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基本原理与空间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的基本原理与空间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见到的颜色,如苹果的红色、天空的蓝色、草的绿色,其实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色彩。
这些条件,主要可归纳为三项,就是光线、物体反射和眼睛。
光和色是并存的,没有光,就没有颜色,可以说,色彩就是光线到我们眼内产生的知觉。
1.光的波长
凡是能作用于人们的眼睛,并引起明亮视觉的那种电磁辐射,即被称作光,电磁辐射可以通过数据来描述,这种数据叫波长。
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广,我们能见到的光的波长,范围在380至780毫米之间,随着波长由短到长,出现的色彩是由紫到红,如图所示。
可见光谱波长在电磁波范围中的位置
不同波长的光所反射的强度是不同的,因此,测量物体所反射的波长分布,便可以确定该物体是甚么颜色,例如一个物体在700至760这段波长内有较多的反射,则该物体倾向红色,如果在500至570这段波长内有较多的反射,则物体倾向绿色。
通过测量物体反射光量的方法,科学家可以很精确的推定,两件物体的颜色是否相同。
2.人眼与RGB颜色空间
测量光量反射的方法固然很精确,但不好用,因为眼睛并非以波长来认知颜色。
在眼睛的网膜内分布着两种细胞,杆状细胞和椎状细胞,这些细胞对光线作出反应,便形成色彩的知觉。
杆状细胞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接收系统,能够分别极微小的亮度差别,协助我们辨识物体的层次,但是却不能分辨颜色。
椎状细胞较不灵敏,但是却有分辨颜色的能力。
所以在亮度很弱的情况下,物体看起来都是灰灰白白的,因为椎状细胞在这时已不发挥作用,只有杆状细胞在工作。
椎状细胞对光量的反应并非是一样的。
当一束光线射到眼睛网膜上,椎状细胞敏感性分别是感受红光、绿光及蓝光的三种视色素。
即是说,眼睛只需以不同强度和比例的红绿蓝三色组合起来,便能产生出任何色彩的知觉,因而红绿蓝可说是人眼的三基色。
利用三基色色光的相加迭合,我们基本上能够模拟自然界中出现的各种色彩,这就是著名的光学三色原理。
以这种方法产生色彩亦叫做加法混色。
显示器显像和摄影就是使用这种混色方法的具体应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RGB颜色模式。
RGB颜色模型如图所示。
RGB颜色空间模型
3. 人眼与Lab颜色空间
RGB颜色模式很好的说明了各种颜色的混和现象,但不能满意的解释色盲现象。
按照人眼分别有感受红光、绿光及蓝光的三种视色素的原理来说,至少应该有三种不同的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
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红色盲同时也是绿色盲,几乎所有蓝色盲同时也是黄色盲,色盲是成对出现的。
根据研究发现,在视网膜上的椎状细胞是一个三个颜色的机制,在视觉信息向大脑的传导通路中则变成了一种三对颜色的机制。
即光的强弱反应(黑—白,L)、红—绿反应(R—G)、黄—蓝反应(Y —B),每对颜色都是一个颜色兴奋而另一个颜色就会抑制。
如图所示。
颜色视觉机制示意图
根据人的这种视觉机制,制定出了Lab颜色模式,Lab色彩模型用三组数值表示色彩:
L : Lightness 亮度数值,从0到100。
a :红色和绿色两种原色之间的变化区域,数值从-120到+120
b :黄色到蓝色两种原色之间的变化区域,数值从-120到+120
Lab颜色模型如图所示。
Lab颜色空间模型
Lab颜色模式包含了人眼睛能看到的所有颜色,此色彩模式与光线和设备无关,并且处理速度与RGB模式同样快,比CMYK模式快很多。
因此,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图像编辑中使用Lab模式。
而且,Lab模式在转换成CMYK模式时色彩没有丢失或被替换。
因此,最佳避免色彩损失的方法是:应用Lab 模式编辑图像,再转换为CMYK模式打印输出。
将RGB模式转换成CMYK模式时,Photoshop将自动将RGB模式转换为Lab模式,再转换为CMYK 模式。
在表达色彩范围上,处于第一位的是Lab模式,第二位的是RGB模式,第三位是CMYK模式。
4. CIE XYZ色度图
CIE XYZ 是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 /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在1931 年开发并在1964 修订的CIE 颜色系统(CIE Color System),该系统是其他颜色系统的基础。
它使用相应于红、绿和蓝三种颜色作为三种基色,而所有其他颜色都从这三种颜色中导出。
通过相加混色或者相减混色,任何色调都可以使用不同量的基色产生。
CIE 1931 色度图(CIE 1931 Chromaticity Diagram),如图所示。
CIE 1931 色度图
CIE 1931色度图是用标称值表示的CIE 色度图,x 表示红色分量,y 表示绿色分量。
图中的E 点代表白光,它的坐标为(0.33,0.33);环绕在颜色空间边沿的颜色是光谱色,边界代表光谱色的最大饱和度,边界上的数字表示光谱色的波长,其轮廓包含所有的感知色调。
所有单色光都位于舌形曲线上,这条曲线就是单色轨迹,曲线旁标注的数字是单色(或称光谱色)光的波长值。
自然界中各种实际颜色都位于这条闭合曲线内,任何颜色都可以在CIE 1931色度图中找到相应的坐标。
这就是色彩管理的基础,所有颜色都在色度图上有相应的坐标,不同色彩空间的颜色都可以通过其在色度图上的坐标相互转换。
5.色域
色域是颜色系统可以显示或打印的颜色范围。
在各种颜色模型中,Lab具有最宽的色域,包括 RGB 和 CMYK 色域中的所有颜色。
Lab的色域完全符合CIE 1931色度图。
通常,对于可在计算机显示器或电视机显示器(它们发出红、绿和蓝光)上显示的颜色,RGB色域包含这些颜色的子集。
CMYK色域较窄,仅包含使用印刷色油墨能够打印的颜色。
当不能打印的颜色显示在显示器上时,称其为溢色-即超出 CMYK 色域之外。
Lab、RGB、CMYK色域包含颜色示意图如下所示。
Lab、RGB、CMYK色域包含颜色示意图
图301001006中各色域只是通常色域的示意图,不能当作具体的RGB、CMYK色域,不同的种类RGB 和CMYK会又不同的色域。
不同色域的颜色在相互转换时会因为色域的不同而出现颜色外观的改变。
不但RGB转换成CMYK会出现颜色变化,就是不同的显示器、打印机也有各自不同的RGB、CMYK色域,这就是图片在不同状况下会出现变色的原因。
可以说图片在改变显示状态下颜色出现变化是必然的,但这也就是色彩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6.色温
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种的光源,如日光、月光、白炽光等。
有些光源发出的光中占有大量的蓝色光,有些光源发出的光中占有大量的黄色光,而日光中含有大量波长400-500 nm的高能量光。
不同的光源含有不同颜色光的量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光源下,物体显示出的色调(颜色)不同。
光色越偏蓝,色温越高;偏红则色温越低。
一天当中画光的光色亦随时间变化: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温3,000K;正午阳光雪白,上升至4,800-5,8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纸2,200K。
不同光源环境的色温
北方晴空8000-8500k
阴天6500-7500k
夏日正午阳光5500k
下午日光4000k
冷色荧光灯4000-5000k
色荧光灯2500-3000k
钨丝灯2700k
蜡烛光2000k
四张图片分别表明不同色温状态图片的颜色感觉。
不同色温的图片
为了统一对颜色的认识,首先必须要规定标准的照明光源。
CIE规定了四种标准照明体的色温标准:
标准照明体A:代表完全辐射体在2856K发出的光。
标准照明体B:代表相关色温约为4874K的直射阳光。
标准照明体C:代表相关色温大约为6774K的平均日光,光色近似阴天天空的日光。
标准照明体D65:代表相关色温大约为6504K的日光。
标准照明体D:代表标准照明体D65以外的其它日光。
我国印刷行业一般使用D50作为标准光源,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环境的照明最好是D50的标准光源。
当然,这样难度比较大,但我们可以购买专业的标准光源的看图灯箱。
同时将显示器的色温也调整在这一范围内,才能在视觉上得到一致的颜色。
标准光源的看图灯箱
色彩管理简介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色彩管理作为当前电脑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已被众多相关领域的人士所认知。
由于桌面出版打印系统的开放式环境使色彩在复制过程中牵涉到不同的设备和介质,而这些设备和介质之间又存在着不确定的关系,使得图像色彩从原稿到显示器,再到最终打印印刷品,很难保持一致。
因此,色彩管理已越来越为广大软件开发商和业内士所重视。
1. 色彩管理的工作流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色彩管理是一个关于色彩信息的正确解释和处理的技术领域,即管理人们对色彩的感觉;客观地说,就是在色彩失真最小的前提下将图像的色彩数据从一个设备的色彩表现空间转换到另一个色彩表现空间的过程。
在整个图像复制工艺中,所涉及到的设备都具有其自身表现的色彩能力,即不同的色空间。
这些不同色彩表现空间的设备,在呈现同一个颜色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外观,如图所示:
即便是RGB数值完全相同的颜色,不同设备表现出来也不太相同。
A、那如何保证颜色在设备间传递不会出现变化和损失呢?
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和任何设备都完全没有关系的色彩空间(理论的色彩空间,通常使用的是Lab空间),然后将各种不同的设备的颜色表现特点对应到这个理论的色彩空间上(Lab)。
因理论的色彩空间是固定不变的,这就相当于在各个设备之间充当颜色翻译的工作。
这样,每个设备表现的颜色首先先对应到这个Lab空间上,然后在转换到另一个设备上,如图:
B、Lab色彩空间是如何翻译设备颜色的呢?
这就需要建立icc profile文件。
这个icc文件,就是设备和Lab之间的颜色查找表,其工作原理如下:
这样,即便是颜色数值的不同,但很好的保持了颜色外观的相同,如图:
(注:很多人很执着于颜色的数值,认为不同数值的颜色必然不相同,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颜色是给人眼睛看的,只要人眼看上去的颜色基本相同,不同设备在表现同一个颜色时数值不同很正常。
)
色彩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不同色空间的转换,以保证同一图像的色彩从输入到显示、输出中所表现的外观尽可能匹配,最终达到原稿与复制品的色彩的和谐一致。
建立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 ICC profile)是色彩管理的核心,描述文件对系统中每个设备的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加以描述,如色度特性化曲线、输出色域特性曲线等,色彩管理系统利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实现各设备色彩空间的匹配和转换,最终达到所见即所得。
说明:ICC profile
ICC(国际色彩联盟)是由Adobe、Agfa.、Apple、Kodak、Microsoft、Silicon、Sun等公司,在1993年创立的组织。
其标准将各种输入设备、显示设备、打印设备,经过一定的标准校正程序后,产生色彩特性描述文件,也就是ICC Profile。
在没有ICC之前,要用色彩管理系统进行色彩匹配,往往需要按照各厂家单一的规定来建立各种输入输出装置的特性文件。
这种方式虽有较好的色彩效果,但却会随输入、输出设备的不同,而有无穷尽的色彩修正、色彩对色方式。
ICC 建立一个特性档案的连接空间,同时要求各输出、输入装置按统一的文档格式,达到色彩校正和对色的统一。
在ICC格式下,影像可以相互传于不同厂家设备,不同介质下而且都能有比较好的色彩再现。
由于其效果优越,目前国际标准组织 ISO 已将 ICC 纳入色彩标准规范之中。
提示:
Windows操作系统上有ICM2.0做色彩转换,MAC操作系统上有ColorSync 做色彩转换,Adobe Photoshop中还可以选择Adobe(ACE)做转换引擎。
2. 色彩管理的要素
进行色彩管理必须遵循一系列规定的操作过程,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色彩管理过程有3个要素,简称为“3C”,即Calibration——校准、Characterization——特性化、Conversion——转换。
A. 校准
为了保证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可*性和可持续性,要求对输入设备、显示设备、输出设备进行标准,以保证它们处于校准工作状态。
输入校正的目的是对输入设备的亮度、对比度、黑白场(RGB三原色的平衡)进行校正。
显示器校正使得显示器的显示特性符合其自身设备描述文件中设置的理想参数值,使显示卡依据图像数据的色彩资料,在显示屏上准确显示色彩。
输出校正包括对打印机和照排机进行校正,以及对印刷机和打样机进行校正。
在印刷与打样校正时,必须使该设备所用纸张、油墨等印刷材料符合标准。
校准设备需要使用专业仪器测量颜色数值。
B. 特性化
当所有的设备都校正后,就需要将各设备的特性记录下来,这就是特性化过程,记录设备颜色特性同样需要专业仪器测量。
彩色桌面系统中的每一种设备都具有其自身的颜色特性,为了实现准确的色空间转换和匹配,必须对设备进行特性化。
利用一个已知的标准色度值表(如IT8标准色标),用专业仪器测量设备所产生的色度值并对照该表的色度值,做出该设备的色度特性化曲线。
说明:IT8标准色标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的图像技术委员会开发的标准色标,分为三种。
为扫描仪和显示器校准使用的是定义透射和反射的IT8.7/1和IT8.7/2,目前较为常用的IT8色标是由Kodak公司提供的Q-60(反射、透射色标)和PraxisoftWizi(反射色标),IT8标准色标的提供厂商还有FUJI 公司和AGFA公司。
打印和印刷校准使用的是IT8.7/3,IT8.7/3如图。
IT8.7/3标准色标
在做出设备的色度特性曲线的基础上,色彩管理软件中的描述文件生成软件会对照与设备无关的色空间(如CIE Lab),做出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profile),这些描述文件是从设备色空间向标准设备无关色空间进行转换的桥梁。
C. 转换
在对系统中的设备进行校准的基础上,利用设备描述文件,以标准的设备无关色彩空间为媒介,实现各设备色空间之间的正确转换。
由于输出设备的色域要比原稿、扫描仪、显示器的色域窄,因此在色彩转换时需要对色域进行压缩,色域压缩在ICC协议中提出了4种方法,也是Photoshop【颜色设置】\【转换选项】\【意图】下拉选项中四种不同选择,如图。
Photoshop颜色设置面板
a. 可觉察的等比压缩(Perceptual) 从一种设备空间映射到另一种设备空间时,如果图像上的某些颜色超出了目的设备的色域范围,这种复制方案将原设备的色域空间压缩到目的设备空间的大小,这种收缩整个颜色空间的方案会改变图像上所有的颜色,包括那些位于目的设备空间色域范围之内的颜色,但能保持颜色之间的视觉关系,这种方式压缩的图像,在饱和度、明度以及色相上均为会出现损失,且有相同的损失程度,这种方式适用于摄影类原稿的复制,尤其是在高密度的反转片的复制上。
这种转换方法会使各部位颜色比较协调。
b. 饱和度优先压缩(Saturation)当转换到目的地的设备的颜色空间时,这种方案主要是保持图像色彩的相对饱和度。
超出色域的颜色被转换为具有相同色相但刚好落入色域之内的颜色。
这种方法追求高饱和度,这不一定忠实于原稿,其目的是在设备限制的情况下,达到饱和的颜色。
它适用与那些颜色之间视觉关系不太重要,希望以亮丽、饱和的颜色来表现内容的图像的复制。
这种压缩的方式较合适的范围是商业印刷,印刷成品要求有很明快的对比度如招贴、海报等。
c. 相对色度匹配的相对比色(Relative Colorimetric)采用这种方案进行色彩空间映射时,位于目的设备颜色空间之外的颜色将被替换成目的设备颜色空间中色度值与它尽可能接近的颜色,位于目的设备的颜色空间之内的颜色将不受影响,采用这种复制方案可能会引起原图像上两种不同颜色在经过转换之后得到一样的颜色。
在多数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时,这个是色彩转换的缺省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印刷用纸的颜色定标白场,适合于色域范围接近的色空间转换。
d. 绝对色度匹配的绝对比色(Absolute Colorimetric)这种方案在转换颜色时,精确的匹配色度值,不作出影响图像明亮程度的白场、黑场的调整。
在复制颜色时从视觉上看会在饱和度和明度上有较大的损失,故在色彩管理中是最少用的方式。
只适合色域基本一致的色空间转换,一般用于印刷校样。
四种不同转换方法效果如图。
a 可察觉的
b 饱和度
c 相对比色
d 绝对比色
四种不同转换方式示意图
图中,a和c比较接近,a降低了中间色调的明度,使颜色过渡更平滑。
b则提高了纯度较高的红绿色的饱和度,颜色浓艳一些。
d整体移动,没有重新调整白场,浅色出现较大偏移。
说明:白场
白场就是最白的地方,理论上应该是纯白,对于电脑来说RGB都是255,或CMYK都是0,对于印刷来说,就是纸张的颜色。
实际上印刷纸张是偏一定的黄色的白,RGB都为255白场的图像在转换时不调整到纸张白场上,视觉看上去图片必然会发蓝。
常见ICC profile分析
我们就Phtotshop预制的一些ICC profile做些简单分析,供大家参考。
1. RGB工作空间的ICC profile
打开Photoshop【编辑】菜单中的【颜色设置】面板,在【工作空间】的【RGB】下拉菜单中一般有Adobe RGB(1998)、Apple RGB、ColorMatch RGB 、sRGB IEC619966-2.1四项选择。
Photoshop颜色设置面板中RGB的ICC profile
提示:
ICC profile文件在WIN操作系统是储存在Windows\system\color文件夹中(WIN98以前),或WINNT\system32\spool\drivers\color 文件夹和WINNT\system32\color文件夹中(WINNT以后)。
所有的ICC profile文件都应该储存在此文件夹下,以便应用程序调用。
Adobe RGB(1998):在Photoshop 5.x中,被称为SMPTE-240M,它是应用在印前领域的较好的色彩空间。
它具备非常大的色域空间,并且它的色域空间全部包含了CMYK的色域空间,这样就为以后在输出及分色时产生了极大的优势和方便。
采用ICC profile Inspector软件观察Adobe RGB(1998)文件,其白场如图所示,色温大约在6500K 左右。
Adobe RGB(1998)的白场
Adobe RGB(1998)的RGB如图所示,色域相对来说比较宽广,包含颜色较多。
Adobe RGB(1998)的RGB范围
说明:
ICC profile Inspector软件为一款查看ICC profile文件的免费软件,可以在国际色彩联盟的网站上下载。
苹果电脑的Mac OS X的ColorSync也可以查看ICC profile文件。
价钱$129美金的ColorThink也可以看到这些ICC profile文件,能以三维状态显示色彩范围,还能将不同ICC profile放在一起对比,可以更直观的了解ICC profile文件的色彩范围。
Mac OS X的ColorSync中的ICC profile查看
ColorThink中两个ICC profile文件在CIE XYZ中的三维比较图
Apple RGB,这是基于Apple的13英寸特丽珑显示器而建立的,主要在苹果电脑的一些出版软件里使用。
采用ICC profile Inspector软件观察Apple RGB文件,其白场与Adobe RGB(1998)相似,色温大约在6500K左右。
Apple RGB的白场
Apple RGB的RGB色域相对来说略小一些。
Apple RGB的RGB范围
ColorMatch RGB是由 Radius 公司定义的色彩空间,与该公司的 Pressview 显示器的本机色彩空间相符合,此空间为Adobe RGB(1998)提供了较小的代替空间。
采用ICC profile Inspector软件观察ColorMatch RGB文件,其白场色温大约在5500K左右。
ColorMatch RGB的白场
ColorMatch RGB的RGB色域与Apple RGB基本一样。
ColorMatch RGB的RGB范围
sRGB IEC619966-2.1:
在色彩管理的初期主要是在Apple公司的设备间及利用其ColorSync操作系统建立的色彩管理系统,但是不能在PC系统上使用,于是在1997年Microsoft公司与HP公司共同建立了sRGB色彩空间——Standard Red Green Blue,也称为标准RGB,是基于PC的32位色彩空间。
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用以提高它们与打印输出设备间的色彩匹配,保证色彩的一致性。
SRGB采用更多的数值来描述R、G、B三种原色,弥补设备差异造成的色彩差异,提高应用软件与设备间的色彩匹配的需要。
sRGB色彩空间虽然给PC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尤其是对于打印及扫描仪设备。
但是,对于像显示器类的有较大色域范围的设备来讲,其必须的色彩范围及色调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如果应用于色彩管理中,最终的结果有可能不能得到最好的表现。
因为sRGB的白场虽然也是6500K,但SRGB 拥有较小的色域空间。
所以不建议专业的印前用户使用,主要应用在网页浏览等。
sRGB IEC619966-2.1的RGB范围
将上述四种RGB色域与一般CMYK综合起来比较,Adobe RGB(1998)色域包含了所有的CMYK,比较适合印刷使用。
但要注意Adobe RGB(1998)转换为CMYK时色域压缩比较大,视觉上看图片颜色损失会比较严重。
四种RGB色域与一般CMYK色域比较
2. CMYK工作空间的ICC profile
CMYK的与印刷厂具体设备关系非常紧密,目前还没有针对中国印刷状况作出的CMYK工作空间的ICC profile,Photoshop里CMYK工作空间的ICC profile都是国外油墨标准的ICC profile,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现状。
如果需要做到真正准确的色彩管理,必须去测量或索取具体印刷厂各种油墨在不同纸张上的准确的CMYK的ICC profile。
我们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Photoshop中预置的CMYK工作空间的ICC profile。
打开Photoshop【编辑】菜单中的【颜色设置】面板,在【工作空间】的【CMYK】下拉菜单中一般有Euroscale Coated v2、Euroscale Uncoated v2、Japan Standard v2、U.S. Sheetfed Coated v2、U.S. Sheetfed Uncoated v2、U.S. Web Coated (SWOP)v2、U.S. Web Uncoated v2七项选择。
Photoshop颜色设置面板中CMYK的ICC profile
Euroscale Coated v2是欧洲的通用油墨标准在铜版纸上印刷的一般ICC profile。
Euroscale Uncoated v2是欧洲的通用油墨标准在胶版纸上印刷的一般ICC profile。
Japan Standard v2是日本通用油墨标准在铜版纸上印刷的ICC profile,我们国内很多合资油墨厂家都是和日本合资的,推荐大家在没有专用印刷的ICC文件时,使用此设置。
U.S. Sheetfed Coated v2是美国通用油墨标准用单张胶版印刷方式在铜版纸上印刷的ICC profile。
U.S. Sheetfed Uncoated v2是美国通用油墨标准用单张胶版印刷方式在胶版纸印刷的ICC profile。
U.S. Web Coated (SWOP)v2是美国通用油墨标准用轮转式印刷方式在铜版纸上印刷的ICC profile,SWOP是美国卷筒纸胶印印刷规范。
U.S. Web Uncoated v2是美国通用油墨标准用一般印刷方式在胶版纸上印刷的ICC profile。
色彩管理ICC曲线的理解
很多人都问及ICC曲线,但又都很不了解,甚至有些人认为有了ICC曲线就能打印出很漂亮的图片,其实不然,下面就我所掌握的知识给大家做个通俗的理解.
首先,众所周知,电脑软件中的RGB的色域是很广的,而且计算机使用的是计算机语言;而我们的打印机使用的C、M、Y、K或者是C、M、Y、K、LC、LM等我们可以称为打印机语言。
因为对于计算机输出的色彩语言到了打印机这里就要有一个翻译官来翻译,比如组合黑,在计算机中的PHOTOSHOP软件中我们可以将黑色设定为C:50Y:50M:50(举例子,这个比例出来的不一定为黑)那么计算机输出一个组合黑的语言的时候,打印机的驱动程序就会发出C:50Y:50M:50的指令给打印机,打印机根据这个指令来喷射墨水形成图案。
其次,不同的材料与不同的墨水会有不同的反映,比较铸图相纸的和PP的,墨水在表面涂层的化学反应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墨水在到达这些涂层表面时的量的多少会有不同的效果,那么在计算机语言转换到打印机语言的时候就需要做出一个矫正,这样ICC曲线就起到了作用。
再则,不同的设备的特性也给这些语言的识别及执行产生了区别,例如EPSON第一代喷头和第四代喷头等,对这些指令和语言的识别能力和执行能力是不同的,虽然用的墨水和底材一样的,但也要根据设备的情况制定不同的ICC曲线。
ICC曲线的产生:通过类似于EYEONE等色彩管理设备和软件的配合,使ICC曲线的生产变的简单快捷。
EYEONE通过软件在底材上打出一个标准的色块,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将色块输入到软件里,与原来的色块进行比对,产生的偏差值就是ICC曲线文件,不同的材料要有不同的曲线,当然不同的墨水也要有不同的曲线了啊。
因此,有的厂家并不懂的去制作ICC曲线,也并不明白ICC曲线的意义,只是简单的把其他墨水进行化验后简单勾兑出劣质墨水,并没有提供完善的色彩服务体系。
这是对客户的严重不负责任!又因为,桌面型的打印机所使用的介质种类比较少,因此在打印机的驱动程序里已经有部分的类似于曲线的文件的作用,所以桌面型的打印机不需要曲线文件的支持,使用非为此设备制作的曲线,得到的效果当然是不好的。
在大幅面的,使用第三RIP软件的设备都需要有ICC曲线调入到RIP软件里针对打印介质的图文输出。
所以,不能忽视ICC曲线,也不能从网上随便下载一些曲线来乱用。
色阶平衡
Photoshop色阶平衡调整图片偏色
1. 色阶的作用
色阶是图像色彩的阶调分布。
通过色阶分析,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处图像的明暗、对比度以及偏
色情况。
如下图,这是一幅良好的图像和色阶分布。
图片暗部较少,亮部成缓和的阶梯变化,大量的颜
色明度为柔和的灰色,这样图像就有很细腻丰富的颜色过渡。
良好的图像和色阶
如下图,图像清晰度和色相都很好,但就是颜色偏暗。
通过色阶观察,图像明度几乎全部集中
在暗部和深灰色部位,亮部基本没有颜色。
图11-90 偏暗的图像及色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