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兼并严重、高利贷和赋税繁重、连年战争(边疆 危机)、自然灾害、官吏腐败、人民起义 十羊九牧、募兵制、僧道日多 ——“三冗”——积贫 守内虚外、更戍法 ——积弱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 恩荫之烂,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 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 减者可知也。”
王安石变法
【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北宋帝王世系(960—1127)
太祖赵匡胤(960-976) 陈桥兵变 太宗赵光义(976-997) 真宗赵恒(998-1022) 澶渊之盟;交子 仁宗赵祯(1023-1063) 庆历新政 英宗赵曙(1064-1067) 神宗赵顼(1068-1085) 熙宁新政;
——《续资治通鉴长编》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 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 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 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朝政不举, 都城无依,五代事迹已复萌露,艰虞之运正在今日。”
——富弼《乞选任转运守令以除盗贼疏》
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
熙宁新政
王安石的改革措施: 方田均税法 ——清查土地,以增国税 “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 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 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 青苗法 ——解决“新陈不接”的困难 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 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 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 三归还谷物或现钱。
熙宁新政
王安石的改革思路: 富国之法 调整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理财”,发展生产
强兵之法 巩固统治秩序和整顿军队
取士之法 培养选拔人才,为变法造舆论
拓展:王安石的“理财”观
熙宁新政
王安石的改革措施: 设“制置三司条例司” ——统筹财政,以便理财 市易法 ——通有无,权贵贱,平物价,抑兼并 由政府出资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 平价时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卖出。向商贩 发放贷款,以财产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 纳息二分。 均输法 ——设发运使,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供应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费,避免商人屯积。
庆历新政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提出“条陈 十事”: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 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仁宗采纳 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 目的: 缓和矛盾,挽救统治。
措施: ①改革文官升迁制 ②严格恩荫制 ③改革贡举制和考试内容 ④慎选地方官 ⑤减轻徭役、重视农桑
小结: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矛盾:土地兼并、赋税繁 重、官员腐败、农民起义、社会动荡 2、北宋受辽、西夏威胁,民族矛盾激化 3、北宋立国之初的守内虚外国策,形成积贫积弱 局面 4、庆历新政失败,矛盾更尖锐,改革呼声强烈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 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 河役。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 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 斗粟数钱无兵戎!
“(仁宗时)承平寖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 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
——《宋史·食货志》
“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 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续资治通鉴长编》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 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 万匹,银一十万两等,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 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 人户,不得交侵。……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 于天地神只,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哲宗赵煦(1086-1100) 徽宗赵佶(1101-1125) 工笔花鸟;瘦金书 钦宗赵恒(1126-1127)
“置转运使于逐路,专一飞挽刍粮,饷军为职,不务 科敛,不抑兼并。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 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 之物。”
——《枢廷备检》
中心措施: 整顿吏治
庆历新政
由于新政触犯官僚集团的利益,因而遭遇巨大的阻力。 庆历五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主要改革 者相继被逐出中央,外放知州,各项措施也被废止。
败因分析:
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反对 措施“太猛”,“更张无渐” 思想动员不足,措施不到位(罢官无安置) 农民并没有获得明显好处 缓和矛盾、改变积贫积弱的既定目标没实现
——《廿二史札记》 “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张载集》
宋代募兵制的特点:灾年募兵;标准与管理严格;禁军、 厢军待遇悬殊。 影响:稳定社会秩序;减轻人民的兵役负担;军人职业 化发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冗兵”、“冗费”,“积贫”、“积弱”。
宋代募兵制有何特点?对宋朝社会造成哪些影响?
特点:“强干弱枝”、“兵将分离”、“内外相制”。 动机:吸取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教训,强化专制集权。 利:兵权集中有利于巩固统治;弊:导致财政困难、军 令不畅,军队战斗力低下。
——王安石《河北民》(庆历六年)
王安石变法
【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熙宁新政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起 用为参知政事,第二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开始主持变法。
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著《临 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于庆历二年进士第四名及第,曾任淮南判官、 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知 江宁府、翰林学士,直至同平章事。熙宁新政失败后, 隐居,病死于江宁钟山,谥“文”,封荆国公。列宁 誉其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方 目 核 宋 但就断负到心式 的 其代一贱 市担不不 不 实“定, 场。同同施同均用操影::一:输近纵响前前定前法易物。者者程者”远价“追度核保” 行贵 求 上心证。 为则 利 也是了;卖 润 侵“朝节之 ; 夺卖廷省, 后 了”的了贱 者 商;物运则 节 人后资费买 省 之者供开之 财 利核应支”政,心;,;开使是打减后支商“击轻者。业买了了“发”商人徙展。人民贵受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