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名家美文评山水感性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是余光中的一篇文艺性随笔,文章为阐明对中国山水游记的作品的观点,引用了大量的诗文原文,如果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解,会增加课堂教学的时间压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选文的内容做了解就可,不要在选文的理解上做过多纠缠。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读文章,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点评赏析文章的方法,学习文章精辟奇妙的笔法。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以学生的阅读、思考、赏析、展示、写作应用为主。

【文本解读】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是一篇文艺随笔,讲的是文学理论,但不是一般的理论,而是创作理论。这种理论,以比较贴近创作为特点,也是优点。也就是说,在文学创作中,语言文字要有感性,要调动多种感官,写动态的景,用奇笔妙句使叙事的感性更为鲜明。一般的理论文章,着重宏观的理论,对于中学生的感性经验来说,有一些距离,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更难以产生阅读的兴趣,因此,谈理论的文章,要引起缺乏理论修养的人的阅读兴趣,不能不从感性出发,这篇文章的最大好处,就是把理性道理用感性来阐发。

【相关课程标准】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评价任务】

1.通过朗读,找出作者的观点。

2.运用研读,理清文章的思路,探寻文章的主旨。

3.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找出文中作者所列的观点,并分析其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2.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

3.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兴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找出文中作者所列的观点,并分析其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

【课前准备】借助工具书搜集有关余光中的资料、自主解决生字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精彩回放

第一步:众里寻他,认识作者

导入语: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台湾诗人余光中是璀璨、耀眼的一颗明星。今天,就让我们怀着虔诚之心认识这位文豪,学习他的一篇文章。

(板书: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余光中)学生交流搜集有关余光中的生平资料。

资源共享,整合展示(投影:资料、画像)

余光中(1928~)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福建永春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母逃难至江苏。1947年中学毕业后入金陵大学外文系。1949年赴台湾,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的作品风格不统一,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天狼星》等。余光中的散文在台湾也堪称一绝。代表作有《听听那冷雨》、《青青边稔》、《桥跨黄金城》等。很多读者知道他,是因为他的那首《乡愁》,因此很多时候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

过渡语:余光中作为现代派诗人,不仅诗写得好,他的文学评论也有口皆碑,请同学们再课读题,说说你对本文的题目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第二步:你来主持,读题明义

学生展示:

★生1:我认为‚中国山水游记‛是指中国山水游记散文。

★生2:我认为‚感性‛是指敏锐的感官经验。

师补充:本文题目就是针对中国山水游记散文在“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方面直觉的感官经验。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资料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理解文章的题意,为下面的把握文章内容奠定基础。

二、朗读入余文,熟读识选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读】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过渡语:余光中的散文,语言雅致,文字隽永,诗意盎然,极富弹性,就让我们在朗读中体会吧。

活动过程: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解决→展示成果

(教师巡视朗读,了解学情,适当做好学困生的朗读指导)

学生展示朗读收获:

★生:我通过查字典解决了下列字词:

骇(hài )倏(shū)然鬼魅(mèi )瑰(guī)丽悚(sǒng )然俯瞰(kàn )炫(xuàn )耀逊(xùn )色

(集体正音后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能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读】通读选文——整体感知

指导语: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本文阐述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还说了哪些观点?在相应的地方圈点标示,或写出你的读书见解。

学习方式:学生浏览课文,教师巡视并提示:最主要的观点在第一自然段。

学生展示收获:

★生1:我认为本文最主要的观点是游记应该富有感性。

师相机提问:‚感性‛指的是什么?

★生2:所谓‚感性‛,就是敏锐的感官经验。感性是指它在写景叙事上强调感官经验,务求读者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

★生3:我认为文章还说了这些观点:调动多种感官;写动态的景;写感性的效果。

★生4:我认为还有:丰富宽广精细绚丽的色彩感;奇笔妙句使叙事的感性更为鲜明。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课文整体感知还不错,能认真细致地朗读课文,并且能积极调动脑筋思考,所以回答得很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分析与整合信息能力。

【三读】跳读全文——理清思路

过渡语:既然作者认为写山水游记应该有感性,那么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又列举了哪些材料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后,完成表格第2项和第3项:(多媒体出示表格)

作品名,以及描写的对象,既能向学生清晰地展示选文描写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