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1-3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 1.我国数学课程的发展状况 ❖ 2.数学课程的基本问题(数学课程的目标、
内容、体系、编写、实施、评价、改革)
[关键词] 课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评价
1.1 我国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发展
❖ 一、“文革”前的数学课程 ❖ 二、“文革”后的数学课程改革 (重点: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 三、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 1.综合化 2.研究性 3.理论与实践学习并重
评价模式有多种,最主要的一种是目标评价 模式。按评价原理,目标评价模式分为七个 步骤:
(1)确定课程计划的目标; (2)按照行为和内容来界定每个目标; (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 (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 (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 (6)确定评价时使用的计分单位; (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对于学习的过程,有两种基本的见解:
一种是以桑代克、斯金纳为代表的刺激——反应联结学 说。这种学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渐进的,尝试错误 直至最后取得成功的过程。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 之间的联结。
另一种是以布鲁纳、奥苏伯尔为代表的认知学说。这种 学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新学习 的内容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其实质是,有 内在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关联起来, 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新材料在学习者头脑中获得了新的 意义。
2.1 认知—发现理论和数学学习
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发现说 把学习看做是认知过程,认为学习是通过认 知,获得意义和意象,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 过程。他认为学习包含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 过程:①新知的获得;②知识的改造;③检 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足。学习的实质在于发 现。该理论被称为认知—发现理论。
三、数学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组织形式的三原则 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3.直线式与螺旋式
五、数学课程的实施
课程实施的重要角色是教师,关键是具体操作 过程。
注意以下方面: 1.课程计划本身的质量 2.广泛地交流与合作 3.课程实施的组织与领导
六、数学课程评价
评价分为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 性评价。 内部评价:只评价课程计划的优缺点。 结果评价:评价课程实施的结果。 形成性评价:为改进现行计划所从事的评价活动, 它是一种过程评价。它特别用于指导课程的设计与 微调。 总结性评价:课程计划实施后对其效果的评价,主 要评价课程计划的有效性。
❖ 布鲁纳的教学理论(出自《教育的过程》一书):
1.教育在智育方面的目标是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
2.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意义?)
3.注重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4.提倡“发现学习”的方法。(发现学习?)
❖ 布鲁纳的学习原理:
1.建构原理 (学生开始学习一个数学概念、原理或法则时,要以最合适的方法建构其代表) 2.符号原理 (学生掌握了适合于他们智力发展的符号,就能在认知上形成早期的结构)
一、数学课程的目标
❖ 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源自含有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
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 (高中教育阶段) 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三维目标
二、数学课程的内容
三种观点: 观点1 课程内容即教材 观点2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观点3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内容选择方面: 第一,注意基础性。 第二,贴近社会生活。 第三,结合学生与学校教育的特点。
数学教学论
安康学院数学系
李善明
E-mail: aklsm@
广义观点:研究与数学教育有关的一切问题。 (有四个层面) (一)教育哲学层面(A) (二)数学教育的历史、社会与文化层面(B) (三)数学学习与教学层面(C) (四)数学课程与评估层面(D)
这四个层面之间互相牵制、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空间“四面 体”。
3.比较和变式原理 (概念由具体到抽象,需要比较和变式,要通过比较和变式 来学习数学概念.例如,有些概念本身就是通过比较定义的: 负数是正数的相反数,不是有理数的数称为无理数.总之, 比较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发展其抽象水平的 最有用方式之一)
C
D
AB
❖ 2、数学教学论的特点
(1)综合性。 (2)实践性。 (3)理论性。 (4)教育性。
综合性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的依托; 实践性是数学教学论的出发点与归宿; 理论性是数学教学论的基本要求;
教育性是数学教学论丰富的源泉。
❖ 3.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四个阶段) (1)深入调查 (2)综合研究 (3)反复实验 (4)科学评估 思考题 1.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数学教学论有哪些主要特点? 3.简述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按照课程原理,目标评价模式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注意:评价的实质,是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 相吻合的程度。
思考题
1.你认为数学课程的基本问题中哪个最重要?说说你 的理由。
2.《标准》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就高、初 中分别阐述)
1.2 数学课程的基本问题
❖ 课程的本质
(1)课程是国家对未来人才要求的意志体现; (2)课程是科技文化发展和人类经验的结晶; (3)课程是社会与国民素质进步的反应; (4)课程是学生在自我定位基础上的自主选择。
❖ 数学课程的基本问题: (1)数学课程的目标; (2)数学课程的内容; (3)数学课程的体系; (4)数学教材的编写; (5)数学课程的改革; (6)数学课程的评价。
第二章 数学学习的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 1.布鲁纳、奥苏伯尔的认知学习理论。 ❖ 2.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 [关键词]
认知结构,同化,顺应,发现学习,有意义 学习,接受学习,机械学习
引言
数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 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心理品质,都是在不 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因此,在讨论“教的规律” 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学的规律”,即研究学生是如何学习 数学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