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文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山渔业历史悠久,若从隋唐算起,已有一千余年。在清代,渔业逐渐发展成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上半叶,石浦、爵溪成为浙东两大渔业重镇,驰名省内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渔业的长足发展,石浦成为全国四大一级渔港之一,象山县跻身于全国四个渔业大县的行列。

一千多年的渔业历史,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渔业用语。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渔业的飞速发展,渔业用语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新语不断产生,另一方面部分旧语逐渐消失。因此,尽快收集记录行将消失的旧语,对于研究象山传统渔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

渔船

渔船据史书记载,隋唐时期沿海之民渔猎农耕兼营。唐宋时期出现渔船,形体很小,船无定名,桨橹行舟,三两人作业。明时有了网梭船、小钓船、小捕船等名称,风帆行船,速度大增。据《明史。兵志》象山的网梭船,“’形如梭,竹桅布帆,仅容二三人”,因其轻便快疾,一度用作水兵哨船。自清至民国,有了大捕船、流网船、独捞船等。上世纪50年代有了机帆船、小机流。80年代末出现钢质渔轮。昔时渔船均为木船,多为单道桅,或木桅或竹桅,布帆,略呈菜刀形,载重最大仅十五六吨。船形大同小异,首部高翘,顶端呈“V”字形,两侧有船眼,如若眺望大海。渔民有一风俗:新船造成后才施眼睛,施眼睛前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没有眼睛的渔船不能出海捕捞。有人凭“想当然”,将西洋海盗古船充作中国渔船,这不但对象山亦是对全国传统渔文化的一个严重歪曲。

舢舨船渔船中最小者。形体大同小异,无帆,常载于母船之.上,俗称“背子”。随母船出海作辅助捕捞或两船交往之用,也可在海港或沿岸作业。一般船长5—6.5米,宽1.1一l.5米,深0.5—0.7米,载重1一l.5吨。

独捞船单船作业,且为爵溪所独有,故又名“爵溪独捞”,曾誉满浙江。相传由福建传入三门县浦霸。明时传入爵溪,并经改良成独独特船形。其特点是稳妥快疾,操作自如,回转灵活,适于近海作业。船形狭长,单桅硬蓬,桅后有长鳖壳,可视风向左右下网,航行时竖头桅一支,加一相边篷,船速为其他渔船所不及,故有海上“赤兔马”之美誉。船长15.3米,宽3.5米,深1.5米,15吨过洋,为解放前最大渔船。1 952年改长鳖壳为短鳖壳,背两只舢舨,载重量增至20吨。但自1972年始日渐减少,至l 987年完全消失。

大捕船出现于清初,可长年作业。冬汛,每船带两只舢舨作背对:春汛,两船配对作业,称之“大对船”;夏汛,抛锭大捕,常在岱衢洋、花鸟北渔场等海域单船作业。大捕船有偎船与网船之别,结构也略有

差异。偎船为指挥船,鳖壳长3.2米;网船操作渔网,甲板较宽,鳖壳较短,长2.16米:大捕船原载重约lO吨。民国时期,船长14.5一15.5米,宽3—3.4米,深1.1 5米,载重1 3.5吨,仅次于爵溪独捞。50年代中期,船形扩大,长1 6.5—1 7.1米,宽3.1—3.6米,深1.l8~1.26米,载重15一3 0吨。60年代多改装为机帆船。

小对船石浦、东门一带别称“带角船"、“山下对”、“雄鸡对”

等。结构简便,小巧灵活。适于沿岸捕捞作业。一般船长7—9米,宽1.45一1.60米,深0.5米,载重2.3吨。船舱狭窄,难容炊具。无篷遮雨,遇刮风下雨天,渔民多受风雨之苦。上世纪50年代中期被淘汰。

流网船始于何时不详。小巧灵便,适于近海作业,捕捞杂鱼,一般船长9.7米,宽2.5米,深0.92米,载重2~7吨。上世纪70年代改装成小机流。

张网船船形较小,结构简便,适于沿岸张网作业,捕捞杂鱼。一般船长约1O米,宽约1.5米,深约0.6米,载重4—6吨。上世纪50年代船增长至11.4米,宽2.4米,深约1米。80年代船身加长至17—20米,宽1.52米,深约0.7米,载重8—15吨。

中对船船体略大于小对船,船尾插一小红旗,故别称“红旗船”。作业时常与小对船配对,别称“中小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常在大目洋、猫头洋及渔山附近海域捕捞洋山黄鱼。此类船东门岛较多。

机帆船大多由大捕船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改装而成,小数由独捞船改装而成。60年代中期以后船体逐渐增大,并引进绞网机。70年代改“剃头刀”舵为轮舵,设驾驶台,拆除风帆,改“V”字头为尖头型,除去船尾“一字梁”。80年代中期建造钢木混合结构或钢质结构的大型机帆船。后期出现100吨位、180余马力的“渔轮式机帆船”,作业范围从近海推向禁渔线外的深水海域捕捞。

渔轮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钢质结构,方向盘驾驶,放网、收网均机械化操作,适于远洋作业。9 0年代船体日渐加大,且每船有主、副二机。尔后,主机马力达二三百匹,载重达200吨以上。现在全县拥有大马力钢质渔轮1500艘,堪称全国之首。

解放前,石浦、爵溪每到“洋山”时节,境外渔船多来此两地停泊、补给和销售渔货。象山渔民依据其不同特点有自己的称谓。现择要列举于下:

红头对指旧时结对作业捕捞来象山停泊的舟山渔船。

小冬船指旧时结对作业捕捞来象山停泊的舟山渔船。

触舨对指旧时结对作业而来象山停泊的舟山小渔船。

番丝汤对特指旧时结对作业而来象山停泊的舟山桃花、虾崎、六横的渔船。

宁海花头指旧时结对作业捕捞而多在爵溪停泊的宁海薛岙渔船。

台洲独捞指单船作业而来象山停泊的温台地区的渔船,其载重量不及爵溪独捞。

胡爿船指旧时结对作业而来象山停泊的玉环、乐清等县的渔船。

打洋船指结对作业而来象山停泊的福建沿海各县的渔船。

渔船,是海洋渔业的基本生产工具。从近代各地出土文物考证和历代编修的史志记载表明,我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前早就出现了“舟”(船),不过远古原始时代的“舟”,都是采用比较粗长的树木雕凿而成的“独木舟”。追溯历史可以从很多古书中觅到,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就有利用“舟楫之便”、“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等记载,这说明人类早就开始使用木舟(木船)了。从当时社会背景分析,早期的木舟是作为内陆江河湖泊渔猎、航运和载人所用的一种必需工具。“独木舟”的绵延年代十分久长,据有关资料记载,到春秋战国的晚期才出现用木板拼装船(拼板船),后发明了船上用的风帆(风篷)。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原始狭小的“独木舟”,逐渐向宽敞的“拼板船”模式演变。

海洋捕捞渔船的演变发展历史悠久。传说海洋捕捞渔船是由内陆江河使用的舟筏演变的。沈家门海洋捕捞渔船是在涂滩采捕向沿岸浅海捕捞延伸时出现的,并且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早期捕捞渔船小而简陋,无定型规格和名称,一般船身长4.5-5.5米,载重约1-2吨,称“丈八河条”。后随着木板拼装船建造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开始改革捕捞渔船的结构模式,在船身一侧装饰“玉肋”(船肋),称“单搁河”;两侧皆装上玉肋的称“双搁河”。船体狭小,无“门头盖”(无舱盖)。宋始,渔船逐渐增大,一般船长8-10米(约3丈),载重3-4吨。船头两侧没有装饰“船眼睛”的称为“瞎眼龙头”,宋后期至清初,渔船船头两侧均装上“船眼睛”,称之为“亮眼木龙”。并随涂滩捕捉向沿岸浅海作业延移,开始给渔船冠以名称。

清乾隆、嘉庆年间来舟山海岛定居渔民增多,鄞县东钱湖、奉化栖凤、象山东门和镇海等地大对、大捕渔船传入,沈家门渔港出现船身长5.5-11米,载重量5-10吨稍大的渔船。民国时期,海洋捕捞渔船数量渐增,生产作业多样,但渔船的结构、规格和形式基本保持清代原样,无多大变化。清至民国时期,沈家门港内驻泊居多的有大对船、大捕船、小对船、小捕船、流网船、小钓船、张网船、拖乌贼船和舢舨船等渔船;还有打洋船、小白底船等渔船。当时的海洋捕捞渔船,皆为木质构造,使用风帆(风篷)和人力摇橹作为推进动力。渔船演变史表明,海洋渔民世世代代沿用古老的木帆渔船出海捕鱼,已经历了千余年漫长岁月,它的演变和改进是非常缓慢的。

新中国成立初,海洋渔业处于复兴时期,渔民仍延续使用木帆渔船捕鱼,在沈家门渔港停泊渔船数量迅猛增加,除了上述一些渔船外,还有浙南温州、台州地区的温岭“小白底船”、玉环“小钓船”及福建“大围罾”(打洋船)、捕钓船等数十种,其中以中小对船、大对船、大捕船和拖乌贼船等居多。1950年至1955年,海洋捕捞渔船新建造大捕渔船、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