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民法概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各项民事法律制度 之中的民法的根本规则,是民法立法的指导 方针和解释民法规范、适用民法规范以及进 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 (二)平等原则 • 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 平等。
• (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 则 • 1.自愿原则 • 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充 分表达自己的意思,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愿 确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 • 2.公平原则
• (三)民法对人的效力
• 民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 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的除外。 • (1)我国公民和法人; • (2)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及 外国法人在我国设立的分支机构。
• 七、民法的适用
• • • • (一)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二)强行法优于任意法 (三)例外规定排除一般规定 (四)具体规定优于一般性条款
• (四)公序良俗原则 •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 事例:甲、乙系中学同学,二人与其他人经 常在一起赌博,乙先后欠甲赌资近3万元。 因乙无力偿还赌资,甲、乙遂协商,乙到甲 所开设的企业工作一年,用以抵顶赌资。乙 在甲的企业工作半年后,因无法承受劳动强 度,便提出不再去甲的企业工作。甲认为乙 违约,要求乙继续工作半年或者偿还赌资。 • 问:甲、乙之间的协议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 原则?
• (二)财产关系 • 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 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 • (1)主体为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 (2)主体地位平等; • (3)当事人的意思自由。 • 财产归属利用关系是因财产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 的关系,属于静态的财产关系。 • 财产流转关系是因财产的转移而产生的关系,属 于动态的财产关系 。
三、民法的性质
• • • • • • • • (一)民法为私法 民法通行“法不禁止即可为之”的规则 (二)民法为权利法 民法以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为主旨 (三)民法是实体法 “权利来源于救济”、“程序创造权利” (四)民法为任意法 (五)民法是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四、民法的基本原则
•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Fra Baidu bibliotek
• 首先,我们看一个案例:甲是一位从事熟肉食品加 工的个体工商户。一日,本地工商管理部门接到群 众举报,称甲用死鸡加工烧鸡,工商管理部门即派 乙前往调查。经检验,情况属实,乙当场查封了全 部烧鸡。甲不服,与乙发生冲突。在争执中,甲将 乙的手机摔坏。请分析以下问题: • (1)乙查封烧鸡的行为是否属于民法调整? • (2)甲摔坏乙手机的行为是否属于民法调整?
五、民法的法源
• 民法的法源(民法的渊源):民事法律规范 的来源或具体表现形式。
• 法院据以裁判民事案件所依据的法律规范或 根据的来源。 • (一)宪法中的民法规范
• 宪法是民事立法的基本依据,是处理民事纠 纷的基本依据。
• 在民法规范对某一民事事项没有规定时,能 否适用宪法裁判民事案件。
• (二)民事法律 • (三)其他法律中的民法规范
•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以社会主义的公平、 正义观念指导自己的民事活动,平衡当事人 的利益,处理当事人间的纠纷。
• 3.等价有偿原则
• 等价有偿原则是指当事人在从事转移财产的 民事活动中,应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行等 价交换。 • 4.诚实信用原则
•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行 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要讲诚实,守信用。 • “帝王条款”。
• (四)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中的民法 规范 • (五)行政规章中的民法规范 • (六)民事司法解释
• (七)习惯 • (1)须经国家法律认可; • (2)须所规范的事项为法律、法规没有明确 规定的事项; • (3)其适用须不违反民法的基本原则。 • (八)国家政策 • (1)须为国家政策,而不能是地方政策; (2)须其规范的事项为法律没有规定的事项; • (3)其适用须不违反法律、法规关于民事基 本权利的规定。
• (一)人身关系 • 人身关系是指具有人身属性,与主体的人身不 可分离的不具有直接经济内容而以特定的精神 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 (1)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 • (2)不具有直接的经济内容; • (3)主体的地位平等。 • 人格关系是指基于主体的人格而发生的社会关 系。 • 身份关系是指基于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发生 的社会关系。
第一章 民法概述
• 一、民法的概念
•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罗马法:古代民法的代表 • 法国民法典:近代民法的代表 • 德国民法典:现代民法的代表 • 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 • 普通民法与特别民法 • 成文民法与不成文民法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 六、民法的效力
• 民法的效力又称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在何 时、何地、何人间的关系应适用有关的民事 法律规范。 • (一)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 • 1.民法规范的生效时间 • 2.民法规范的失效时间 • 3.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 (二)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 定的除外。 • 事例:我国公民某甲与某乙同乘中国国 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到泰国旅游。在飞机 到达泰国,二人在机舱内因取随身行李 发生争执,甲将乙打伤。乙后来治伤花 去费用若干,要求甲赔偿。该案审理应 适用中国民法还是泰国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