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会推动经济更快增长,经济高速增长和科技加速进步之间会形成良性循环。

研究报告指出,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如果我国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要提升在世界经济等方面的竞争力,重要的前提是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而转模式、调结构的关键,在于科技持续进步,在于形成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体制机制。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即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指出“十二五”的重点在于形成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体制机制。

“十二五”期间,在科技工作领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战略思路,确立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形成落实建设创新国家战略的体制机制,实现科技生产力的二次大解放。

此阶段应当立足于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社会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据权威表述,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四是创新产出高。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同时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而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使得发展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发展的手段与目的高度统一,发展的短期效益与长久效益高度统一,发展的生机活力和不竭源泉高度统一。

要达到这些标准就要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
1. 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重点,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原始创新有效供给不足,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依然是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强调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战略基点,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内容。

而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最重要的途径。

2. 加快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创新体系,重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
从我国发展的战略全局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推进我国科技体制和管理改革,要坚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体制改革2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然而,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尚待进一步形成。

我们要以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深化体制和管理改革,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基点的新阶段,使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必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政府要通过立法、政策、规划和引导,加大对基础研究、公益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的投入,改善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力度。

企业应面向市场,自主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建设并完善适应不同类型科技创新规律的创新文化和评价标准与方法,以及资源配置机制与激励机制。

创造更多世界著名的品牌。

这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提高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发展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必须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发展;必须是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的发展;必须是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必须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

依托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创造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品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选择重点,集中力量,力争在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创新和重要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夺取重大原始性科学创新成果,创造和把握更多核心和关键高技术。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更多更有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形成若干著名自主品牌集聚、各具特色的品牌经济城市或城市集群。

3.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创新行为和提高创新回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实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良性循环,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型人才大量涌现。

在当今时代,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大力吸引、培养和凝聚人才,特别是要造就一批战略科技专家、科技尖子人才和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进一步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在全社会树立创新创业光荣、创新创业有功、鼓励致力自主创新、争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著名品牌的良好氛围。

采取赶超战略,对于我国这种中等或者低等科学技术水平的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了学习和模仿,即引进、消化和吸收外部现成科学技术等方式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创新和自主再创新跨越式的追赶,在科学技术整体方面,赶上并在一些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上超过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并有自己科学技术独特制高点的一种选择。

“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说到底,就是立足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之上的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形成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在综合分析国内和国际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指导方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

在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都需要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妥善处理。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对我国发展将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