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47-美国西部自驾行(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9
G -747
pps 制作glm Johnyao 图文
音乐:.在呼唤(
7)
2/39
出了拉斯维加斯取道93号公路,45分钟以后就到达我们今天的第一站:胡佛水坝(Hoover Dam )。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政府就开始计划在科罗拉多河上修建大坝,以避免每年春夏两季,上游的洛基山脉溶雪而引发的河水泛滥。

这个计划于1928年国会通过巨石峡谷工程法案(Boulder Canyon Project Act )后正式上马。

大坝于1931年破土动工,经过4年的施工建设于1935年9月30日由当时的富兰克林。

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 )总统主持了竣工仪式,比预期提前了2年完成。

7
在抵达坝区之前的1公里外有一个检查哨,盘查所有通过的车辆,
那些荷枪实弹的检查人员威风凛凛但问起话来却非常客气,一看我们
就是“胡哥”“宝哥”派来的人,所以简单地“寒暄”几句后就放行了,临了还祝我们一天好心情呢。

但也由此可见胡佛水坝对于美国西
南部的重要性。

由于坝顶不允许任何车辆停留,所以只好花7美金把车停在停车场
步行前往。

一出停车场,胡佛水坝就气势磅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真是难以想
象美国人在将近80年前就有能力完成这样宏伟的建筑。

3/39
4/39
据资料介绍,大坝高221.3米,长379.2米,地基厚达201.2米,顶宽13.7米,一共浇注了26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这足以铺注一条从旧金山到纽约市横贯全美国的双车道公路,所以它是美国最大的水坝,并有沙漠之钻的美誉,也在1994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评为“美国7大现代土木工程奇迹”之一,它还是“
20世纪全球十大工程”之一。

5/39
站在大坝的顶部俯瞰200多米以下的科罗拉多河除了震撼之外多少还可能有点眩晕,而我在按下快门的同时想的却是:这底下就是美国绝密的军事基地“7
区”的总部吧,一会下去参观会不会邂逅“威震天”和“大黄蜂”还有那神奇的“火种源”。

美国政府特地为112名不幸牺牲的大坝建设者树立了一座纪念碑,每一个人名都恭
恭敬敬地镌刻在黑色的大理石上,以供世人景仰,这充分体现了美国“人文主义”的
社会价值观,“以人为本”说到了更做到了。

大坝开工正值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
时期,当时的胡佛总统为了化解经济困境和加速西南部地区的开发,动用了5000名工
人兴建,于是成千上万的失业工人拖家带口来到这荒漠腹地,赚取每天4-5美元的工资,日以继夜地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工人因此死于爆破意外,一氧化碳中毒以及热
衰竭等事故和疾病。

正如纪念碑上所写:“他们用生命之水浇开了沙漠之花”。

6/39
7/39
胡佛水坝原来又称为巨石水坝(Boulder Dam ),它从立项到建设过程中都得到了采矿工程师出身的胡佛总统鼎力支持,事实证明水坝的建成对于抗洪蓄水,农田灌溉,周边城市可靠的电力和水源供应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为了纪念这位倡导者的杰出贡献,美国国会在
1947年将水坝永久定名为“胡佛水坝”。

8/39
这座70层楼高的大坝证明,260多万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可以让汹涌的科罗拉多河永远地平静下来,这也形成了一个西半球最大的人工湖,它拥有3亿5千万立方米的库容,相当于科罗拉多河2年的流水量。

站在坝顶眺望这长达180公里的人工水库,碧波浩渺,一眼望不到边,真是颇具“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观和大气,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美驰名的休闲度假风景区,每年可以吸引
900万名的游客。

而面积广大的人工湖之所以叫“米德湖”是为了纪念当时国家垦务局(Bureau of Reclamation)(美国内政部辖下的一个部门,负责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的局长艾武。

米德博士(Dr. Elwood Mead)。

这位世界级著名的水利专家最先为怀俄明州撰写了第一部“水法”,如今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和纽西兰等国家的水法都是以此为蓝本的。

1924年他被任命为国家垦务局的第一任局长,负责胡佛水坝的施工建设直到他1936年去世。

这块纪念碑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这位伟大的工程师,他的名字和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一起永远被后人铭记。

9/39
“胡佛水坝”的参观门票分3种:8,11,30美元,我们选择了11元的那个,除了参观游客中心以外还可以下到520英尺坝底的发电机厂房。

在发电机厂房里阵阵的轰鸣
声不绝于耳,导游解说那是湍急的科罗拉多河水正在我们脚下的大型水管中奔腾,那好似千军万马呼啸而过的气势连我们脚下的平台都在颤抖。

10/39
水坝底部一共有17台混流式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可达2080兆瓦,每年可向周边的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
福尼亚洲等地区输
送42亿千瓦时的强大电力,足够150万人的使用。

11/39
12/39
站在大坝顶上向下游望去,就可以看到这座即将完工的胡佛大桥,它长达579米,主跨长329米,耗资1.6亿美金,建成后将是西半球最长的混凝土拱桥。

有了它就可以关闭绕行在坝顶的公路,只让游客步行参观停留,也大大降低了水坝受到恐怖袭击的风险。

预计2010年9月竣工后,在距离河面271
米的高度欣赏胡佛水坝,那肯定是一个绝佳的视角。

胡佛水坝1935年建成后就对普通民众开放了,到今天已经接待了超过3500万名的各国游客,它也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性的地标建筑”(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匆匆2个多小时的游览让我们对大坝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从所见所闻中我们惊叹其工程的浩大,施工的艰辛,设计的巧妙,胡佛总统的高瞻远瞩,米德博士的专业水准还有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

这座水坝其实就是一座丰碑,它记载着美国人民在那艰难困苦年代共同奋斗,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13/39
只要一过胡佛水坝,就离开了内华达州(Nevada)进入了亚利桑那州(Arizona),沿着93号公路继续向前,我们要赶往400公里以外的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忽然听到自己漫游的手机有接收短信的提示音,赶紧拿出来让“领导”审查,没想到“领导”很认真地念道:“亚利桑那移动欢迎你!”。

其实那条短信是来自纽西兰的,和我呆久了,这“领导”的幽默感倒是见长啊。

14/39
美国的公路又直又长,好像几十公里都不带拐个弯儿的,在这种道路上驾驶非常容易疲劳。

将近2个小时以后我们到这个加油站休息,加油,“放水”。

这家油站也很有意思,明文规定“不在此消费不能使用站内厕所!”,其实这么广袤的荒原,一“着急”不就都“因地制宜”了?但是以后几天的旅程证明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文明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15/39
美西地区地广人稀,人们居住得都很分散,一个学校的学生可能来自方圆几十公里的地域范围,这辆校车的出现充分体现了美国“以人为本”“一个不能少”的人文主义社会价值观。

16/39
17/39
下午4点半我们到达威廉姆斯市( Williams, Arizona),这里号称是“大峡谷的门户”。

小城一没高楼二没广场,但整洁干净,加油站,银行,快餐店,汽车旅馆错落有致,人口只有3000多,是一个非常宁静的小镇,牌楼上写的“1881”很有可能在告诉人们那一年就有人在此定居了吧。

我们一到就立刻“扑”进了麦当劳叔叔的怀抱,为了赶路没吃午餐的我们很快将2个套餐一扫而光。

亚利桑那州时间比内华达州还快1个小时,这里距离大峡谷还有100公里,估计到那儿怎么也要快6
点了吧。

一路开过来云层是越来越厚,太阳很早就“下班”了,也不知道一会儿到大峡谷那里的天气会怎样?
18/39
我们果然于下午6点抵达大峡谷,在公园门口的标志碑前不少游客特地停车合影留念。

这一家三代同游其乐融融,把一张全家福演绎得生动活泼,看着就让人羡慕,我也忍不住按下快门留住这温馨时刻。

我们跟着车队缓缓前行来到入口处,一辆普通轿车不计人数只收取25美元,而且还是7天有效。

大峡谷面积大,景点多,一两天肯定玩不完,难得公园管理处想得如此周到。

我们最前面的一辆车不知什么原因搞了将近10分钟才通过售票处,这其间,前
后所有的大小车辆都静静地等待着,自始至终没响过一声不耐烦的喇叭。

我和老婆都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通过售票处后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感叹这优秀的国民素质。

19/39
我们到达得确实有些晚,游客访问中心已经下班了,好在这些图文并茂的告示牌完全可以“指南”,于是我们挑了一条最短的健行步道去见识一下壮观的大峡谷。

20/39
在健行步道上没走10分钟,一个拐弯,眼前就豁然开朗。

原本那些曾经读到过的文字叙述,看到过的照片视频全都没能描绘大峡谷真实的神韵,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又岂是世上的语言和文字所能表达的呢,而我这平庸的图片也只勉勉强强捕捉了千万分之一。

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后就是亿万年的沧海桑田,人类短暂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远处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一定是位自然的敬畏者,他用“五体投地”谦卑的姿势尝试着记录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磅礴气势。

美国人把宠物也看作是自己的家庭成员之一,举家出游也不忘了带着它们,更何况是来这举世闻名的大峡谷,多么难得让它们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又岂能轻易放过。

健行了1个多小时,但我们身边大峡谷的景色变化却是并不明显,这将近3000平方公里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很难在短时间里一窥全貌的。

凭栏远眺,在这仿佛地球的边缘,世界的尽头,面对万丈深渊,亘古鸿沟,那种一眼望尽沧桑,庄严神圣,静穆深刻的风景不但强烈地冲击着视觉,更震撼着心灵,绝对是一生一次不可错过的难忘体验。

因为今晚的住宿地是在250公里以外的凯延塔(KAYENTA),所以我们不得不告别大峡谷。

64号公路在国家公园里蜿蜒前行,有壮美的峡谷风景相伴左右,还真有些“古道西风瘦马,人在天涯”的意境呢。

突然间夕阳挣脱了云层的束缚,将余晖映照在悬崖峭壁之上,我们毫不犹豫地停车抓拍,捕捉这夕阳的完美谢幕,那一刻真的美极了,美得让人不舍,美得让人窒息。

真是“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姚先生说的“凯延塔”是不是也叫“守望塔”?我2005年去的时候拍的,
我们那天去时,本来天气阴沉沉的,风也很大。

但幸运的是,到傍晚夕阳穿破云层横扫了过来。

幸亏我们还没走,有幸拍到了夕阳下的大峡谷。

让我班门弄斧一下,贴
再贴一张下午拍的,中间是科罗拉多河。

非常非常感谢您精彩的补充,大峡谷的夕阳和壮阔在您的镜头中一览无余,为我的这篇习作增色不少。

谢谢!
“凯延塔”不是“守望塔”,它是大峡谷国家公园250公里以外的一个小镇,离“纪念碑谷”很近。

这也是我马上要展开说明的内容。

您说的”守望塔“应该是大峡谷公园里的一个观景点,叫”DESERT POINT“,我们这
次有路过,但是当时天已经全黑了,所以也是非常遗憾的一点。

后面行程中的“纪念碑谷”,“拱门国家公园”,“马蹄湾”,“羚羊谷”如果您去过也希望您继续帮我补充,每个人的视角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以图会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吧,再次感谢!
我们在沉沉暮色中一路狂奔,GPS指示右转,于是拐进了一条土路,行驶了1。

5公里以后又要求我们转上另外一条林间小道时,我一脚踩下了刹车,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环顾四周,只见两边古木参天,道路崎岖不平,很多树木甚至有被火烧过的痕迹,不远处一个废弃的看林人的木屋看上去阴森森的,头顶上不时还有乌鸦“不怀好意”地“哇,哇,哇”叫着飞过,前后没有一辆其他的车辆,雪亮的车灯显得惨白惨白的。

顿时一种恐惧感袭来,手脚冰凉,头上冒汗,心里发毛。

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副驾驶座上的“领导”“大吼”一声:“快,原路返回!”。

结束了这“惊魂15分钟”,回到64号公路上我们才长出了一口气。

所以,千万不要完全相信GPS,这段经历也为3天后我们返回路上的另一段有趣经历埋下了伏笔。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洲际公路上以不低于100公里的时速疾驰是一种极其难忘的驾驶经历,身后没有跟车,前方没有来车,只有我们这辆“大佳美”在路上呼啸而过,车窗外是黑漆漆无垠的荒原,失去了伴随者和参照物,孤独的我们仿佛是在开往一个永远无法到达的目的地,有时甚至怀疑路标的真实性,时间在这漫漫的长夜流逝得是如此缓慢。

亚利桑那时间午夜12点我们终于赶到了KAYENTA,找到预定的HOLIDAY INN酒店打开房门,那两张大床真的倍感亲切,在路上奔波了10多个小时,700多公里,现在
借姚大宝贴,再来几张大峡谷的落日
即将落山
半遮面
全部落下
看您到大峡谷了,也顶一张峡谷照片。

我没有急着赶路,是住在Tusayan(就是价格贵了点,随让那里离大峡谷近那,连汽油都比其他地方贵10%)。

第二天去的大拐
请留意收看第8集glm制作2011.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