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陈静学号:514113001875

摘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明,人口的转移和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经济活动的集聚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则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面对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市场和政府的职能作用。而且,在城市化的道路选择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城市“量”的扩张而且要强调城市“质”的提升,我国多年来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的城市化模式所造成的小城镇“有城无市”现象以及耕地资源的粗放使用、环境问题恶化等问题应引起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1.城市化的概念和含义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全球性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突出表现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与聚集。然而,人口的聚集以及由此而形成了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是不是城市化的全部内涵?换言之,一国城市化程度是否只是通过该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即可?我们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或重要前提;而“经济活动的集聚”则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才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城市化与人口集中。城市化首先必须表现为一个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和集中的过程,具体说就是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或者说表现为一国人口从平面无限分散向有限空间集聚的过程。

第二,城市化与“经济活动的集聚”。尽管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但是它却不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作为城市化,必然还是一个经济活动和资源要素集聚的过程。

第三,城市化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不管是人口的集聚,还是经济活动的集聚,城市化的本质是通过追求聚集效应而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城市现代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国内外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教训: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符。

拉美国家的问题则是过度城市化。拉美一些国家过于强调市场机制,奉行土地私有制,加剧了农村的土地兼并,迫使大量农民破产而涌入城市。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水平,是“过度城市化”的典型代表。

2005年,经济发达的北美和欧洲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80.8%和73.3%,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7.6%。

图1.巴西过度城市化

南亚国家:在大都市周围形成低水平的城乡连绵区域。

非洲国家: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加剧城市贫困。

然而中国同时面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一、发达国家的问题:贫富差距引起社会矛盾;全球化、信息化的城市升级需求与现状沉重的社会负担之间的矛盾;涣散的社会价值观导致的社会生产力下降。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贫困问题,三农问题;城市低水平劳动力安置问题;土地资源流失和污染问题;教育体制和政体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图2 中国特色的“民工潮”现象

因此,在城市化道路选择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体数量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到诸如环境质量、收入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住房条件、服务设施、工作生活质量、教育程度、社会安全、福利水平等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城市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真正受益者。

3.总结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借鉴国外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首先,汲取一些国家城市无序扩张在资源和环境上付出巨大代价,一些国家过度城市化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一些国家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形成大片城市贫民区等深刻教训,少走弯路;其次,要学习一些国家针对问题适时实施以城乡规划为主题的公共干预政策,一些国家以都市圈为核心的空间聚集发展,一些国家注重缓解大都市地区过度集聚、消除城乡差距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成功做法,科学确定中国的城市化方针和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