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TCI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I相关概念简介

镇静镇痛药的协同作用

丙泊酚和阿片类药物在镇静催眠和 抗伤害性刺激方面有协同作用 低浓度阿片类药物同镇静药物协同 作用较明显,较高浓度时则不明显


如需减浅麻醉深度,推荐先降低阿 片类或其它麻醉药物用量,然后调 整丙泊酚TCI 浓度
丙泊酚TCI的临床应用

丙泊酚 (Propofol MCT/LCT)来自–––
丙泊酚TCI的临床应用
不同年龄组意识消失时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浓度的EC50和EC95
丙泊酚TCI的临床应用

苏醒期镇静下拔管


术毕将丙泊酚血浆靶浓度降至1- 1.5μg/ml
拔管时病人必须病人循环稳定、自主呼吸恢复满意、呼吸 道保护性反射恢复并且确认肌松作用已经完全逆转
– –
优点:可减轻剧烈的咳嗽反射,避免过度的交感神经兴奋


诱导过程要密切观察和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丙泊酚TCI用于特定人群

ASA III-IV 级成年病人麻醉

代偿期肝肾功能不全病人的丙泊酚半衰期和清除率与肝 功能正常者相似 丙泊酚TCI 应用于终末期肝功能衰竭,肾衰竭病人时应 降低靶浓度

丙泊酚TCI用于特定人群

小儿手术麻醉的TCI 使用

小儿丙泊酚药代动力学与成人差异较大,且年龄越小差异越 明显。小儿行靶控输注丙泊酚不宜简单应用成人药动学模型, 建议应用小儿药动学模型的TCI 系统。 在低体重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严重系统性疾病患儿麻 醉中的应用应格外慎重。 在ASAⅠ级以上小儿的临床麻醉中应用靶控输注丙泊酚时, 应特别注意丙泊酚的呼吸抑制和心血管抑制作用,在麻醉诱 导或维持时可适当降低靶浓度
丙泊酚TCI的临床应用

预防术中知晓

麻醉维持期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应以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效 应室浓度作为有效的参考指标。
使中国人群意识消失的丙泊酚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EC50) 为2.2μg/ml,95%的药物有效浓度(EC95)为3.2μg/ml。 年龄每增加10岁,意识消失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C50和 EC95亦随之分别下降了7.5%和13.6%。 推荐使用各种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并且可适当伍用苯二氮卓 类药物或吸入麻醉药


丙泊酚TCI用于特定人群

小儿手术麻醉的TCI 使用

单纯丙泊酚诱导时血浆靶浓度为4-6μg/ml, 待患 儿意识消失后丙泊酚血浆靶浓度降至3-3.5μg/ml 小儿丙泊酚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较大,故建议采 用麻醉深度监测设备以指导目标浓度的精确调控


丙泊酚的注射痛易导致小儿严重躁动,应采取措 施减少注射痛,预防和减少躁动的发生。
丙泊酚TCI用于特定人群

肥胖病人手术TCI 使用

肥胖病人和非肥胖病人丙泊酚的初始分布容积没有差别,没 有确切证据表明麻醉期间丙泊酚在肥胖病人体内有蓄积现象 肥胖病人应用丙泊酚TCI 时建议输入体重修正值,体重修正 值=理想体重+[0.4×(实际体重-理想体重)] 肥胖病人应注意心肺、肝肾功能情况,并做好困难气道插管 和防反流误吸的准备
丙泊酚TCI的临床应用

维持期用法用量

麻醉维持期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为3-6μg/ml


根据手术刺激强弱、病人反应等调整靶浓度
应配伍使用阿片类药物,丙泊酚靶浓度1.5-3.5μg/m 时, 成年病人对疼痛刺激无反应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 EC50为 2.2-4.4 ng/ml, EC95为2.3-6.0 ng/ml

丙泊酚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完全。丙泊酚TCI 操 作简单,易于调控
Marsh模型(1991)应用最广泛,但未考虑年龄因素 Schnider模型(1998)更适用于老年人 两种模型均经过大量研究验证,临床应用令人满意

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
– – –
丙泊酚TCI的临床应用

诱导期用法用量

单纯丙泊酚诱导时血浆靶浓度一般设定为 4-6μg/ml 复合用药诱导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可设定为 3-3.5μg/ml


待病人意识消失后丙泊酚血浆靶浓度降至 2.5- 3.5μg/ml
丙泊酚TCI的临床应用

诱导期低血压的防治

保证输液通道的安全有效

– –
诱导过程中应适度补充血容量
根据血压变化适时调整丙泊酚血浆靶浓度 必要时合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是以药代动力学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为指标, 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输注速率,从而达到所需要的麻醉、镇静 和镇痛深度的技术

TCI应用的优势

– – –
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麻醉水平更易控制 从麻醉复苏更迅速 减少麻醉医师的工作负荷
TCI相关概念简介
计算速率
输注控制计算 药代动力学
静脉注射泵
实际速率 输注
目标浓度
血浆浓度
麻醉医师
监测
手术患者
TCI相关知识
TCI相关概念简介

血浆和效应室浓度




根据靶控部位的不同,TCI 可分为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两 种靶控方法 效应室浓度能更直观的反应药物作用于效应室(中枢)的情 况,但开始时血药浓度波动较大 血浆浓度间与药物作用存在滞后,因此起效时间长,但血流 动力学较为平稳 维持给药期间这两个浓度非常接近,研究表明这两种靶控方 法均安全有效,均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总结

丙泊酚靶控输注具有多种优势,更便于临床应用 在麻醉不同阶段采用不同靶浓度,预防不良反应 针对特定人群需要个性化调节靶浓度,密切监测 丙泊酚TCI 使麻醉从诱导、维持到苏醒成为一个连续 过程,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谢 谢 谢 谢
TCI相关概念简介

时-量相关半衰期:

指静脉输注维持血浆药物浓度恒定时,在任一时间停止输注,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50%所需的时间
时-量相关半衰期不是一个常数,往往随药物输注总量的变化 而改变 舒芬太尼持续输注2小时时量相关半衰期为20分钟,而10小 时为60分钟,丙泊酚的时量半衰期与之类似 时-量相关半衰期可定量描述多房室模型药物的分布和消除特 征,对于指导准确、合理地使用静脉麻醉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气管拔管后停丙泊酚TCI,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直至病人 意识恢复
丙泊酚TCI用于特定人群

ASA III-IV 级成年病人麻醉

诱导和维持时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应该酌减, 建议采用“分步TCI”的方法给药 降低初始血浆靶浓度(如1μg/ml),每隔1-2 分 钟增加血浆靶浓度0.5-1μg/ml,直至病人意识 消失后行气管内插管
靶控输注丙泊酚 静脉麻醉的快捷指南
BFP 医学部
内容


TCI相关概念简介 丙泊酚TCI的临床应用及推荐意见
– – –
诱导期及低血压防治 维持期其术中知晓预防 苏醒期镇静下拔管 ASA III-IV 患者 儿童手术 肥胖病人手术

丙泊酚TCI在特定人群中的使用
– –

TCI相关概念简介

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