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大作业答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下是解释实际工资粘性的理论有:(ABD)(第七章)

A. A. 效率工资论

B. B. 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C. C. 长期合同理论

D. D. 隐性合同论

2.自然失业率在计算过程中应包括(BC )(第六章)

A. A. 周期性失业

B. B. 摩擦性失业

C. C. 结构性失业

D. D. 非自愿失业

3.以下属于财政政策的是(CD )(第五章)

A. A. 收入政策

B. B. 支出政策

C. C. 银行加息

D. D. 投资津贴政策

4.以下哪些是属于经济波动根源中的政策变量(ABCD )(第三章)

A. A. 政府购买支出

B. B. 转移支付

C. C. 自发税收

D. D. 税率

5.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禁抄袭!

以下各项中哪些是宏观经济目标(ABCD )(第一章)

A. A. 经济增长

B. B. 物价稳定

C. C. 充分就业

D. D. 国际收支平衡

6.

在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情况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各货币政策工具间的协调配合。上半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9210 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13600 亿元。截至 6 月末,央行票据余额约为 2.4 万亿元。(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在国际收支总体上继续保持较大顺差的背景下,为把好流动性总门,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2011 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银行体系多余动性的功能,分别于 1 月20 日、2 月24 日、3 月25 日、4 月21、5 月18 日和 6 月20 日6 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率各0.5 个百分点,累计上调 3 个百分点。

2011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 2 月9 日、4 月 6 日和7 月7三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 年期存款基准率由 2.75% 提高到 3.50% ,累计上

调0.75 个百分点; 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 5.81% 提高到 6.56% ,累计上调0.75 个百分点。适时上调存款基准利率,对于稳定通胀预期、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发挥了积作用,对于巩固房地产调控效果、优化资金配置、居民财富保值等具有积极意义。

----摘自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背景,回答以下问题:

(1)您认为上述材料表现出来的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央行经常使用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是哪些?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利率

(2)上述材料中,中国人民银行分别采用了哪些货币政策,请分别分析每一项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可从整个社会、商业银行、企业、个人等角度出发思考。

(第五章)

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是指客户(持票人)将没有到期的票据出卖给贴现银行,以便提前取得现款。一般工商企业向银行办理的票据贴现就属于这一种。

转贴现是指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转贴现一般是商业银行间相互拆借资金的一种方式;

再贴现是指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人民银行的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为。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信用业务,是中央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而运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7.

计算(综合多章内容)假设货币需求为:L=Y-100R,货币供给量为:M=2000,价格水平P=4,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函数为:I=500-20R,税收T=100,政府购买支出G=100。(1)IS曲线表达式。

IS方程:

Y=AD

=C+I+G

=100+0.8Yd+500-20R+100

=100+0.8(Y-100)+500-20R+100

=620+0.8Y-20R

0.2Y=620-20R

Y=3100-100R

(2)LM曲线表达式。

LM方程:

L=M/P

Y-100R=2000/4

Y=500+100R

联立IS和LM方程,即可得,

500+100R=3100-100R

即:200R=2600

R=13

I=500-20R=240

???? Y=500+100R=1800

(3)计算均衡利率、国民收入水平和均衡投资水平。

L=M,y=2000+100r,又y=c+i+g,y=3500-100r,r=7.5 y=2750 i=350

(4)计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边际消费倾向MPC=0.8, 乘数=1/(1—MPC)=1/(1-0.8)=5

(5)使用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计算,当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到120时,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将增加多少?

经济的总需求函数:R=13,M=2000代入M/G=Y-100r,得2000/120=Y-100*13

Y=1316.67

8.

计算(第三章)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直接税TA=250

(1)求均衡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固定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3)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如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来实现这个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需要多少数额?

(1)由题设,知

由均衡条件,有

解得Y=1000(10亿美元)

(2)直接利用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3)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ΔY=1200-1000=200。

①增加政府购买(10亿美元)

②减少税收(10亿美元)

③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税收各200(10亿美元)

9.

计算(第二章)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2009和2010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

?

求(若有小数,请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两位):

(1)分别计算2009年和2010年的名义GDP。

(2)以2009年为基期,2010年的实际GDP为多少?

(3)以2009年为基期,计算2010年的GDP平减指数。

(4)以2009年为基期,计算2010年的消费品价格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