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19世纪末,城市空间的组织基本上延续着由文艺复兴后形成的、经巴黎美术学院经典化并由豪斯曼巴黎改建所发扬光大和定型化了的长距离轴线、对称,追求纪念性和宏伟气派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经济利益的过分追逐,出现了死板僵硬的方格城市道路网、笔直漫长的街道、呆板乏味的建筑轮廓线和开敞空间的严重缺乏,因此引来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组织的批评。因此,1889年西谛出来的《城市建筑艺术》一书,就被人形容为“好似在欧洲的城市规划领域炸开了一颗爆炸弹”,成为当时对城市空间形态组织的重要著作。
西谛考察了希腊、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优秀建筑群的实例,针对当时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忽视城市空间艺术性的状况,提出“我们必须以确定的艺术方式形成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我们必须研究过去时代的作品并通过寻求出古代作品中美的因素来弥补当今艺术传统方面的损失,这些有效的因素必须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这也就是他的这本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西谛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各泪构成要素,如广场、街道、建筑、小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揭示了这些设施位置的选择、布置以及与交通、建筑群布置之间建立技术的和宜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空间活动的有机构成。西谛在当时强调理性和深受启蒙思想影响而全面否定中世纪成就的社会思潮氛围中,以实例证明并肯定了中世纪城市建设在城市空间组织上的人文和艺术成就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中世纪的建设“是自然而然、一点一点生长起来的”,而不是在图板上设计完成了之后再到现实中去实施的,因此城市空间更能符合人的视觉感受。而到了现代,建筑师和规划师却只依靠直觉、丁字尺和罗盘,有的对建设现场的状况都不去调查分析就进行设计,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满足于僵死的规则性、无用的对称以及令人厌烦的千篇一律。”
西谛也很清楚地认识到,在社会发生结构性变革的条件下,“我们很难指望用简单的艺术规则来解决我们面临的全部问题”,而是要把社会经济的因素作为艺术考虑的给定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来提高城市的空间艺术性。因此,即使实在格网状的、方块体系下,同样可以通过对艺术性原则的遵守来改进城市空间,使城市体现出更多的美的精神。西谛提出,在现代城市对土地使用经济性追求的同时也应强调城市空间的效果,“应根据既满足经济又能满足
艺术布局要求的原则寻找两个极端的调和”“一个良好的城市规划必须不走向任一极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应当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而在次要地区则可以强调土地的最经济的使用,由此而使城市空间总体上产生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