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法测定油品氮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发光法测定油品氮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林洁
化学发光法测定油品氮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探讨了化学发光法测氮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指出化学发光法测定油品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该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油品中0.3-10000 mg/kg的氮含量,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适用范围广,仪器维护简便等优点,更适合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油品;微量氮
随着炼油技术的发展,石油中的氮化物对石油加工工艺的影响已越来越明显,而且在某些方面的危害比硫化物大得多。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石油产品中的氮化物是导致油品在贮存过程中生成胶质、颜色变深、安定性变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直接影响油品的质量及使用性能。
在炼厂催化重整工艺过程中,若装置进料油的氮含量偏高,则可能使催化剂中毒、活性下降,降低轻质油品的产率,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油品中的氮化物在使用过程中生成氮氧化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的健康。
总之,随着原油的重质化以及对石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准确地测定石油及其产品中的氮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且检测下限能达到2.0 mg/kg的方法主要有微库仑法和化学发光法。
微库仑法虽然测定快速,但测定时的影响结果因素很多,不适合测定高硫、高氯含量的样品,特别是在测定重质油品时,操作条件不易掌握,且易使测定结果偏低。
而化学发光法克服了微库仑法的缺点,测定不仅快速、准确而且不受样品中高含量的硫、氯影响[1]。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在测定氮含量<0.5 mg/kg的轻质油品和沸点>500℃的重质油品时,测定结果精密度容易超出方法允许的范围。
因此我们考察了化学发光法在测定过程中影响其灵敏度和准确性的因素,为优化操作条件、提高分析速度和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提供了参考。
1仪器和方法
1.1试验仪器
美国ANTEK7000N/S元素分析仪,仪器配套有石英裂解管、液体进样器、舟进样系统;R200D-42/205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电子天平仪器公司)。
1.2试验试剂及材料
分析纯喹啉(含量≥99.5%);分析纯甲苯,(氮含量测定值应<0.2 mg/l);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提供氮分析标准物质;石英毛;高纯氩;高纯氧;微量注射器(10 µl)。
1.3化学发光法的测定原理
化学发光法测定原理是将样品引入高温裂解管后,经氧化裂解,其中的氮化物定量地转化为一氧化氮,反应气由载气携带经干燥脱水后进入反应室,在此与来自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气体发生反应,部分一氧化氮转化为激发态的二氧化氮,当激发态的二氧化氮跃迁回基态时发射出光子。
光信号由光电倍增管接收后,经放大产生同氮含量成正比的电信号。
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
R-N+O2 →NO+CO2+H2O
→NO2+N2O
NO+O3 →NO2*+O2
NO2* →NO2+hv
式中:h —普朗克常数,6.62×10-34焦耳·秒
v —振动频率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中的化学发光强度与一氧化氮的生成量成正比,一氧化氮的量又与样品中的总氮含量成正比,故可以通过测量化学发光的强度来测定样品中的总氮含量。
2 试验部分
2.1实验条件的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以控制的实验条件有反应温度、气体流量、进样速度和进样量等参数。
其中反应温度应控制在900-1100℃之间[1],我们一般控制反应温度在1000℃左右,温度过低,样品转化不完全,温度过高,会缩短石英管和裂解炉的使用寿命。
2.1.1气体流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均采用高纯氧气和氩气,考虑到必须提供足够的氧分压以保证样品完全裂解,所以在选择氧气流量时,不可设定过底,否则会严重污染石英管和检测器。
氧气流量变化对检测响应值的影响具体见表1、图1。
图1 裂解氧流量与检测响应值的关系
表1 不同裂解氧流量对检测响应值的影响
由表1和图1我们可以看出,当裂解氧流量在300-350 ml/min范围内,检测响应值高且稳定;流量在小于250 ml/min和大于400 ml/min时,检测响应值较小。
这是因为裂解氧流量低时,样品和其中的氮化物转化不完全;裂解氧流量高时,样品中的氮化物不易转化为能检测的NO,而趋向于生成NO2,这两种情况都使检测响应值下降。
所以在实际测定中,为保证样品充分氧化裂解,裂解氧流量应控制在350 ml/min左右。
另外我们还对载氩流量变化对检测响应值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具体见表2和图2。
由表2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载氩流量变化对检测响应值的影响没有较大的波动,而是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它只起到携带样品气和反应气作用,但载氩流量过大时,样品也会因来不及氧化裂解而产生积碳,从而污染检测系统,所以载氩流量应控制在100 ml/min-150 ml/min之间。
图2 载氩流量与检测响应值的关系
表2 不同载氩流量对检测响应值的影响
2.1.2进样速度对检测响应值的影响
在上述气体流量固定的前提下,进样速度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单位时间内进入反应系统和检测器的样品量,所以它对测定灵敏度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我们选取几种浓度差别较大的标样,在不同的进样速度下分别测定其检测响应值结果见表3。
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当进样速度从0.4-1.2 μl/s变化时,对于微量氮和高含量氮的影响正好相反。
在测定微量氮时,由于进样速度缓慢,单位时间内进入裂解系统和检测器的组分较少,信噪比始终处于一个较底的水平,造成测定灵敏度下降,积分值减少;当进样速度加快时,信噪比提高,检测响应值也随之增大。
对于高含量氮来说,进样速度加快时,单位时间内进入裂解系统样品组分较多,其中的氮化物因瞬时缺氧导致NO的生成率降低,检测响应值减少。
表3 不同进样速度对检测响应值的影响
2.2微量氮的测定
通过对上述实验结果的分析,在测定微量氮化物时,可适当降低裂解氧流量、提高载氩流量和进样速度,可以获得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为了验证我们的分析结论,分别设定了两组实验条件如表4所示,其中实验条件A为仪器推荐条件,实验条件B为优化条件。
然后分别对0.2-1.0 mg/l的氮标样进行测定,结果见表5。
由表5数据可以看出,在实验条件B的参数下,各浓度标样的检测响应值明显增加,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完全符合标准方法的要求,同时也证实了上述分析结论。
表4 实验条件A、B的参数
表5 0.2-1.0 mg/l的氮标样测定结果
2.3渣油样品的测定
化学发光法测定沸点>350℃的油品时,需要加载氧促进样品氧化燃烧,一般流
量为50ml/min,并采用舟进样方式,即使用高精度天平称量0.2mg左右的重油标
样或样品于石英舟内,由自动进样器推入石英管内氧化裂解,记录单位质量样品
的检测响应值,然后通过标准曲线定量。
仪器参数类似于实验条件A。
在实验中
我们发现测定>500℃的渣油样品时,峰形拖尾甚至出现肩峰,测定重复性变差。
考虑到样品的性质,我们将温度升至1100℃,载氧流量提高到100 ml/min,再次
测定后峰形和重复性明显好转,具体见图3、图4和表6。
这是因为在减压渣油中氮化物以胶质、沥青质形式存在,其性质稳定、分子
量大、沸点高,汽化及反应速度相对较慢,所以在测定时需更高的温度和氧气流
量来加速其燃烧分解,获得满意的峰形和重复性。
图3 载氧流量50 ml/min、1000℃渣油测定图图4 载氧流量100 ml/min、1100℃渣油测定图
表6渣油样品在不同载氧流量和炉温下测定结果
2.3化学发光法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考察 2.
3.1化学发光法测量线性范围的考察
由于化学发光法是使用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的,所以我们先选用一系列不同氮含量的标准物质,在适当的量程下对其工作曲线进行线性考察,结果见图5和图6。
结果显示线性相关性系数均>0.99,线性良好,满足测定的需要。
图5 0.2-2.0(mg/l)标准曲线
图6 1000-7200(mg/ kg)标准曲线
2.3.2化学发光法测定精密度的考察
我们选用重整原料油和渤南原油及其切割馏分油,按照其性质,选用不同浓度的标样和进样系统,在适当的条件参数和量程下进行重复测定,分别记录下各自的单次测定值, 其结果见表7。
由表7可以看出, 测定六种不同性质、不同含量油品结果的精密度能满足方法的要求。
表7 化学发光法精密度考察结果
2.3.2化学发光法测定准确度的考察
不同结构氮化物的分析已有相关文献报导,回收率在98-107%之间[1],但其测试是在溶剂成分单一的条件下测定的,我们知道当标准样品与被测样品在分子结构、化学物理性质相近时,测定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满足这点要求很困难。
所以我们采取先准确测定样品,然后准确加入分析纯喹啉再进行测定,这样可以在不同基质的环境下测定标准氮化物的回收率,判断其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结果见表8。
表8 化学发光法准确度考察结果
由表8可以看出,在不同性质的油品中测定氮化物的回收率94%-104%之间,证明本方法测定准确可靠。
3结论
(1)化学发光法测定油品氮含量的操作条件简单,容易掌握;在测定不同含量的氮化物时,有针对性的选择操作条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测定灵敏度和精密度。
(2)化学发光法适合测定不同性质油品,检测限低,能达到0.3mg/kg;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均能满足标准方法的要求,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高。
(3)化学发光法具有测定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线性范围宽、使用成本低、易于维护和保养等优点,所以更适合化工企业的生产应用。
参考文献
[1]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化学发光法测定氮含量的仪器和方法
[2] SH/T0657-1998,液态石油烃中痕量氮测定法
[3] GB/T17674-1998,原油及其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法
[4]张金锐,《微库仑分析原理及应用》。