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审美与道德思想研究初探

亚里士多德的审美与道德思想研究初探

人的生活离不开审美与道德,审美满足人的情感,展现人的生命活力,道德为人类社会建构秩序;在审美中人可以展现自由的生命,而道德可以使人更加理性的生活,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审美与道德关系问题是自古希腊就有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美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对他的研究看,从审美与道德的内在冲突性与和谐性的人们最终找到一条通往幸福和谐之路。

标签:审美;道德;自由;价值

以往的观点认为,审美与道德二者是对立的,是感性与理性的对立、自由和自律的对立、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总之,审美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但是,这并不能构成审美与道德之间的障碍。因为,审美呈现给人的是自由的人生,而道德可以为人类生活确立价值目标和立法。确切的说,在审美中,我们更多的是在体验生命的自由,而在道德的约束下,我们则可以更加理性的生活,从而实现人生价值。道德为人类社会建构秩序,审美满足人的情感,展现人的生命自由。二者在存在内在性冲突的同时也存在着内在的和谐性。而当审美与道德处在真正自然和谐状态下时,才会使人性和人类完善,人才会走向真正幸福的自由。

一、历史的探讨——审美与道德

(一)赫拉克利特

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赫拉克利特那里就有提到审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从某种角度讲,他的道德观和他的审美观是一致的。他认为逻各斯是灵魂所固有的,是人的本质和天性,同时也是审美与道德的本质,是二者的必然性。同时,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审美不仅是一个感情把握的对象,也是一个理性把握的对象。这样,就赋予了审美以功利的内容。这就说明,审美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都具有同样的功利内容,这也是前苏格拉底时代的一大特征。

(二)苏格拉底、柏拉图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而知识的目的就是善”,“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以同一种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1〕这就是说,他主张美与善是统一的。他强调“知识与德行相统一、一致”的善的原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他认为“德行”与能力是等同的,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德行要基于与行为有关的事务的确切知识。这足以看出,苏格拉底所指的德行不仅指品德意义上的,而且是功能意义上的。他从人的道德品质方面进而到公民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他说“当一个好的领导者最重要的是怎样用人,要善于指派每个人去做最适当的工作”;〔2〕另一方面,道德又是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遵守的行为规范。“正义和一切其他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行为都是美而好的。”〔3〕这就是说,智慧是正义,是最大的善,正义即德行,所以说,智慧、知识就是善的,有道德的。这样,智慧、知识就是善的、美的。

阎国忠在《古希腊罗马美学》中也提到,“苏格拉底认为,美与善是一致的,美的东西也就是善的东西,有用或有益的东西。他不否认和谐或秩序的意义,但是在他看来,和谐和秩序的意义正在于善和有益。同样,他从善、从德行的角度看待人的美。他认为人的美不在于他的外表,而在于他的行为,在于他发挥人所应有的效能。”〔4〕苏格拉底说:“即使休克西斯给我看他亲手画的漂亮女人的肖像,它所给我的快乐,也抵不上我默默想念的一个女人的美德时所得到的快乐一半。”〔5〕他认为美作为一个概念有它特有的内涵,这就是善、有益或有用。没有用和没有益的东西是不美的。这里虽说的片面没有说区别,但是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突出了审美活动的主体性。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和德行的统一,也就是说,强调审美与道德的统一,其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的生活走向幸福。因为他相信,知识本身就足以使人行善,使人获得美,并最终带来幸福。在苏格拉底这里,美是善、是有用、有益的,这不仅是对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美学思想的发展,而且也是处在和谐说与柏拉图“理式”说的中途、过度环节。

柏拉图在欧洲美学史上最早对美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他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理念论”的基础上的,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对后来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美善问题上,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善本体和美本体,属于最高的理念世界,真善美是理念的三个属性,最高的真理、最高的善、最高的美,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美即是善。

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是以他的理念论和先验论为基础,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他认为美的本体、善的本体是统一的,至善也就是至美,二者是不可分的。所以,汝信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兼论亚里士多德对他的批判》中说,在人类发展史上,古希腊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各种世界观的胚胎和发生过程。”恩格斯的这个论断不仅适用于一般的哲学,而且也同样适用于美学。在柏拉图看来,美与善有时是一对可以互通的概念。善是美,善和美是一种东西。愉悦不等于知识,因此也不等于美;美是包含知识的、适度的愉悦。美好的事物会引起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会激励人们追索更高的生活境界。柏拉图认为,人的诗学和艺术观念必然反映人的政治观念,而人的政治观念又必然反映他们的道德倾向,道德与审美互相补充,促进形成难以严格切分的人文态势。在柏氏看来,审美是艺术的,也是生活的,美好的事物应该有用,无用之物即便是质地精良也是“不美”或“丑的”。〔6〕

在柏拉图的大多数对话体著作中,苏格拉底是主要的发言人。究竟哪些言论是柏拉图记录他的导师的年轮代表他本人的思想意见,哪些是他自己的观点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有关审美与道德的关系的看法,对后来这一问题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亚里士多德对审美与道德关系的具体阐释

(一)美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在美学史上,通常称亚里士多德为“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诗学》和《修辞学》是他科学系统阐述的两部美学专著。其他如《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也都涉及美学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摇摆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从美学思想上看,他的立场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文艺模仿说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在美善的关系上,他也看到二者的一致性。在《政治学》中他认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但同时也看到了二者的区别。由此看出,古希腊哲学家最早指出了美和善的密切联系,从而成为西方最早将美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人。

(二)善与城邦、正义

优良的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是至善的生活。所以,“‘城邦’者,必须以促进善德为目的。”〔7〕正义与城邦的目的紧密相关,“政治团体的存在并不由于社会生活,而是为了美善的行为。所以,谁对这种团体所贡献的(美善的行为)最多,(按正义即公平的精神)他既比和他同等为自由人血统(身分)或门第更为尊贵的人们,或比饶于财富的人们,具有较为优越的政治品德,就应该在这个城邦中享受到较大的一份。”〔8〕“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就是‘善’,他认为最高的善也就是幸福,而幸福并不是一种意念,一种态势,而是一种行动;不是躯体的行为,而是灵魂的行动;不是背离道德的灵魂行动,而是与道德相一致的灵魂行动。他对幸福的定义是‘合乎德行的灵魂的行动。’”〔9〕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好的城邦必然是善的城邦,因为只有拥有善,才是幸福的城邦。相对个人的善而言,亚里士多德更为强调城邦善的重要性和优先性。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一文中他说:“一种善即或对于个人和对于城邦来说,都是同一的,然而获得和保持城邦的善显然更为重要,更为完满。一个人获得善值得嘉奖,一个城邦获得善却更加荣耀,更为神圣。”

(三)美善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也谈到了“美”与“善”的关系。他指出,美的事物是善的,因为善而能够产生快感的。美即善,也就是说,“美”不是“恶”也不是“丑”;丑或恶的事物是不善的,因此也是不美的。亚氏认为,任何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德或美德。人的美德分为两类,一类是智能美德,另一类是道德美德。亚里士多德允许诗和艺术可以拥有一定和有限的主动性,但却并不准备或试图放弃哲学和道德原则对诗艺的规导。他把诗艺当作是一门艺术,是高于经验的知识。因为诗和艺术本身必然与性格、品质、秉性等表示道德“状态”和取向的“属性”密切相关。文学和艺术可以反映人的思想风貌,表示人的道德情操,诗的美好体现在它所描述的行动,在于它用艺术的手段集中和概括地展示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身局限的挑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亦可作“善”“美好”解)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一种活动;确切地说,幸福体现在“心魂依据最佳好的美德所进行的活动”之中。不难看出,这种意义上的“行动”包含强烈的道德色彩。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在《诗学》里反复强调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的观点,并由此认知这种摹仿所包含的道德内涵。〔10〕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与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事物由潜能转变为现实的过程。总的来说,在他看来,善和美是统一的,它们都是现实的、具体的,而且都包含在事物本性之中。美与善的相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在《政治学》中他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11〕

三、影响、价值

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道德,也就是“中道”。中道、道德对人的行为以及情感也起着非常重大的指导作用。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说在交往的诚实性方面,适度是诚实、过度是自夸、不及是自贬;而在怒气方面,适度是温和、过度是愠怒、不及是麻木……“在所有事情上,最要警惕那些愉悦的事物或快乐。因为对于快乐,我们不是公正的判断者。……正确的做法是,像年长的人对待海伦那样对待快乐,并且在每个这样的场合都复诵他们所说过的话。如果我们像他们那样地打发走快乐,我们就不大可能做错。”〔12〕因此,行为要围绕在不及和过度之间上下波动才能容易达到适度。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中道观蕴涵着将人类的各种道德要素适当、妥善处理的愿望。而中道则是理性的人追求的目标。所以,对于人的行为和情感而言,遵守中道是必要的。为了达到道德上的至善(幸福),人们就应当在理性的指导下,把自己的行为和情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获取过度与不及的中间(即适度)。而这个中道在社会政治理想中则可以隐发展为“和谐”。

周来祥先生曾在《论美是和谐》中说,“和谐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理想和感性、自由和必然、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统一。”

和谐不仅是古希腊人的审美理想,而且具有世界意义。陈望衡先生曾经在《审美伦理学引论》的序言中说,“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是人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两大方面。前者蕴含着善,后者包容着美,美和善是相互渗透的。它们共同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成为人的不断完善的价值目标。”“真善美的统一,也就是历史的、道德的、审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11〕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G〕.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41.

〔2〕色诺芬尼.回忆录〔G〕//陈村富,等.古希腊罗马哲学著作精要.1989:161.

〔3〕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7.

〔4〕〔5〕阎国忠.古希腊罗马美学〔M〕.北京:北大出版社,1983:65,68.

〔6〕〔10〕范世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之比较〔J〕.宁德师专学报,2002,(01).

〔7〕〔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38,140.

〔9〕亚里士多德伦理学〔M〕.向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3.

〔1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6.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总结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总结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对于后世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将美学视为一种理论学科,探讨了美的本质、价值和功能。他的美学思想围绕着形式、目的和真实性展开,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艺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亚里士多德把美学定义为形式研究,关注的是事物的形式和结构。他认为,美的存在来自于形式和组织的完美,即事物的特征和结构将其提升到了美的境界。他认为,通过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它们所表达的美。 其次,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具有目的性。他将美视为一种实践的活动,通过对于道德和知识的追求,人们可以实现内在的目的,从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标。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通过模仿和再现真实的世界,来传达人们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艺术家通过创造和塑造艺术作品,以达到美的目的和意义。 另外,亚里士多德将美与真实性联系在一起。他认为,美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是虚假的。他强调了模仿的重要性,艺术作品必须通过模仿现实世界来展现真实的美。他认为,通过观察和思考现实世界,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和表达美的真实性。艺术家应该像哲学家一样,对于现实世界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创造出真正美的作品。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中庸之美”的概念。他认为,美不

仅仅是极端的完美,而是一种适度和平衡的状态。他认为,艺术作品应该在形式和表达上达到中庸的境界,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他强调了平衡、和谐和节制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平衡和调和各种要素,艺术作品才能达到真正的美。 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强调了美的本质、价值和功能。他认为,美是一种形式的完美,通过模仿和再现真实世界来传达内在的目的和意义。美必须是真实的,艺术家应该通过思考现实世界来达到真实性。他还强调了中庸的美,认为艺术作品应该在形式和表达上达到适度和平衡的境界。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诗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引言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美学家,他们的诗学和美学思想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两人被誉为“古希腊诗学的双子星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一系列诸如“诗歌创作的源泉”、“诗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诗歌创作的取材”、“诗歌的社会功用”等问题的探索论证,开创了西方诗学理论的先河,完成了西方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虽为师徒,但各有千秋。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 年,是古希腊成就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后来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在老师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两位大师的学术研究可谓浩如烟海,本人仅撷取两位大师在诗学美学方面的成就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以理清二者的理论脉络。

第1章关于诗歌的起源 1.1 从概念意义上去认识诗歌 诗歌是一种着力于表现人的情感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1.2 客观唯心主义认知下的诗歌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柏拉图在对诗歌来源的认识上明显受到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的影响,基于认识只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性的理解的观点,柏拉图认为诗人之所以能够写出来诗歌,是在诗人沉浸到一种痴狂的境界(也就是后来尼采所说的“酒神”境界和“日神”境界)中,[1]受到了神灵的启示,然后把这种神灵的思想通过世俗的语言表述出来,公之于众,这便成了诗歌。诗人在没有神灵指引与启示的情况下,只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个体,没有自己的能动性和自主精神;而一旦受到了神灵的启示,又变成了一个类似于“传声筒”的个体存在,他们表述的并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处于癫狂状态下神灵对他们的指引。 于是,在柏拉图的思想下,诗人也便成了一个没有明确思想认知,而只需要去追求那种被神灵思想指引的精神境界中即可。诗歌也不再是诗人通过语言表述自己

亚里士多德 美学

亚里士多德美学 亚里士多德美学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美学思想家。他对美学的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美学主要包括对美的本质、艺术和审美经验的探讨。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亚里士多德美学的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物质和形式的结合体现。物质是指具体的事物,而形式是指事物的特征和属性。美是物质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是事物的本质和最高价值的体现。亚里士多德认为,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事物,也存在于人类的行为和思想中。他强调美是一种目标和理想,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亚里士多德对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和表达的活动,通过艺术作品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亚里士多德将艺术分为诗歌、音乐、绘画和雕塑等不同形式。他认为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悲剧”这个概念,认为悲剧是一种高尚而有益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引发观众的恐惧和怜悯来达到宣泄和净化的效果。 亚里士多德还对审美经验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感知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艺术作品可以获得审美的乐趣和体

验。亚里士多德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是对美的欣赏和理解。他提出了“审美快感”的概念,认为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可以获得一种愉悦和满足感。同时,亚里士多德还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件艺术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亚里士多德美学是对美的本质、艺术和审美经验的深入研究。他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物质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艺术是一种模仿和表达的活动,通过艺术作品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审美经验是一种感知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艺术作品可以获得审美的乐趣和体验。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生于当时属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Stagirus),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18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先入伊索格拉提斯的学校,接着转入柏拉图学园,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不久受邀去作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便返回雅典,在一个叫吕克昂的地方另办了一个学园,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Peripatetikos)。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次年亚里士多德病逝。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述据说有一千多种,已查到目录有360多种,涉猎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诗学、修辞学、植物学、动物学,还有《论灵魂》、《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志》等著作,内容不仅遍及当时的所有知识和学术,而且还为后来几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具有法典的地位。 同时,由于众多实验性科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带来了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即“分类”研究。他把科学分为三类:1)理论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等;2)实践性科学,如政治学、伦理学等;3)制造性科学,如诗学、修辞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也贯穿在他对某一学科的研究中。这个方法成为后来几千年各种科学研究的范式。作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其思维风格与柏拉图迥异。诚如罗素所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之不同。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他的作品是批判的、细致的、平凡的,而没有任何巴库斯激情主义的痕迹。柏拉图思想中的奥尔弗斯成份在亚里士多德里面被冲淡了,而且被掺进了一剂强烈的常识感。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探究-精选教育文档

亚里士多徳的自然教育思想探究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思想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产生是在马其顿兴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十分的重视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城邦的中 兴,他认为教育是政治正义的当务之急,城邦应该通过教育统并转变成为一个共同体系。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思想,就是想要实现理想的城邦,就需要公民能够参与政治。亚里士多德所定义 “公民”,指的是具有参与城邦政治活动权利的“人(古希腊的奴隶主)”。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教育的个人发展占主导地位, 教育的整体目标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理性充分发展。 (二)早期自然哲学背景。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热衷于从各种具体的物质存在的形态中寻找宇宙第一性的根源,所以,在早期的形态下,他们主要是探索世间万物的本源,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使亚里士多德在研 究和思考教育问题的同时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并从此决定了亚里士多德在自然教育思想上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这种思维方式, 使亚里士多德超越了教育自身存在的现象、空间、时间的限制, 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和持久生命力的教育命题:“教育应该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而发展”。 (三)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背景。

四)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源于雅典学校教育的实践, 是对古希腊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进行总体的概括。 为雅典人重视音乐, 他们认为音乐不仅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 欣赏力, 而且还能改变和塑造人的性格。 所以在通过雅典学校的 这一教育体系的实践, 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的教育理论的产生, 可以说,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根基 就是由此而来。 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自然”特指自然物, 是自身具有运动源 泉的事物。 自然哲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物的形式和形态, 里士多德通过对自然的研究和理解, 提出了导致事物运动变化的 原因,即质料因素、形式因素、动力因素、目的因素,形式、动 力和目的可以合成为形式因素, 与质料因素相对应。 亚里士多德 通过潜能与现实对这两种相对的因素进行结合, 他发现质料只是 潜能,只有形式才能是它成为现实的存在。 二)灵魂说。 他看来,灵魂就是生命的本源,灵魂既不是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所说的精细原子,也不是毕哥达拉斯( Dallas )学派的数目和谐,更不是柏拉图( Plato )的独立于躯 体之外的永恒不朽的东西,而是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 式,并将这种形式把灵魂分为三种: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 灵魂。这三种灵魂的自然学说的出现, 奠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 教思想的认识论和人性论的基础。 三、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 在整个西方的教育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的提出了教育 “效法自然”的原理,即是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 犹如一般的艺 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 已。按照亚里士在古代雅典的所有教育科目中 音乐是最为重要的学科, 因 灵魂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他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 因为在 BiGe

亚里士多德的审美与道德思想研究初探

亚里士多德的审美与道德思想研究初探 人的生活离不开审美与道德,审美满足人的情感,展现人的生命活力,道德为人类社会建构秩序;在审美中人可以展现自由的生命,而道德可以使人更加理性的生活,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审美与道德关系问题是自古希腊就有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美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对他的研究看,从审美与道德的内在冲突性与和谐性的人们最终找到一条通往幸福和谐之路。 标签:审美;道德;自由;价值 以往的观点认为,审美与道德二者是对立的,是感性与理性的对立、自由和自律的对立、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总之,审美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但是,这并不能构成审美与道德之间的障碍。因为,审美呈现给人的是自由的人生,而道德可以为人类生活确立价值目标和立法。确切的说,在审美中,我们更多的是在体验生命的自由,而在道德的约束下,我们则可以更加理性的生活,从而实现人生价值。道德为人类社会建构秩序,审美满足人的情感,展现人的生命自由。二者在存在内在性冲突的同时也存在着内在的和谐性。而当审美与道德处在真正自然和谐状态下时,才会使人性和人类完善,人才会走向真正幸福的自由。 一、历史的探讨——审美与道德 (一)赫拉克利特 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赫拉克利特那里就有提到审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从某种角度讲,他的道德观和他的审美观是一致的。他认为逻各斯是灵魂所固有的,是人的本质和天性,同时也是审美与道德的本质,是二者的必然性。同时,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审美不仅是一个感情把握的对象,也是一个理性把握的对象。这样,就赋予了审美以功利的内容。这就说明,审美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都具有同样的功利内容,这也是前苏格拉底时代的一大特征。 (二)苏格拉底、柏拉图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而知识的目的就是善”,“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以同一种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1〕这就是说,他主张美与善是统一的。他强调“知识与德行相统一、一致”的善的原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他认为“德行”与能力是等同的,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德行要基于与行为有关的事务的确切知识。这足以看出,苏格拉底所指的德行不仅指品德意义上的,而且是功能意义上的。他从人的道德品质方面进而到公民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他说“当一个好的领导者最重要的是怎样用人,要善于指派每个人去做最适当的工作”;〔2〕另一方面,道德又是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遵守的行为规范。“正义和一切其他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行为都是美而好的。”〔3〕这就是说,智慧是正义,是最大的善,正义即德行,所以说,智慧、知识就是善的,有道德的。这样,智慧、知识就是善的、美的。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doc

皖西学院 课题论文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悲剧的“灵魂”,情节的净化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摘要: 《诗学》是古希腊著名美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原名为《论诗》,据说是亚里士多德的讲义。有佚失,现存二十六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诗学》里亚里士多德表达了对艺术及悲剧的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而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由于史诗,因为——除了别的原因外——它能比史诗更好地实现严肃诗歌的功效和目的①。同时,亚里士多德也说明了决定悲剧性质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并指出,情节是悲剧的根本和“灵魂”②。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多次提出情节的重要性,并多次提到一个词“卡塔西斯”。对于这个词的解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张净化说,第二类主张宣泄说。我国学者朱光潜先生,也是主张净化说的,他也将“卡塔西斯”译为净化。但朱光潜先生的净化说,也包含有宣泄的意思。本文在净化说方面,以朱光潜先生的净化说为据。作为悲剧的“灵魂”——情节,从它的编制、设计,引发读者的怜悯和恐惧。使读者得到净化和宣泄,感受到悲剧美。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说过“《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③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情节净化

一、悲剧的定义 要了解悲剧,首先就要明确悲剧的起源。西方的悲剧艺术最早诞生于古希腊,它起源于古希腊人每年秋季举行的祭祀酒神的歌舞表演,及“酒神送”。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悲剧“是从即兴表演发展而来的,悲剧起源于狄苏朗伯斯歌队领队的即兴口诵。”④ 看到悲剧二字,第一反应就是悲惨的剧目。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悲剧并非指结局的悲惨,而是指严肃剧。亚里士多德最早对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⑤。而后人也大都认同这个定义,并延续至今。 鲁迅先生曾说过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到“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⑥。那么首先,悲剧要表现出“价值”让人感受到美好,而后再进行毁灭,令这种美好破灭。让人产生怜悯,让情感得以宣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体会到悲剧所带给人的独特美感。古往今来,无数学者都在研究悲剧美学,探索悲剧所能给人带来的美学感受。悲剧究竟如何归类,有何作用,能给人带来怎样的情感寄托、宣泄以及净化,都是众多学者一直在探讨研究的话题。作为美学范畴或妹的特殊表现形态的悲剧,一颗称为悲、悲剧性或悲剧美。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中那些肯定性的社会力量在矛盾斗争中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美学思想初探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美学思想初探 我最初探究亚里士多德,是因为他和他的老师柏拉图及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并称为“希腊三贤”的师生关系,还因为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还是古希腊伟大的美学家,他们的诗学和美学思想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誉为“古希腊诗学的双子星座”。 后来,我进一步探究才发现: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学园中表现的很出色的人,由于他的博学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最值得我敬佩的是他对老师尊重,但不只是崇拜。他在学术上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不顾老师讽刺他是“书呆子”。为了坚持真理和自己对美学上的信念,亚里士多德大胆批判了柏拉图贬斥审美快感的看法,却把审美快感与“幸福”这种有益于城邦的最大效用,与“至善”这种人生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联系起来。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美学思想。 1.美的有机整体性观念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里是最基本的观念就是――美的有机整体性。他根据这个观念断定:悲剧是希腊文艺中的最高形式,因为它的结构比史诗更严密;他根据这个观念断定:叙事诗和戏剧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情节结构而不是人物性格。他的理论依据是,以情节为纲,容易见出事迹发展的必然性,如果以人物性格为纲,就难免有些偶然的不相关联的因素。 “整一”,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所要求的,即“动作或情节的整一”。亚里士多德只强调过动作的整一,后来新古典主义者加上时间与空间的整一,合成所谓“三一律”,他们把动作的整一看成每篇诗只能写一个情节,不穿插附带的情节,这是从形式上看整一,忽略了内容上的内在联系。亚里士多德要求戏剧中的合唱队、音乐和语言等,一切都要服从整体。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还使用生动的比喻,把一曲乐调比作一个“城邦”,其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要各称其分,

艺术美学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1500—、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和美学 他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他的美学。他开辟了一个和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完全对立的体系。他承认艺术所摹拟的东西的真实性,肯定它的认识的意义;他承认艺术作品有陶冶性情的作用,肯定它的教育的意义;他承认美的事物给人以快感的享受,肯定它的审美的意义。他认为美的本质不能离开具体的美的事物,这就使得具体的研究艺术的法则成为可能和必要。 其美学思想主要在《诗学》、《修辞学》、《形而上学》以及《政治学》等著作中。 二、亚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 1、模仿的意义: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意味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专门讨论悲剧、喜剧和史诗的著作,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讨论艺术的著作。他把审美理论和艺术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因此他的美学思想就能富于具体的内容,易于避免唯心主义的空想,突破了他在《形而上学》中所建立的体系。《诗学》是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并为后世的美学和艺术学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 在《诗学》里,他专门谈对人的行为、事件的摹仿。研究重点已经转到摹拟的对象、媒质和方式上,重视从事物和人物的发展中表现出一般,表现出必然和可能了。他认为,诗是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来描写事情的。可然律”则指未发生的而有可能发生的事所遵循的规律,它内含必然律在悲剧中,他要求情节的安排,首先要合乎可然律和必然律悲剧可以虚构人物。他的观点、深刻揭示了艺术与现实和历史的关系。 2、.整一性:美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事物和人工制品,都是由于四种原因而存在:即,①质料因一一事物构成的物质性元素;②形式因一一事物的实现形状;③创造因——事物形成的动力; ④目的因一一事物形成后所要达到的效用。 因为善本身就是完美,所以事物内在的这种善的动因,实质上也是美的动因。事物发生、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根据是善,美只是外在形式。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美就是整一性”。 3、芳术的功能和悲剧心理学说 悲剧的丰人公的性格要略有瑕疵:要有过失”:才能与我们相似”。亚里 士多德强调悲剧的教化功能的思想,在当时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比较研究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比较研究 亚里士多德和先秦儒家都是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本文将对这两种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一、亚里士多德中道观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是指他认为真理和美德都在两个极端之间,而不是在极端之中。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中庸之道,避免过度和不足。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性的平衡,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二、先秦儒家中庸观 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是指他们认为,真理和美德都在中庸之中,而不是在极端之中。他们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中庸之道,避免过度和不足。先秦儒家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道德的平衡,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是一种道德的选择。 三、比较研究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认为真理和美德都在中间,而不是在极端之中。其次,他们都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中庸之道,避免过度和不足。最后,他们都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或道德的选择。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也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更注重理性的平衡,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更注重道德的平衡。其次,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更注重个人的选择,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更注重社会的选择。最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更注重个人的自由,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更注重个人的责任。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都是一种追求平衡的思想,都是一种追求合理的选择。虽然它们有一些不同之处,但它们的相似之处更多。它们都是一种追求真理和美德的思想,都是一种追求中庸之道的思想。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追求平衡,追求合理的选择,追求真理和美德。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教育思想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哲学思想涵盖了众多领域,涉及到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等诸多方面。其中,他的伦理教育思想也备受关注。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伦理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对后世哲学影响等角度进行浅谈。 一、亚里士多德伦理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最终目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生的最大目的就是追求幸福。幸福不仅仅是感性上的快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安宁与满足。个体通过实践的过程,达到自身的幸福,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2. 伦理品德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品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使个体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就需要对人进行良好的伦理教育。他认为,培养伦理品德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模仿和习惯这两种方式。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养成品德优秀的个体。 3. 人的理性是伦理行为的基础 在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是伦理行为的基础。人应该依据自己的理性来行使自己的责任。人用理性进行思考,

依照良好的道德规范来行事。在这个过程中,人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从而得到更好的表现。 二、亚里士多德伦理教育思想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教育思想对后来的哲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思想对于整个欧洲哲学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开创了德育教育的新时代 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人们的教育尚未被强调。他强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使后来的教育界意识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培养个体品德素质的方法,在今天的德育教育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2. 对社会道德与伦理的构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哲学强调了对每个人的德育。同时他注意到,社会道德与伦理具有不可分割、互为因果之间的关系。这种思想对于社会的道德建设、法律规则的制定以及伦理意识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结语 亚里士多德是伦理哲学的重要代表,他的伦理教育思想为后世哲学家提供了极大的启示。他提出了伦理品德的培养、理性对伦理行为的约束等理论,对于德育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伦理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珍视亚里士多德这位哲学家所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持续探索出更加成熟有效的伦理教育方法,以更好地促进我们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亚里士多德关于以音乐教育培养少儿道德品行的思想探析

亚里士多德关于以音乐教育培养少儿 道德品行的思想探析 [论文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少儿道德教育道德品行道德培养[论文摘要]在快乐中培养少儿的道德品行是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思想的道德目标。在审美通感的基础上,通过道德移情进行理性灵魂的德性活动,是音乐教育培养少儿道德品行的心理机制。“执中”为善、积习成德是音乐教育培塑未来道德公民的基本途径。 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理论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容,其中关于以音乐教育培养少儿道德品行的思想尤显突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是古希腊的一贯传统,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美善教育的基础,是少儿道德品行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在快乐中培养少儿的道德品行―音乐教育的道德目标 1.“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求实用,还是为了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这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也是他的音乐教育理论得以建立的前提。亚里士多德肯定了后者。他批评了教育功利论与实用论,认为“处处寻求实用是对自由大度胸怀的极大歪曲。‑}ycrms>并指出:“应当有一种教育,依此教育公民的子女,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y lcrns>“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既是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其道德价值指归。 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之前,音乐就已被纳人古希腊教育体系。但是,对音乐教育的作用,前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亚里士多德指出,以前人们设置音乐课程仅仅是为了闲暇时的消遣,音乐被视为自由人的一种休闲方式。他认为,仅把音乐作为消遣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只为竞赛而学习音乐或进行音乐技巧训练,因为那样无助于高尚品德的形成。他说:“音乐不宜以单一的用途为目的,而应兼顾多种用途。音乐应以教育和净化情感为目的’,pl(rzsa>。他进一步指出,音乐与三件事情相通,即“教育、娱乐和消遣”,并“显出全部三种性质’.L7(rne>。音乐直抒人们的胸臆,能使人产生比普通的感官快乐更为崇高的精神体验。人们或为“奥林帕斯的歌喉”激起灵魂的亢奋,或者性情通过这样那样的韵律得以改善,他提醒人们“应该察觉到音乐对性情和灵魂的陶冶作用’}f17(en9>。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少儿的道德品行,贯穿于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始终。 2.在快乐中育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要顺应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他按年龄把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0-?岁,主要是在家进行体格锻炼。第二阶段为7-14岁,主要是在学校接受道德情感教育。第三阶段是14-21岁,在学校进行智能培训。他认为,身体、道德情感和智能三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和训练。“应当首先关心孩童们的身体,尔后才是其灵魂方面,再是关心他们的情欲,当然关心情欲是为了理智,关心身体是为了灵魂。.}plc}ea>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美的心灵,锻炼强健的体魄是为了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因

亚里士多德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德育思想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育的前提、德育的特点、德育的目标、德育的方法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德育思想的四个重要维度。对其加以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对我们当代道德教育富有意义的启示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育思想;启示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博学的教育家。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兴趣”。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达到了古希腊的最高水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德育思想也是如此。本文试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德育思想作一个初步的梳理与分析。一者为我们较系统、深入分析透视现代西方学校德育提供参考,二者为我国应对当前德育的实践困境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亚里士多德德育思想的前提:道德可教 “德是否可教、德是否需教”这是自苏格拉底以来西方无数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标志着希腊道德哲学的开端”[1],亚里士多德对该问题的探讨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和智慧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重要标志,并由此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重要命题。在分析人是理性的存在物时,他用了潜能和现实这对范畴来解释[2]。他认为,潜能和现实是事物存在的两种方式。潜能是指具体事物中处于潜在状态的一种能力,它还没有获得现实;现实是存在着的事物自身或实现了自己本质或目的的事物。潜能变为现实,或者说潜能得到了实现,也就是事情完成了、达到了它自身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生成变化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潜在的有到现实的有。它不只是一种潜能,也不只是一种现实,而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过渡,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已潜在于起点之中。亚里士多德还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 报告人:崔孟军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西方德性伦理的源头,其对后世伦理学的贡献在于,既坚持道德的理性本质,又不是诉诸构建理性,而是主张与情感感受、行为相交融的理性。他认为,伦理德性帮助人们找到“合理原则”,使其行为合乎中道;理智德性使人触及普遍的本质,使人们的行为合乎完满德性。两种德性相辅相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德性理智德性 引言 公元前三百八十四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从他的家庭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 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他对变法和改革持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不宜改革。同柏拉图一样,他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因为城邦不仅是理性的产物,也是人们满足自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 德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要概念,被认为是个体品德的核心,是一个人个性与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着 重在表现为对目标的追求和人类最终目的的实现,并不是简单的道 德准则或法规的遵循。他讲到,德性可以分成两类:道德德性和智 慧德性。 1、道德德性 道德德性的核心在于道德美德,是人们必须具备的品质。亚里 士多德认为,道德美德包括勇气、节制、正义、仁慈、诚实、谦虚、快乐、公正等优点。这些美德在个体心灵深处自生自长,也是一种 对环境的回应,并通过实践来自我培养和成长。而在亚里士多德的 伦理学理论中,只有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才能被认为是具有德性的人。因此,在实现个体德性的构建上,道德德性占有核心位置。 2、智慧德性 智慧德性包括理性与智慧两个方面。这是指人们如何在生活中 思考和处理问题,以实现自己和社会的最大效益。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类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获得道德美德,还要不断的追求成长和 智慧,从而不断地超越自我。 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1、道德教育应该以培养“美丽灵魂”为目的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的根本目标是美丽灵魂,这体现的是一种 美的精神追求,教育应该以培养“美丽灵魂”为目标。这包括培养 人们具有高素质道德与品质,如勇气、诚实、正义、仁慈和公正,

这些道德美德是必需的,也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个体幸福的追求相关。因此,道德教育应该注重人的内在品质的发展,注重道德知识 与行为方式的培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 道德感受。 2、将人格培养与知识教育结合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认为,人类最终目的是不断的追求成长和 智慧,因此,人格培养与知识教育应该结合起来。这包括培养人们 积极的人格特征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同时培养出各行各业人才,为 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3、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认为,德性的培养不能是“一刀切”的,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与差异。因此,道德教育应为每个人量身定做,注重个体差异,个性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各种培养活动 应根据人的实际情况,按照各自的需求和兴趣来开展。 4、注重实践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认为,德性必须通过实践来培养,只有在 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深度和稳定性。因此,道德教育应该把实践作 为核心培养方式,注重行动和实践的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道 德主义的真谛。 5、注重道德导师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导师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学生走正道。传统的义务导师制度代表了道德导师的作用,而现代的Mentor,在职业教育中充当着道德导师的角色。因此,对于当代道德教育, 导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导师扮演着榜样的角色,教育者所传授 的道理,并没有实际的效果,如果不由导师带领他们走向成功和充实。导师的作用是关键的。

儒家和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探析

儒家和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探析 摘要 任何规范的伦理学都可被大致区分为道德要求、道德理由以及用于支撑理由的存在论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等层面。作为美德伦理学可资采用的两种伦理学范式,亚里士多德主义和儒家伦理分别提供了以“最高善”和“道”为宗旨的道德理由。进一步地,前者通过诉诸本性/自然学说和灵魂学说,后者通过诉诸“天命”观念和“心性”观念,描述了相关的存在图景和心灵结构,为各自的道德理由奠定基础。 一、比较的可能 严格说来,“美德伦理学”(virtueethics)是一个只可能在现代语境中才会出现的概念。对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古代思想家来说,尽管是从行为者内在品质的角度出发,从美德与人的自我完善的关系出发来讨论道德问题,然而在他的头脑中,绝无可能出现一个专门的“美德伦理学”概念。因为,以上述方式进行的道德哲学探究,在他看来,就是“伦理学”本身,而不是与其他类型相对应的一个伦理学分支。我们之所以常用“美德伦理学”来称呼亚里士多德主义,恰恰是我们的道德观念接受了(至少经历了)启蒙时代以康德主义、功利主义、休谟主义等立场为代表的规则伦理学(ruleethics)的洗礼之后的结果。正因为在我们的思想脉络中,已经存在这些更强调行动指导功能、更强调正确行动的必然性与义务性的道德理论,所以,当有所反思并回顾

伦理学史时,我们才会特别在意古代思想的不同之处,并以其中尤为突出但在现代道德哲学中却日益边缘化的关键词——“美德”——来界定这种伦理学。 把亚里士多德主义视作“美德伦理学”的典范,还只是西方伦理学的内部问题。毕竟,现代西方学界所讨论的美德伦理学,很大程度上确实是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重新发现与开掘。但是,若要引入中西比较的维度而将中国的儒家伦理思想也视为“美德伦理学”,则可能需要更多的谨慎。一方面这是因为,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并没有西方启蒙以降的现代道德哲学意义上的“规则伦理学”。因此,将儒家伦理思想视作“美德伦理学”,在根本上,就不可能是中国伦理思想进行内部比较或对照的结果。毋宁说,这种看法是在西方学界的美德伦理学概念出现并形成规模之后,引入中西比较的维度而得到的映射产物。与西方伦理学内部出现的“现代道德哲学(规则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美德伦理学)”的直接对应关系相比,“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美德伦理学)—儒家伦理学(儒家美德伦理学)”的映射关系显然具有跨文化的间接性。另一方面,纵然我们在宽泛意义上理解“规则伦理学”,将其定义为一种注重和强调规则的核心地位并试图构建普遍必然的行为规则的道德理论,从而可以大致地将(比如说)中国的法家思想看作一种规则伦理学的可能形态,我们也依然不能将儒家伦理完全等同于美德伦理学。因为,即便在儒家伦理内部,也包含着规模庞大的关于行为礼数与行动原则的观点。《礼记》明确告诫人们:“道德仁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