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锂离子电池的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5 锂离子电池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可充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3、掌握纽扣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电极的制备工艺及纽扣锂离子电池的装配

4、掌握锂离子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可充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充电时锂从氧化物正极晶格间脱出,锂离子迁移通过有机电解液,嵌入到碳材料负极中,同时电子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到碳负极,保证负极的电荷平衡;放电时则相反,锂从负极碳材料中脱出回到氧化物正极中。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反应通常可简单表示为(正向反应为充电过程,逆向反应为放电过程,其中 Me 为过渡金属,如Co、Mn、Ni等):

Li x MeO2+ 6C →MeO2+LixC6

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正负极间嵌入脱出往复运动犹如来回摆动的摇椅,因此这种电池又被称“Rocking-chair batteries”,即摇椅式电池。锂离子充放电的原理与结构示意图:

图1.5.1 典型的锂离子电池示意图

下面以尖晶石型LiMn2O4为正极材料、富锂层状石墨为负极,叙述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

(1)正极

放电时,正极从外部电路获得电子,锂离子嵌入正极材料,部分Mn 4+被还原为Mn 3+;充电时,正极把电子释放给外部电路,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进入电解液,电极反应为

+-x 24x+y 24Li Mn O +yLi +ye Li Mn O 放电

充电

(2) 负极

放电时,负极石墨层间的锂离子脱嵌进入电解液,电子通过外电路释放,充电时,负极从外部电路获取电子,锂离子嵌入石墨层间,相应的电极反应为:

++-z z-y Li C Li C+yLi +ye 放电

充电

对于磷酸钛锂的充放电反应是在LiTi 2(PO 4)3和Li 3Ti 2(PO 4)3两相间进行的,充电时Li +嵌入LiTi 2(PO 4)3中转化为结构相似的Li 3Ti 2(PO 4)3,放电时Li +从Li 3Ti 2(PO 4)3中脱出形成LiTi 2(PO 4)3:

充电反应:+-2433243LiTi (PO )+2Li +2e Li Ti (PO )−−−→充电

放电反应:+-3243243Li Ti (PO )LiTi (PO )+2Li +2e −−−→放电

锂离子插入和脱出磷酸钛锂结构的过程中,电压维持在2.5V 。

锂离子在电解液中通过微孔薄膜往返迁移,然后嵌入到电极中。电子通过外电路转移释放或者消耗能量。从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可以看到锂的化合态始终为+1价,无0价(金属锂)转变,所以这种二次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

电解质体系

1) 非水电解质:非水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在 3 V 以上,金属锂非常活泼,需要使用有机电解液体系。通常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含有锂离子的电解质。例如溶解有 1 mol/L LiPF 4的 EC +DMC (体积比 1:1)有机电解质溶液。

2) 水相电解质:与水可发生剧烈反应,传统的水溶液体系不能适应锂电池,

隔膜:电池中隔膜的主要作用是离子的导体,并且将电池的正负极隔离以防止电池短路。非水有机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烃多孔膜,例如 Celgard2325 型隔膜。水相锂离子电池体系通常采用亲水性多孔的隔膜,可以是聚合物多孔膜或无机纤维膜等。

图1.5.2. 锂离子电池示意图:a) 柱状电池,b) 纽扣电池, c) 方形电池, d)薄层电池。(Tarascon J.M. & Armand M. Nature 2001, 414, 359)

三.仪器设备

新威八通道电池充放电测试仪、干燥箱、扣式电池封口机、电子天平、粉末压片机、切片机、玛瑙研钵、干燥器等

四.实验原料

高压氩气(瓶)、1mol/L Li2SO4电解液、Celgard陶瓷隔膜,石英棉、LiMn2O4正极电极片,电池壳(CR2016)、电极片(正极、负极)

五.实验步骤

1.称重:将实验1.3中称重电极片,并计算所涂实际正极活性物质量(80%)。

2.配置电解液1 M Li2SO4(或LiNO3)溶液。

3.冲制玻璃纤维隔膜片,在切片机上切出直径为16 mm的纤维片;

4.冲制LiMn2O4电极片,在切片机上冲出直径为16 mm的电极片;并计算电极片的

活性物质的质量

5.组装电池:取正极壳口(正极壳一般较大,切朝外一面上面有+号)朝上,放入正

极电极片,保证活性物质的面向上(一般黑色面为电极面);然后放入玻璃纤维隔

膜片1片;滴加数滴电解质溶液保证能够润湿电极片和隔膜;然后将负极电极片放

入(保证活性物质面向下);(根据电池壳的尺寸决定是否放入垫片和弹簧片);

盖上负极壳。

6.封口:用塑料镊子将电池壳小心放到封口机上,保证电池的正极壳在下面、负极壳

朝上(负极一般上面为粗糙一面);调整至中心;关上封口机的油压阀门;反复压下手柄直至压力到5 Mp以上,将电池壳封住。

7.取下电池,用纸巾将溢出的电解质擦干净;

8.用万用表测试电池的开路电压(可能有偏差,但不应等于零)、测试电池的电阻

(不应等于零)。经过老化处理数小时。

9.将密封好的电池连接到新威电池测试系统上,在室温下及 0.5-1.8 V 间测试电池性

能。预先编好充放电程序,输入活性物质量。

例如充电:设定电流如50 mA/g,充电结束电压为1.8 V

放电:设定电流如50 mA/g,放电结束电压为0.5 V

循环次数:50圈

六.注意事项

1.电池组装、测试过程中不能短路

2.不可用手直接触摸电极片

七.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样品电压-比容量变化曲线

2.画出比容量-循环次数、库伦效率-循环次数曲线

3.以上述数据分析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八.思考题

1.实验过程中检测电池的性能时,测试电压范围为什么限制在一定区间,不能超过太

多?(可以从水的分解电位角度考虑)

2.对锂电池电极材料制备、表征和电池组装测试有什么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