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中整体美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课中整体美的培养

整体美是传统的审美观,从古希腊古典主义美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有机的整体就是美”,到苏联著名画家约干松认为:“绘画本质就是观察的整体性。”我国清代画家王昱也提出:“作画先定位置”。这些论说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画面的整体美。要想提高绘画的艺术水平,就必须提高学生对整体美的审美能力,即培养整体美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实践证明,在绘画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从整体着手进行作画,才能使学生较快地提高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塑造整体美感,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察方法的问题。整体是素描基本的观察方法,要取得对客观形象的正确认识,必须从整体出发,首先看全貌,然后看其主要部分,其次才是看局部细节,但仍要注意它与整体的关系。现在的美术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全面,有知识技能、手工和绘画、民间艺术以及地方特色等传统文化。但在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整体美,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整体美的审美教育呢?

一、比较法。

在绘画教学中,采用正确和错误的两种不同的画面,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它们之间的好或不好,培养学生对整体美的观察能力。比如说学习六年级《有特点的人脸》一课时,我画了五幅人脸,其中四幅是错误的,分别是画面太空、太满、太偏、太散的构图,还有一幅是正确的,把这五幅图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每幅画面的缺点和优点,从而找出正确构图的画面要求。在比较时,要强调

指出学生普遍易犯的毛病是“太空”和“太偏”。通过这种比较,培养了学生对整体的认识和观察能力,从而指导学生在绘画时正确处理画面的构图。

二、几何形概括法。

学生在绘画时,往往只注意局部轮廓线的曲直,忽视整体形态。比如学生画树,许多学生都是从树兜开始往上画,把树干画得特别粗大,结果画树枝、枝叶的位置不够了。在画树枝、枝叶时,只注意描绘其外形轮廓的局部凹凸曲线,结果树的整体形状不像了,整个画面的构图就更糟了。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就要把整体构图列为难点。学生在画轮廓线时,首先强调要用直线概括整体形,弃去细节的曲线。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概括能力,甚至只要求学生作直线概括整体形的练习,不作细节描绘。在学习五年级的《画人像》的教学中,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头大身小。他们画人先画头,于是只顾头的局部,把头画得很大,当画到躯干和腿时,位置已经不够了,于是就把身躯和腿画得短而小,不合人体比例,因此,为了使写生课的任务完成得更完美,在教学中可采用几何形概括法:画头用球体概括,画胸和臀部用两个不同大小的六面体概括,颈用圆柱体概括,画手臂和腿均为两节圆柱体,并讲清胸、腹臀、手臂、腿与头之间的一般比例关系及简单的透视变化。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画人物时只注意局部的特征,不注意整体比例、形态的毛病。三、局部“扫描”观察法。

在教学生整体绘画时,要诱导学生手眼分工协作,也就是说,当

你用手笔描绘画面的上部时,眼要注意画面的下部位置;反之,画下部时,要看到上方位置。画左边时,要看右边;画右边时,要顾到左边。比如说上《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这课,不仅要观察远近,还有前后左右,做到手眼分工,协调工作,通过这样练习,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学生多方位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

四、由整体到局部观察法。

这种方法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具体操作时可先让学生朦胧地掌握物体的轮廓。因为朦胧地看物体,物体的细小部分就看不太清楚了,减少了细小局部的干扰,结构复杂的物体就会变得整体化、简单化,这样的观察方法容易使学生看到物体的整体效果,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比如上《飞天》这课,由于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她们在我国石窟艺术中,是美好、优雅的化身,飞天中人物的飞翔姿态最难描绘,所以就必须先看整体,画出大体的结构特点,勾画出要表现的物体,然后观察局部,提取能表现主题的内容,剔除一些没有意义的场景,只有经过这样从小到大,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同学们才能把画面画得完整,画得具体。

在绘画教学中,只要紧紧抓住整体美,就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而整体观察和整体表现能力,就是打开绘画大门的钥匙,让有兴趣的学生利用这把钥匙去打开绘画的大门吧。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民主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