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博 士来朝 》,约 1475年 ,木板 蛋彩画 ,乌菲 齐美术 馆,佛 罗伦萨
《春》,约1478年,木板蛋彩画,乌菲齐美术馆,佛罗伦萨
《维纳斯的诞生》,约1482年,蛋彩布画,乌菲齐美术馆
2 盛期艺术:文艺三杰
达· 芬奇,力求探索人的理性, 人与自然的奥秘,有如深邃的 大海;
拉斐尔,表达人的善良情感和 美好心灵,有如明媚的原野。 米开朗基罗,表现人的斗争精 神和蕴藏着的强大力量,有如 峻峭的山岳。
• 作品一反过去圣母苍老 的形象,她年轻、秀美 ,虽因丧子而悲痛,但 又表露出坚强的性格。 这是一位为了人类而献 出爱子的崇高妇女形象 。米开朗基罗的灵感来 自殉道者萨伏纳罗拉( 他心中的基督),而圣 母则象征祖国。作品展 出,立即获得极高声誉
。
米开朗基罗说:圣母是纯洁和崇高的化身,是神圣事物的象 征,她能够避免岁月的摧残和世事的毁损。她所体现的青春 永恒与形象的不朽性,正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最高理想。
三、文艺复兴的演进历程
发轫于14世纪意大利北部城市国家——15-16世 纪德国法国——16-17世纪西班牙和英国内部。
国家 代表人物 作品
英国 法国 荷兰 西班牙
莎士比亚 拉伯雷 伊拉斯谟 塞万提斯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 《麦克白》《李尔王》 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 《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巨人传》 《愚神颂》 《唐吉诃德》
二、指导思想:人文主义(Humanism)
人文主义(Humanism):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尊 严、价值、才能,而不 是神和信仰;鼓吹人性 价值、肯定现实生活、 肯定人追求财富和个人 幸福的权利、提倡冒险 生活,把人从宗教束缚 中解放出来。
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的 核心,人性论是人文主 义的理论基础,因此文 艺复兴运动是“世界的 发现和人的发现”。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 自由、个人的意志、个 人的喜好。
1
早期绘画
A 乔托( Giotto, 12671337) 佛罗伦萨画家。文艺复兴 绘画的先驱。 他把人文主义精神和新的 技法带到绘画中,开创 了一代新画风。他的代 表作《逃亡埃及》《犹 大之吻》都取材自《圣 经》,却带有浓烈的生 活气息。
耶稣受难 约1290-130 板上蛋彩画 乔托流传下来的 第一幅宗教题 材绘画
彼特拉克:“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 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 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 人的幸福。”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人是一件多么 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 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 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Martin Luther(1483~1546)
2、法国加尔文宗
• 圣保罗:“不劳动者不得食”、“魔鬼附 在懒人身上”。 • 加尔文:突出“因信称义”,同时肯定善 功,从而使日常生活和劳动具有了神圣性 。
Jean Calvin(1509~1564)
3、英国圣公会(安立甘宗)
自上而下的一场宗教改革,主要目的不是为 了弘扬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 家利益的考虑,没有什么思想特色。 不彻底性:
暮
《暮》被表现成为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他松弛的肌肉 无力地下垂着,上了年纪的脸上沉浸在平静的反醒中, 或许是由于苦闷而在发呆
晨
《晨》的形象是处女的化身,她丰满而结实,全身 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辉,似乎正从昏睡中挣扎着 苏醒过来,但没有欢乐,只有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夜
《夜》是一个身材优美的女性,但身体的肌肉松弛 而无力,她右手抱着头,正在深深地沉睡着,脚下 的猫头鹰象征着黑夜的降临,枕后的面具则象征着 恶梦缠身,她似乎已经精疲力尽,只有在梦境中才 能得到安宁
《基督显圣》
Biblioteka Baidu 《披纱 巾的少 女》
C 米开朗基罗 (1475-1564) 文艺复兴“三 杰”之一,绘 画家、雕塑家 、建筑家、诗 人,文艺复兴 时期雕塑艺术 最高峰的代表
。
一举成名
• 米开朗基罗在 21岁时来到罗 马。两年后, 他在一次为圣 彼得教堂塑造 基督和圣母像 的竞争中获胜 ,不久就完成 了他的成名之 作《哀悼基督 》。
《逃往埃及》 约 1305年 帕瓦多的阿 雷纳教堂壁 画
《犹大之吻》 约1305年 帕瓦多的阿 雷纳教堂壁 画
《圣母怜子》 约1305年 帕瓦多的阿 雷纳教堂壁 画
B、马萨乔( Masaccio, 1401—1428) ,1422年加入圣 路加工会(正统 的画家行会), 1428年秋卒于罗 马。
《大卫》, 1504年, 大理石
《摩西》, 1515年, 大理石
表现一个因 劳累过度而 垂死的奴隶, 临死前还在 挣扎,想要 摆脱胸前绳 索的羁绊。
垂 死 的 奴 隶
昼
《昼》似乎是一个未完成的男性人体雕像, 他好象刚刚从睡梦中被惊醒醒,右手在背后 支撑着身体,眼睛圆睁着,正越过自己的肩 头向前方凝视着
基督教产生以及分裂的历程
犹太教 基督教 天主教(罗马公教) 东正教(希腊正教)
路德宗(德国丹麦挪威瑞典等北欧)
宗教改革 原因
加尔文宗(法国英国荷兰等西欧)
罗马教廷 的改革
清教徒(美利坚)
圣公会 (英国)
宗教改革运动的遗产
宗教改革的背景
1.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上升、王权对教权占有欲望的 出现。
– 教会原来政治上、经济上、社会生活和思想控制上拥有 的权力
与人的发现具有同等是自然美的发现。 在艺术家的笔下不再是清一色灰暗的天 空和大地,而是绚丽多彩的大自然,艺 术家都努力地表现大自然的秀美和壮丽 ,并用自然风光作为人物画的背景。
• 艺术家们还将解剖学、光学、几何学等 的成果引进了文艺创作,使创作方法和 艺术技巧都 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创 作肖像和雕刻作品时,首先考虑的是骨 骼、肌肉,然后才是外形、肌肤、衣饰 。光学和几何学引进绘画,确立了三维 空间的度量概念,使画面呈现层次和立 体感。艺术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把文艺 复兴时代的艺术推向了高峰。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是一场基督教内部发起的运动, 是一场直接针对统治了西欧1000年的宗教权 威的挑战运动。直接导致了西方基督教体系自 东西罗马分裂以来的再次分裂,一个被称之为 “新教”(Protestanism,抗议教)基督教新 教派脱离罗马教廷,成为自立门户的宗教。中 世纪象征欧洲一体的宗教一统不复存在。
《逐出伊甸园》 ,约1425年,壁 画,布兰卡西礼 拜堂,佛罗伦萨 ,意大利
《纳税钱》,约1427年,壁画,布兰卡西礼拜 堂,佛罗伦萨,意大利
《圣母子》 ,约1426年
C 波提切利 (1445—1510年)
著名作品:
《三博士来朝》 ,1475年
《春》 ,1477年
《圣母像》,1481年
《维纳斯与战神》,1483年 《维纳斯的诞生》,1487年 《圣母领报》,1490年 《诽谤》,1495年 《神秘的基督降生图》,1501年。
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经济背景
文化背景 庇护人资助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因此它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情况和价 值观。这是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它建立在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 裕的拜占廷及伊斯兰帝国的利润丰厚的贸易基础上。意大利人是这 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致富。到1400年左右,威尼斯商人的船队 已由300条大船、3000条小于100吨级的船和45条总计由28 000人操 作的大帆船组成。威尼斯码头还雇佣了600多名木匠和其他工人。意 大利其他城市,如佛罗伦萨、热那亚、比萨和罗马的情形也差不多 。这些城市由商人家族控制,他们掌握了政治、商业和手工业,同 时他们也是文艺复兴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在这些人中包括公爵 贵族,如米兰的史佛拉、教皇尼古拉斯五世、教皇庇护二世、教皇 朱利斯二世和教皇利奥十世,他们的需要、兴趣和口味点缀了文艺 复兴时期的文化。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世俗主义和人文主义同时并 存的部分原因。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 死后的世界;它主要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2.罗马教廷教会内部问题日渐暴露、堕落、腐败、奢 侈、名目繁多的税收 3. 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
– 人文主义者通过办学和印行《圣经》,使得广大教徒可 以直接阅读到神经的原始内容和教义,意识到教阶制度 和经院哲学的弊端。
1、德国路德宗
• 强调“因信称义”,否定善功 路德:“只是信,不是行为,才使人称义 ,使人自由,使人得救。” • 权威由教皇变为《圣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人文主义的开路先锋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薄伽丘:《十日谈》
四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使绘画和雕刻在思想内 涵、风格和题材方面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呆板 的宗教画被世俗生活的 新画卷所代替。
人的发现,是艺术家的重大成就。一方 面 ,艺术家力图表现人的复杂性格、 思想、感情、以及人的地位和价值。另 一方面,是把艺术家自己的思想、感情 和要求熔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时代精 神和个人的风格。
5、宗教战争
• 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肯定“教随国定” 宗教专制、宗教迫害→ 宗教宽容
宗教改革运动的遗产
永久性地摧毁了罗马教廷对西欧各国的至高无上的统治, 宗教多样化、多极化。 圣事上,只有圣餐礼和洗礼被多数人认可; 崇拜礼仪上简化,反对崇拜圣像和圣物,拒绝天主教的弥 撒,使用民族语而非拉丁语,圣徒集体吟唱赞美诗,直接 接入其中; 组织上,废除教阶制度,教会自我管理,独身制废除。 宗教因素在西方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被降到次要一个地位。 宗教改革注重了人的个性与现实生活。 促进了信仰自由和个人主义的发展。 • 总之,否定了权威、解放思想、为资本主义思想奠定基础 、伴随文艺复兴 ,近代民主思想就兴起了。
画画,卢浮宫。
《最后的晚餐》,1495-98年,灰泥油彩与蛋彩画,米兰。
《蒙娜丽 莎》,油画, 巴黎卢浮宫
B 拉斐尔 (1483-1520)
出身于意大利中部乌尔 宾诺城绘画世家。成年 后在许多著名的画坊里 学画。1540年来佛罗伦 萨,接触到人文主义。 他一直得到贵族的保护, 过着优裕的生活,还得 到教皇的赏识,为梵蒂 冈宫殿画壁画,并主持 圣彼得大教堂建筑工程。
– 英国议会规定国王为教会的最高首领 – 保留天主教的一切教义和仪式 – 财产归皇室所有
英国的加尔文宗:清教徒
4、罗马教廷的改革
• 捍卫和确立天主教教义,清楚教会内部的弊端和 腐化堕落。其实是为了继续生存而进行的自我调 整。 • 以1563年《特兰托会议信纲》为指导思想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使得教义更加明确,教会得到纯洁 、教士行为得到约束和规范,修会活动活跃,天 主教地位得到加强,教区区域扩大。 • 有效遏制了新教在欧洲的扩展,巩固了天主教原 先的地位。扩展了天主教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 影响力。
A 达· 芬奇 (1452-1519)
达· 芬奇出身于佛罗伦萨 一律师之家。画家、雕 塑家、建筑家、工程师、 哲人、还精通文学和音 乐,以至于有“旷世奇 才”之称。
《圣母、圣子与
圣安娜及少年圣
约翰》,约
1505-1507年,
用木炭与白垩在
纸上作画,伦敦
国家美术馆。
《岩间圣母》, 1483年,嵌板油
第三部分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概说
• 时段:14~16世纪 • 文艺复兴是中世纪与近代之间的一个界碑。 布林顿教授:“文艺复兴有它本身鲜明的风格,既非 全部中世纪的,亦非整个近代的,而是一种过渡时代 的风格。” • Renaissance不仅仅是“文艺”的复兴。 • 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地位问题 C.H.Haskins:“中世纪并非像前人想象的那样黑暗 和僵化,文艺复兴亦非那样辉煌和突如其来。”
《圣母的
婚礼》,
1504年, 板上油画
《草地上
的圣母》,
1505年, 板上油画
《雅典学派》,1509年,湿壁画,2.794米×6.172, 罗马圣彼得教堂梵蒂冈教皇宫
《雅典
学派》 局部, 《柏拉 图和亚 里士多 德》
《雅典学派》 局部,《赫 拉克利特》
《雅典学派》 局部,《欧 几里德》
《雅典学派》 局部,《毕 达哥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