipe, Four of each hydrant, located outside the building two pump adapter. When the water may be insufficient outdoor fire engines through the water pump adapter.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using independent wet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which has fire in a timely manner,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but also flawed, because pipe network is a fully pressurized water, When the leakage would damage the building and affect the use of the building. In the system in every root of all a set of wet alarm valve, outside the
building was also set up two pumps adapter, When the water may be insufficient outdoor fire engines through the water pump adapter.
Water curtain system uses independent dry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which in every root of the various groups set up a deluge valv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teral also established two pumps adapter, when the water may be insufficient outdoor fire engines through the water pump adapter.
The building's function to determine its water supply for the high demands and the use of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system in the whole day, V olumetric water heater through mechanical circulatory half-heated, water-pipe network to water, To ensure that any at all times to achieve the designed temperature, volume design using heaters.
The design of the drainage system using sewage and wastewater confluence emissions, a separate basement sewage discharges, per-up drainage pipe located Standpipe special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top riser pipe located convergence in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located two roof ventilator.
Stormwater drainage system used within the system, set up more than two bucket rain Standpipe and 10 single bucket of water legislation, water bucket used the Model of 79, Materials for the plate.
[Key word]Living water supply networks storage tanks fire hydrants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s water screen system hot water system drainage systems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Ⅲ)
第一章给水系统设计 (1)
1.1给水系统设计说明 (1)
1.1.1 给水方案 (1)
1.1.2 生活给水系统的组成 (2)
1.1.3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2)
1.1.4 附件 (4)
1.1.5 水泵和泵房 (4)
1.1.6 室外设贮水池 (4)
1.2 给水系统设计计算 (5)
1.2.1最高日用水量和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 (5)
1.2.2室内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6)
1.2.3 水表的选择 (16)
1.2.4 贮水池的设计计算 (16)
第二章消防系统设计 (18)
2.1 消火栓系统设计说明 (18)
2.1.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 (18)
2.1.2 室外消火栓 (19)
2.1.3 室内消火栓 (19)
2.1.4 消防给水管道 (20)
2.2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20)
2.2.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 (20)
2.2.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具体布置形式 (21)
2.3 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 (21)
2.3.2 水枪和消火栓的选定 (22)
2.3.3 消火栓间距的确定 (23)
2.3.4 消防管道系统计算 (23)
2.3.5 消防水泵计算 (25)
2.3.6 消火栓减压孔板计算 (25)
2.3.7消火栓系统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设计 (26)
2.4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26)
2.4.1 设计的基本参数 (26)
2.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的水力计算 (27)
2.5 水幕系统计算 (32)
第三章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33)
3.1 热水的供应 (33)
3.2 热水管网水力计算 (34)
3.2.1 热水配水管网水力计算 (34)
3.2.2 热水回水管网水力计算 (35)
3.2.3 机械循环泵的选择 (35)
第四章排水系统设计 (45)
4.1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45)
4.1.1 排水系统的选择 (45)
4.1.2 排水系统的组成 (45)
4.1.3 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45)
4.1.4 卫生间及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45)
4.1.5通气管的设置 (47)
4.1.6 检查口、清扫口、和检查井的设置 (48)
4.1.7排水管道的安装要求 (50)
4.2 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50)
4.2.2 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 (51)
4.2.3 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52)
第五章雨水排水系统 (59)
5.1 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59)
5.1.1 雨水排水系统的选择 (59)
5.1.2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组成 (59)
5.2 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62)
5.2.1 降水强度 (62)
5.2.2各管段管径计算 (61)
第六章材料设备统计表及工程概预算 (67)
6.1 材料设备统计表 (67)
6.2 低区给水系统给排水安装工程概预算 (68)
6.2.1 编制依据及工程内容 (68)
6.2.2 熟悉图样,划分工程项目 (69)
6.2.3 分布分项工程清单综合单价分析 (70)
6.2.4 工程预算总括 (71)
参考文献 (72)
外文资料及翻译 (74)
致谢 (79)
第一章给水系统设计
1.1给水系统设计说明
1.1.1给水方案
1、方案选择
在多层建筑中,城市配水管网的水压仅能供到下面的几层,不能供到上面楼层的用水,为了充分利用外网的压力,宜将给水系统分成上、下两个供水区,又加上建筑性质的特殊要求,特提出以下几种给水系统分区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充分利用外网的压力,将给水系统分成上下两个供水区,下区由给水外网的压力直接供水,上区由升压贮水设备供水,在屋顶设置水箱,自上而下供水。
由于市政外网能够直接供给的水压是20m水柱,由Hm=12+(n-2)*4不大于20m,得出n=4,则下区为地下一至地上四层。
上区静水压力为:11*3.6+2*3.9=47.4,根据高层建筑分区要求45m~55m,所以上面13层为一个区,利用水泵和高位水箱供水。
方案二:无水箱并联供水方式(即变频水泵供水方式),地下一层到地上八层为低区,八层以上为高区。
方案三:分区水箱并联供水方案。
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为低区,用市政管网供水,地上三层至八层为中区,八层以上为高区,在中层和高层分别设置水箱来供水。
综上三种方案,根据该建筑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我准备选择第二种方案。
因为该建筑中间层和顶层均没有预留设置水箱的空间,为节省建筑空间,所以不适合设水箱的方式,方案一和方案三均不符合要求。
又因为方案一的低区和高区的静水压力虽勉强符合要求,但都不是最佳效果,必然会给顶层和地上四层的供水带来不便。
方案二虽没有利用外网的压力,但是供水稳定性好,水泵布置集中,也便于管理,所以选择第二种方案。
2、方案选择依据
( 1 )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 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宜采用垂直串连供水方式。
( 2 ) 当建筑用水量较大时,不允许直接从市政给水管网抽水,此时需在室外设贮水池,内贮消防和生活用水,屋顶水箱水位由继电器自动启动水泵。
( 3 ) 由市政给水管网所提供的常年工作压力可以初步估算地下一层、地下二层、
及一至十层的用水可以得到保证。
同时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余压可节约能源消耗和设备费用,保证供水安全,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建筑物的利用率。
( 4 ) 当建筑高度较大时,如果采用一个给水系统供水,建筑底层管道系统的静水压力会很大,会产生必须采用高压管材、零件及配水器材,使设备材料费用增加,容易产生水锤噪音,水龙头、阀门等附件易被磨损,使用寿命缩短,以及使低层水龙头的流出水头过大,不仅使水流成射流喷溅,影响使用,而且管道内流速增加,以致产生流水噪声、振动噪声,并有可能使顶层给水龙头产生负压抽吸,形成回流污染。
1.1.2生活给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由下列个部分组成:引入管,接户管,水表节点,入户管,管道系统,给水附件,升压和贮水设备。
其中管道系统由干管、立管、支管组成。
给水附件指给水管路上装设的各种水龙头及相应的闸阀、止回阀等。
升压和贮水设备指水泵、水箱、气压装置、水池等升压和贮水设备。
1.1.3、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1 给水管网布置方式
给水管网布置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该设计生活给水系统采用枝状布置,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分为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中分式和环状式,该设计低区采用下行上给式,高区采用上行下给式。
由于用水设备较多且较分散,采用每户设多个分户水表,设多个立管,高区和低区各十二根给水力管。
顶层设高位水箱,十一至二十层由水箱供水,水平干管敷设于顶层吊顶内。
2 给水管道布置及敷设要求和做法
( 1 ) 给水管道的布置应考虑安全供水、水质不被污染、管道不被破坏、生产不受影响和设备便于维护检修等因素。
( 2 ) 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不应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设备上方。
如配电室、配电设备、仪器仪表上方。
( 3 ) 给水管道不得穿越设备基础、风道、烟道橱窗、橱柜、木装修等,不允许穿大小便槽。
当立管位于小便槽端部≦0.5m时在小便槽端部应有建筑隔断措施。
不得敷设在排水沟内,不得穿越伸缩缝沉降缝。
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如:预留钢套管、采用可屈挠配件、上方留有足够沉降量等。
( 4 ) 管道布置时应力求长度最短,尽可能呈直线走向,并与墙、梁、柱平行敷设。
给水干管应尽量靠近用水量最大设备处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以保证供水可靠,并减少
管道转输流量,使大口径管道长度最短。
( 5 ) 给水管道可明设或暗设。
暗设时,给水管应敷设与吊顶、技术层、管沟和竖井内。
卫生设备支管可敷设在墙内。
暗装时应考虑管道及附件的安装、检修可能性,如吊顶留活动检修口,竖井留检修门。
( 6 ) 给水管与其他管道共架或同沟敷设时,给水管应敷设在排水管、冷冻水管上面或热水管,蒸汽管下面。
( 7 ) 给水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或构筑物墙壁时,应采用防水套管。
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应预留洞口并留足沉降量。
管道预留空洞和墙槽的尺寸见表1.1。
( 8 ) 给水管宜设计成0.002~0.005坡度,坡向泄水处。
( 9 ) 有结露可能的地方,应采取防结露措施,如吊顶内,卫生间内和一些可能受水影响的设备上方等处。
有可能冰冻的地方,应考虑防冻措施。
( 10 ) 给水引入管,应从建筑物用水量最大处引入,当建筑物内卫生用具布置比较均匀时,应在建筑物中央部分引入,以缩短管网向不利点的输水长度,减少管网的水头损失。
当建筑物不允许间断供水或室内消火栓总数在10个以上时,引入管要设置两条或两条以上,并应由城市管网的不同侧引入,在室内将管道连成环状或贯通状双向供水。
布置管道时,其周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满足安装、维修的要求,给水管道与其它管道和建筑结构的最小净距见表1.2。
表1.2 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物结构之间的最小净距
( 11 ) 管道在空间敷设时,应采取固定措施,以保证施工方便和供水安全。
给水钢立管一般每层须安装一个管卡,当层高大于5m时,则每层须安装两个。
水平钢管支架最大间距见表1.3。
表1.3 钢管支架最大间距
1.1.4 附件
( 1 ) 给水管网上应设置阀门:如引入管、水表前后和立管;环状管网分干管、枝状管网的连通管;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从立管接有3个或3个以上的配水管;工艺要求设阀门的生产设备配水管或配水支管。
( 2 ) 阀门的选择:管径小于等于50mm时,宜采用闸阀或球阀;管径大于50mm时,宜采用闸阀或蝶阀;在双向流动和经常启闭管段上,宜采用闸阀或蝶阀,不经常启闭而又需快速启闭的阀门,应采用快开阀。
1.1.5 水泵和泵房
水泵设在地下一层,水泵基础高出地面35cm。
除消防泵外,水泵基础、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有隔振减噪音装置。
水泵采用自动控制运行方式,由于采用间接吸水故水泵设计成自灌式。
每台水泵设计单独吸水管,每台水泵出水管上应设止回阀、阀门和压力表,并宜设防水锤措施,出水管水流速度一般为1.2~2.0m/s。
备用泵容量与最大一台水泵相同。
泵房设安装所需门,消防泵房设直通室外的出口。
泵房设排水设施,既排水沟和提升排水设备潜污泵,泵房内设消毒和加药设备。
1.1.6 室外设贮水池
室外贮水池的位置应设置在远离对其可能有污染的地方,贮水池应设进水管、出水管、通气管、泄水管、人孔、爬梯和液位计。
溢流管排水应有断流措施和防虫网,溢流管口径应比进水管大一级。
生活、生产和消防共用贮水池,应有保证消防水平时不被动用的措施,如设置液位计停止生活供水泵;或在生活水泵吸水管上面有小孔。
贮水池宜设溢流液位和低液位及报警信号。
当贮水池利用管网压力进水时,其进水管上应装浮球
阀或液压阀,一般不宜少于2个,其直径与进水管直径相同。
1.2 给水系统设计计算
1.2.1最高日用水量和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
1 、室内冷水系统的分区
由设计任务书和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将该建筑竖向分为两个区:8层以下(含8层)为低区,以上为高区。
2 、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
表1.4 住宅生活用水定额
查上表,客房每层9个房间,按2床/间计,用水定额350L/(床·天),员工人数取80人,用水定额取90 L/(人·天),用水小时数24小时,时变化系数: Kh=2.5.
餐厅就餐人数:客房按1/2床位计,工作人员高区按30人就餐, 低区按20人就餐,每日按三餐计, 餐厅用水定额:40L/(人.d);用水小时数:12h;时变化系数;:Kh=1.2 咖啡厅用水定额: 10L/(人.d);使用小时数15 h;按顾客100计Kh=1.2;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计,
由公式Qd=mqd (1-1) Qh=QdKh/T (1-2)式中:Qd—最高日用水量,L/d;
m—用水单位数,人或床位数等,对于工业企业建筑,为每班人数;
Kh—小时变化系数;
Qh—最大小时用水量,L/d;
T—用水时数,h。
计算得该建筑生活给水总用水量为10.03m3/h=2.78 L/s,采用DN65的不锈钢管,流速v=0.789 m /s.
具体计算过程见表1.5:
表1.5 低区用水量计算
1.2.2 室内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1、计算的几点说明:
( 1 ) 引入管管径不宜小于DN20。
生活和生产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干管不宜大于2.0m/s ;当有防噪声要求,且管径小于或等于25mm 时,其流速可采用0.8~1.0m/s 。
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表1-18可知:
表1.7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 2 ) 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由: 1.3y h h =∑,y h iL =计算,其中y h -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a KP ;i-单位长度的沿程水头损失,a KP /m ;管段的局部水头损失沿程损失的30%,水表的水头损失取1.0 m 2H O 。
( 3 ) 以流量变化处为节点,从配水最不利点开始,进行节点编号,将计算管路划分成计算管段,编号见计算草图.
( 4 ) 各项计算结果见下面给水管网水力计算表。
2、给水水力计算及水泵选型 (1) 计算原理 a 、计算公式
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不仅是确定各管段管径的主要依据,也是计算管道水头损失,进而确定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主要依据。
因此,设计流量的确定应符合建筑内部的用水规律。
建筑内的生活用水量在一昼夜、一小时中都是不均匀的,为保证用水,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为建筑内卫生器具按配水最不利情况组合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又称设计秒流量。
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疗养院、幼儿园、养老院、办公楼、办公楼商场、客运站、会展中心、中小学教学楼、公共厕所等建筑
该类建筑的设计秒流量按下式计算:
0.2qg = (1-3)
式中:qg
计算管段的秒流量,L/s;
α 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按表2-2采用; Ng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当量总数。
当计算所得的流量值,大于管段上的卫生器具额定流量累加所得的流量值时,应采用累加制作为设计流量;结果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的给水定额时,应采用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作为设计秒流量;有大便延时自闭冲洗阀的给水管段,大便延时自闭冲洗阀的给水当量均以0.5计,计算得到的qg 附加1.10 L/s 的流量作为该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
建筑内含有N (N ≥2)种不同用途的综合性建筑,应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总引入管的α值,即
()0.2
i
i
a αN =N
∑∑ (1-4)
表1.8 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α值
b、管径的确定
在求得个管段的设计秒流量后,根据流量公式(可确定管径:
d=
(1-5)式中:qg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
d计算管段的管径,m;
v 管段中的流速,m/s。
当管段的流量确定后,流速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管道系统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流速过大易产生水锤,引起噪声,损环管道或附件,并将增加管道的水头损失,提高建筑内给水管道所需的压力;流速过小,又将造成管材的的浪费。
考虑到以上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下表1.3采用;
表1.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c、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
给水管网水头损失的计算
室内给水管网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两部分。
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
hy=iL (1-6)式中:hy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kPa/m;
i 单位长度的沿程水头损失,kPa(可直接查手册表,由管段的设计秒流量qg,控制流速v在正常范围内,查得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i);
L 管段长度,m。
给水管道的单位长度的沿程水头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1.85 4.87 1.85
h h j g i 105C d q -= (1-7)
式中:i 单位长度的沿程水头损失,KPa/m ; Ch 海澄-威廉系数; dj 管道计算半径; qg
给水设计秒流量。
设计计算时,可直接利用根据该公式编辑的水力计算表,由管段的设计秒流量qg ,控制流速v 在正常范围内,查得管径和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i 。
(2) 水力计算及水泵选型 a 、低区给水计算 低区给水管网计算见下页表:
图1.1 低区给水管网计算图
b 、低区水泵选型
由计算知,该建筑设计秒流量为6.332 L/s ,沿程水头损失为28.805Kpa,即2.805m,设水泵的轴线埋深为-3 m ,洗脸盆水龙头的设置高度为1.2m, 则 HZ =1.2+5.4*2+3.9*2+3.6*3+3=33.6m
局部水头损失取沿程水头损失的30%,则总水头损失为 2.805 1.3 3.647h m
=⨯=∑
H 出流水头=5.0 m H 泵房损失=2.0 m H 水表水损=1.0m
水泵扬程为: + H
+H + H b z H H h =+
∑出流水头
泵房损失水表水损
=33.6+3.647+5.0+2.0+1.0
=45.247 m
在生活给水系统中,无水箱调节时,水泵出水量要满足系统最高峰用水要求,应根据设计秒流量计算。
由此查手册可选用IS65-40-200型水泵2台,一用一备。
配用7.5千瓦Y132S2-2型电动机。
c 、高区给水计算
高区给水管网计算见表:
图1.2 高区给水管网计算图
d 、高区水泵选型
由计算知,该建筑设计秒流量为7.335 L/s ,沿程水头损失为26.941Kpa,即2.694m 设水泵的轴线埋深为-3 m ,则HZ =3+5.4*2+3.9*2+3.6*11+3.9+3.9-0.6=68.4m,局部水头损失取沿程水头损失的30%,则总水头损失为 2.694 1.3 3.502h m
=⨯=∑,H 出流水头
=5.0 m ,H 泵房损失=2.0 m ,H 水表水损=1.0m
则水泵扬程为: Hb =HZ+h
∑+ H 出流水头+H 泵房损失+ H 水表水损
=68.4+3.502+5.0+2.0+1.0
=79.902 m
在生活给水系统中,无水箱调节时,水泵出水量要满足系统最高峰用水要求,应根据设计秒流量计算。
由此查手册可选用IS65-40-250型水泵2台,一用一备。
配用15千瓦Y160M2-2型电动机。
e、其它卫生间横管管径计算(见其它横管水力计算表)
图1.3 3号、4号卫生间横管管径计算
图1.4 6号、7号卫生间横管管径计算
图1.5 2号、9号卫生间横管管径计算
XXXXX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3 -
XXXXX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4 -
1.2.3 水表的选择
建筑物的引入管,住宅的入户管及公用建筑物内需计量水量的水管上均应设置水表 水表可分为流速式及容积式两种,目前我国常用的是流速式水表,是根据流速与流量成正比的原理而制作的,小流量采用旋翼式,大流量采用螺翼式水表。
选择水表时,按水表的设计流量(不包括消防流量)不超过水表的额定流量来确定水表的直径,并以平均流量的6%~8%校核水表的灵敏度。
水表的选择需要确定水表的类型和管径.由规范知:当通过水表的水量QB<=15 m3/h 时,选用旋翼式L S ⨯型水表: 当通过水表的水量QB>15 m3/h 时,选用螺翼式L L ⨯型水表:由此本设计中选用旋翼式L S ⨯型水表,
水表口径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水表口径宜与给水管道接口管径一致;
2 用水量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表应以给水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常用流量。
3 用水量不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表应以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过载流量。
4 在消防时除生活用水外尚需通过消防流量的水表,应以生活用水的设计流量叠加消防流量进行校核,校核流量不应大于水表的过载流量。
水表应装设在观察方便、不冻结、不被任何液体及杂质所淹没和不易受损坏的地方。
由此,引入管上选用直径为50mm 的LXS 旋翼湿式水表,该水表常用流量为3
15/m h ,最大流量为303
/m h 。
1.2.4 贮水池的设计计算
由于该建筑的用水量较大故不允许直接用水泵从市政给水管网抽水,所以需要设贮水池。
贮水池布置在室外靠近泵房处,这样布置是考虑到节省建筑面积提高建筑的使用面积,同时在周围建筑消防用水临时不足时,也可以作为相邻建筑临时用水的补充用水,提高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能。
贮水池设进、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和水位信号管装置,其中溢流管应比进水管大一级。
设深度为一米的积水坑以保证水池有效容积和水泵的正常运行。
该设计为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一个水池,要采取保证消防用水不被动用的措施,这里采用生活水泵吸水管在消防水位处留有小孔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