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之一,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新课标高度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是“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中人文知识丰富,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罗其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让学生去感悟、体验、从而养成。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利用现成的语文教材;营造生动活泼的人性课堂;实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利用现成的语文教材。

新编后的语文教材的指导思想中规定注重文化、人性的熏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由此可见,人文性是新编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语文课本中佳作连篇,几乎每篇中都包含着人文精神,如果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发挥,把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有意的熏陶。日积月累,无疑会逐步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养成良好的人文习惯。利用语文教材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关键做好以下四点:

1 、仔细品味,悟透课文的人文内涵。

叶圣陶说过:“辞的情味,可从好几个方面去辨认,有的应从字面去推敲……”可见语言蕴含的情味。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只有在反复品味中才能体验。课堂上对美文佳作进行讲析时,抓住精彩段落、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只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人文性有了感同身受的认识后,才会油然而生认同心理,进而被其中的人文精神所感染。如朱自清的《背影》反映的是长辈对小辈的无限关切,抒发的是感人肺腑的人间亲情,它积淀着极为深厚的人文精神。在讲析时,着重引领学生对“分别买橘”的片断进行领悟。分别从父亲的外貌、动作、神情以及“我“的感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圈点想像、思索很自然地便被其中包含的深沉的父子之爱感染了,有的体会深刻的学生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从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并从中感悟出:长辈如此执著地疼爱自己,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体谅他们的辛劳,领受他们的深情。

2 、多读、熟读、感知人文知识

佳作美文,往往渗透着作者不可遏止的感情:或者热爱祖国;或者热爱人类;或者热爱大自然;或者热爱人类文化与文明……;虽然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人文性却是明晓的。在引导学生充分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后,还要用感情的朗读来加深理解和体验。朗读可用录音示范、也可教师范读,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研读,在不断的读与评中理解文章的内容,并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沟通神气,感应心灵,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受到人文精神的教育。如余光中的《乡愁》,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母亲的思念和挚爱之情,如果不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这种感情是很难传达出来的。教学时,我采用录音示范、老师朗读、学生研读三者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一个离家几十年的游子对祖国的一片深情。通过朗读感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3 、联系延伸,培养素养

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懂得了什么是爱,怎样善待生命,如何关心他人他物以后,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谈感想,然后形成书面文字,使人文精神深留学生的脑海中。如学习了《散步》后,我启发学生思考文中表达的爱有哪些?分几类?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感受。结果同学们所叙述的都是家人长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几乎没有人说到自己如何去关心家人,帮助他人,这时,我就结合课文中

心教育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去得到别人的爱,也要学会怎样去爱别人,爱人间美好的一切。这样加以引导学生就会很快地明白自己平时行为上的欠缺。再如讲完《背影》后,我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父母供养自己的艰辛,并取一两个表现父母爱子女的最令自己感动的镜头写一个片断,写完后在班上交流。有的同学写父母如何冒着风雨接送自己上学的情景;有的写父母为供养子女读书被迫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挣钱的离别情景;有的写父母打了自己后深深自责,向自己认错的情景……篇篇都饱含深情,从中明显地体现出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理解。

4 、行动体现,自然迁移

要让学生形成真正的人文精神,还要让他们去实践,体现在行动上,才能变成终生受用的习惯。为此,我从三个方面引导:(一)指导学生把含有人文精神的课文编成课本剧、解说词,让学生自导自演,使他们充分感受各种人类文明精神的永恒魅力;(二)营造充满浓厚人文气息的环境与氛围,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爱他人,爱公物、爱大自然……(三)与家长配合,让学生在家庭的环境中用行动体现在课本上感受的人文精神。

总之,利用现成的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不失之为最便捷的途径。

二、营造生动活泼的人性课堂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学习理应成为生命中最富色彩的体验,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体现生命价值,迸发生命激情、绽放人性色彩的理想舞台。

营造生动活泼的人性课堂,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促发学生的人性展露,为学生提供追求真善美的条件,让学生在自我寻找,自我探讨,自我欣赏中体现个性,发挥创意,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人文意识,培养人文精神。

1、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同学,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给他们提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国人民创造的民族艺术瑰宝,它能够引人遐思,给人启迪,令人受益。通过阅读,让人类文化与文明滋润他们稚嫩的心田。如《巴黎圣母院》能使学生区别美丑,把握善恶;《安徒生童话》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同情,什么是善良;了解孔老夫子,可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根;使他们知道鲁迅、巴金、茅盾、朱自清,知道高尔基、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知道古外中外的名著与名人,让他们从课外阅读中接受古今中外文化与文明的洗礼,从而陶冶性情,提升人格。

3 、开展多样化的人性活动。人性化的课堂,应该让语文活起来,让沉闷的单靠文字串起来的课文变成为人性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接受知识,接受人文教育。如编演课本剧,叙写故事,开展辩论演讲比赛,把一些诗文配乐、演唱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促发其创造力。

三、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